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小说创作风格独特,“唯美”、“诗意”是其创作的典型特征.他在作品中展示苦难,礼赞面对苦难时人所保持的美的姿态.纯美小说系列呈现给读者一个充满了诗与美的苦难世界.但是,近于工笔式的写作手法,与现实拉开距离的苦难题材,颇有些神化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成为曹文轩创作的缺失之处.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阅读“整本的书”。《青铜葵花》是曹文轩教授纯美小说的系列作品之一,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小说告诉孩子们如何正确对待苦难与痛苦。作者笔下的苦难不是生活中的意外,而是生活中的常态;苦难不能摧毁人们的意志,反而会使人们呈现人性的熠熠光辉。  相似文献   

3.
曹文轩是新时期以来成就较为突出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其作品创作往往借助儿童视角,取材于乡土生活,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儿童成长中所经历的苦难与真情,字里行间氤盈着浓郁的悲悯情怀,牵引着人们对真善美的永恒追寻。作为中国首位国际安徒生奖的获得者,曹文轩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领军人物可谓实至名归。以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为例,将其作品与西方儿童文学进行比对,通过把握二者间的内在联系,彰显"中国儿童文学已完成走向世界的任务"这一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4.
《草房子》是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作品的代表作。作者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江南水乡生活为背景,通过诗意的语言文字、独特的风景描写为我们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营造了一个唯美的世界。文章从对风景美的热情颂扬、对语言美的执著追求和对人性美的热情书写三方面来探析《草房子》的唯美世界。  相似文献   

5.
马晓 《文教资料》2014,(29):92-94
曹文轩的少年成长小说中对苦难的表达采用诗化的手法,这在儿童文学创作中是独特的。本文以曹文轩的两部典型的少年成长小说———《草房子》和《红瓦》为例,对曹文轩苦难的诗化现象进行研究。诗化苦难是通过纯美的风景描写、象征以及人物之间的温情呈现的;诗化苦难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儿童文学概念本身以及曹文轩本人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6.
曹文轩的“苦难和少年成长主题”小说一直受到读者和评论家们的关注,而揭示曹文轩小说中的双重叙事者以及体现在文本中的双重叙事声音,并探讨这种双重叙事声音的复调特征及其意义是曹文轩小说研究的另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援了解"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作品之一《草房子》的艺术魅力和文学美誉,渗透读书方法,激发阅读兴趣。2援欣赏《草房子》,读懂、读透《草房子》中的"桑桑",初步认识其他人物,为整本书的阅读打开一扇窗。3援在阅读、交流、参与中发现阅读的魅力,体验阅读的快乐,引发阅读期待,提高阅读品位。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曹文轩在其理论和创作实践中一直关注美感,倾心雅致,其小说中大量的意象描写充分展现了他独特的美学追求。本文通过对曹文轩和废名小说的美学理念及小说中意象的解读,探讨曹文轩对于古典主义美学的传承及小说的诗性现代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在《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中曹文轩指出:近二十年来的文学格局,有其不完善的地方,其中有两大的思路,一是主张写实,一是倾向实验,缺乏古典。而在他的一系列小说创作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这久违了的“古典”。本文主要从“神秘性”,“成长小说”,“无根的漂泊性”三个方面来探索曹文轩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广东第二课堂》2007,(12):42-42
《麦场主系列——曹文轩小说阅读与鉴赏:古堡》收录了曹文轩部分短篇小说,加上安武林老师独到精辟的点评,使之成为不可多得的儿童阅读与写作精选好书。  相似文献   

11.
<正>曹文轩在某次访谈中,曾如是说:好的小说一定要写到灵魂的层面上,哪怕是儿童文学。而《根鸟》,作为曹文轩的又一部纯美小说,便是对此理念的绝妙阐释和延伸。其借助根鸟的成长历程,再一次解构了"塑造灵魂"这一说法,灵魂不是塑造而成,而是召唤而来。魂随根鸟,不断行走于  相似文献   

12.
在读者印象里,曹文轩是一个用细腻笔触来表达现实的作家,文风精致、唯美。但在最近,曹文轩却推出了他耗费8年时间创作的长篇幻想小说——"大王书"系列的第一部《黄琉璃》。谈到写这本书  相似文献   

13.
杨文华 《考试周刊》2012,(46):18-19
水是曹文轩小说永恒的题材与主题,他的所有小说几乎都和水有关。作品中,水既作为一种简单的环境因素描写来烘托气氛,同时又具有隐喻象征的性质。它能够净化现实人性,也能够暴露人性中深藏的原始欲望。因此,曹文轩在作品中常常借助“水”领悟所有的道理,可以说水和曹文轩的思想意识已经和谐地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曹文轩是成长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在成长母题方面的造诣非凡独到。在其代表作《草房子》中,作者对少年成长中朦胧情感的描写尤为典型,以此为例,能分析归纳出曹文轩成长小说对成长母题的独特表现形式:对成长独特的关注视角——在儿童视角下关注细微、纯美又饱含成人理性回视目光的成长世界;对成长独特的表现模式——攫取重要事件,设置成长引路人,淡化生理欲望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5.
"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将载着桑桑和他的家,远远地离开这里——他将永远地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房子……"当我读完曹文轩的纯美儿童小说《草房子》,合上这本书,享受阅读的欢悦时,我被曹文轩充满美感的故事,和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所陶醉。  相似文献   

16.
本试图论语迟子建小说中的常见情节“父亲之死”源于作实际生活中的真实的心理情绪,并以“父亲之死”为线索来解读其小说中浓重的死亡意识、“灵魂”的频繁出现以及小说中传达出的富有悲剧感的幸福观与完美观。  相似文献   

17.
提到曹文轩,相信不少读者都不陌生。他的作品历来有诗与散文的气质,有丰富而独特的意象,以及细腻的环境描写和氛围营造产生的"画面感"。而在"曹文轩纯美绘本"系列作品里,这种"画面感"更是直接通过画家精美的图画表现出来了。绘本(图画书)是一种独特的图书样式,是近年深  相似文献   

18.
曹文轩的小说几乎每一部都以美丽的油麻地为故事背景,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小说作为他的"家园情结"的载体,表现出漂泊与放逐的强烈力量。从意象上看,曹文轩小说中的意象很多都是家园类意象;从人物上看,曹文轩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眷恋家园的人物;在叙事上,曹文轩多采用环形叙事的策略;在情感上,曹文轩对油麻地的丑恶有着温情的包容。总之,曹文轩对家园的回望乃是一种理性的、温暖的回望,正是有了这种温暖与理性,使曹文轩的小说哀而不伤,带着"甜美的忧郁"。  相似文献   

19.
高旸 《语文知识》2013,(2):102-103
在中国文学和西方近现代文学理论中,意象都是解读小说作品不可或缺的钥匙。曹文轩小说中的灵物意象有丰厚的象征内涵,不仅给读者一种美感享受,同时,也提供给当代人坚实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曹文轩因成长小说而成名,成长小说因曹文轩而萌发新意.曹文轩的成长小说不仅具有复调式结构,而且更具有多重变奏的呈现方式.以往对曹文轩的研究大多从单一角度对其成长小说进行分析,这有悖于曹文轩成长小说的文本世界,而多重性才是曹文轩成长小说文本世界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