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高等院校应主动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通过推动某种形态的校园建设以更好实践大学四项基本职能。本文从传统文化中追根溯源,提出"文化校园"的核心概念,论述了文化校园最重要的两个侧面——和谐校园与创新校园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学承担着继承文化、传播文化和创造文化的任务。其中,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以大学人为主体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积极探索实现大学校园文化育人的路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一、全员参与,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氛围大学校园文化的结构要素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器"、校园制度文化——"规范"、校园精神文化——"价值观念"。大学的精神性文化、物质性文化、制度文化和校园  相似文献   

3.
和谐校园体育文化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和谐校园为特定空间,以校园人为参与主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学校培养和造就和谐人才为总目标,是校园人在和谐校园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物质和精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汕尾市城区新城中学致力于人文校园的建构,以"两级双线"的人文管理文化、彰显个性的班级特色文化、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文化及"学做导合一"的课堂创新文化作为人文校园的基本组件,彰显学校的人文特色。  相似文献   

5.
柳杨 《林区教学》2011,(5):23-25
学校文化是师生创造的一种与时代密切联系,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本教研"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校本教研应该以学校制度文化为保证,以学校物质文化为依托,凸现人文精神,培养群体精神。  相似文献   

6.
"和谐校园文化"是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生活、娱乐等各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和谐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分价值精神、制度规范、技术物质三个层次。体育文化以自身存在的形态,审美特点及自身完整的结构性,成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独特性要素。  相似文献   

7.
校园空间是学校文化外显的载体,是校园文化活化的窗口。以置身校园的人为中心,以文化诱导为手段,从核心理念、价值观念、师生群体等维度活化校园空间,开展一场教育实践的探索。通过物理空间、价值空间的改造,将办学文化融入学校发展的主线,师生的文化自觉被激活,能够实现文化认同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强链接"。  相似文献   

8.
北京建筑大学党委深入推进首都高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按照《首都高校"平安校园"创建基本标准》要求,以"做到四个到位、做好六个坚持、推进四项特色工作"为核心,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进一步健全了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工作机制,为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顾刚 《文教资料》2013,(12):64-65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优秀品质培养,优良精神风貌形成,以及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渠道多元化、网络终端产品普及化、即时通讯平民化已成为现实,传统的校园媒体日趋式微。校园文化建设的趋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校园新传媒———互联网,校园文化建设应从灌输和宣传转向引导和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应精心打造"人文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应是以学生为本,面向真、善、美。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市市庄路小学以"文化育人"为指导,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氛围,使校园充满文化气息,使广大师生感受到了校园精神生活的甘甜和心灵的愉悦,同时激发了师生爱校及乐教、乐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11.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在校园内部营造一种安全意识与氛围,以保障师生员工生命与财产安全,促进校园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的稳定运行。高校应以校园安全文化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和谐校园建设。从大学生参与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来探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工作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市市庄路小学以"文化育人"为指导,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氛围,使校园充满文化气息,使广大师生感受到了校园精神生活的甘甜和心灵的愉悦,同时激发了师生爱校及乐教、乐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狭隘性、工具性和功利性特征,实现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转变,从构建"文化校园"的视角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全方位育人和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需要。以温州大学为例,从以大学精神凝练为先导,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行为文化建设为抓手几个方面论述文化校园构建的基本路径,以期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初中校园要积极探索本真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学校教育教学立德树人的本质,树立"归本求真、止于至善"的校园文化理念,明确本真文化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统领地位,优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育人环境。在打造"书香校园"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在增强师生文化自信方面狠下功夫,在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方面狠下功夫,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狠下功夫,在有效提升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狠下功夫,让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校园欺凌行为可归结于偏差行为,其成因源自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时,文化社会学成因理论更具有理论解释力.校园欺凌可能产生于风险社会中社会结构的紊乱、个体对紧张情绪的不合规缓释、低阶层群体遭遇主流文化排斥等社会结构成因,并深受个体对它者欺凌行为的习得、个体的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过低等社会交互过程成因影响,同时也与个体遭遇标签化和污名化、校园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稀缺资源的冲突等社会反应成因有关.基于文化社会学理论视角,可通过恢复"和谐化"的校园形态、营造"友好型"的校园氛围、转向"包容式"的欺凌治理范式等治理思路以消解校园欺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其工作不容忽视。文章从文化的、学理的、批判的视角,对"和谐"与"平安"的联系作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以期对"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构建起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倩 《江苏高教》2020,(5):86-90
当前的大学校园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大学生提供信息与拓展知识、促进学习与便利生活的同时,不良网络文化在思想、精神、生活、学业、人际等方面对"网生代"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校园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受到挑战。文章结合埃里克森(E.H. Erikson)"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的相关研究,剖析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同一性形成具有的关联性,并指出应通过提升网络信息素养,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完善校园网络文化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引导并监管校园网络内容建设,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的内容三个方面,构建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以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核心任务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与和谐校园的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建和谐的高校校园,关键在于处理好师生关系、干群关系、"人际"关系和人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在这方面给我们以文化的启迪,而且还能为创建和谐的高校校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坚持立德树人工作导向,以润丽校园,让社会放心;润美文化,让教师舒心;润泽童年,让幼儿开心的"荷润"篇章,打造"三心"品牌校园。"三心"品牌校园使江苏省金湖县金荷花幼儿园的综合实力、党员战斗能力、教师队伍素质、社会满意程度明显提升,打造园本特色的"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将成为品牌追求。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文化精神及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文化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大学校园景观是承载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随着我国高校的突飞猛进发展,校园建设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危机"。校园景观是传递校园文化的符号,它通过植物、雕塑、小品、建筑等反映大学文化精神,并赋予校园环境以特定的场所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