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对全国12所大学1 200名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与健身行为现状进行调空与分析,找出了制约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专家的预测,对提高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促进体育健身行为,利用大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的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海南省3所高校在梗的500名女大学生的体育健身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海南省高校女生体育健身意识较薄弱体育健身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差异.从而提出加强女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与投资,加强女生课外体育健身活动的引导和指导,改革女大学生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建议,为进一步增强高校女生的健身意识与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项目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相对欠发达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做好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工作提出了建议,为在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健身参与动机以及影响其参与运动的因素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探讨现行大学体育教育对女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系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健身意识形成、健身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学校体育教育要转变长期以来重技术轻理论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学生健身运动兴趣的培养,提高健身意识,以支配健身行为的产生,培养健身能力,带动全民健身。文章根据新疆六所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善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漳州市市区大众健身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漳州市区大众参与健身的情况,发现在普通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健身意识与健身行为滞后的现象。结合文献调研及走访座谈,分析、阐述了漳州市广大群众参加体育健身的目的,制约大众健身活动的因素,大众健身的内容及体育消费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襄樊市城市居民体育健身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法对襄樊市城市居民体育健身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 结果 显示,襄樊市城市居民健身意识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体育健身受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时间、经济状况和体育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通过运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赣州市特殊学校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薄弱,欠缺正确的健康观念,对体育健身的目的、价值理解不够深刻;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可程度与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体育锻炼普遍缺乏;影响和制约弱势群体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内部因素为健身意识、身体条件、心理压力,而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是锻炼项目、场地器材和同学及朋友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有赖于思想观念的更新。至今,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仍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忽视健身知识(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造成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中断了体育锻炼。学校体育改革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转变旧观念,树立以增强体质,培养健身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健身习惯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使学校体育延续到学生的一生,终生健身,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0.
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是促进农民自觉健身的基础和关健.文中对如何培养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安徽省6所高校957名大学生体质现状进行研究,比较大学生体质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安徽省大学生体质状况处于良好水平,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质在台阶指数、握力体重指数得分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质及各指标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在体质总分上,二年级大学生得分显著好于其他年级;在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各指标上,都呈现出大二、大三学生得分要好于大一和大四的学生,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文、理科专业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河南省6所大学本科贫困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并与非贫困生的体育行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如何关心、引导贫困大学生加强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比较、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0名不同阶层的民众健身锻炼行为进行调查比较研究.研究认为:健身锻炼的动机呈现出以强身健体为主导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多样化.固定收入较高的社会阶层参加体育社团的程度较高;无固定收入和经商阶层参加有组织健身锻炼的比例较低.健身项目呈现单一化和少经济型特点,经济因素对健身项目和场所的选择起着决定作用.调查对象普遍存在科学意识不强,定期进行体质监测程度不够,控制健身运动量的科学化程度不高.实物消费仍是健身消费的主要形式,羽毛球、健美、乒乓球、网球是当前主要的健身场地费用支出项目.  相似文献   

14.
不同的训练方法对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影响。以45名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核心力量组和一般力量组进行训练,测量指标为50m跑、1000m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握力、引体向上,实验时间为10周。结果表明,核心力量训练可使50m跑、握力成绩显著改善(P<0.05),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成绩极其显著提高(P<0.01)。一般力量训练可使立定跳远、握力、引体向上成绩显著提高(P<0.05)。两种训练方法对于1000m跑和坐位体前屈成绩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国民体质的强弱,既是个人的身体健康问题,更是关系到国家民族能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性问题。近几年,大学生的体质状况连续出现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下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必须要得到高度关注。经调查和分析,大学生想要去健身俱乐部健身的意愿还是较为强烈的,而且健身俱乐部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东西也是非常多的。希望健身俱乐部入驻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四所高校大学生健身认知和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省部分大学生对增进健康的身体活动认知不全面,健身认知与行为取向不一致,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同时,提出了高校体育在加强科学健身方法传授的同时,应重视学生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大学生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找出了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问题所在,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昕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6):112-115
采用文献资料法获得辽宁省各高校女大学生2007及2008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运用数理统计法及对比分析法将2008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中与女大学生健康体能对应的测试项目的测试结果与2007年加以比较,以了解辽宁省女大学生健康体能的变化特点和规律。应用访谈调查法了解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学的相关情况。研究认为:辽宁省女大学生健康体能总体变化不显著,体能素质呈下降趋势。提出与时俱进变被动为主动;以学生为中心分班教学;全面客观多维课程评价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的目的或本质功能就是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各项运动技能,同时养成学生终生从事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体育教学中,从学生体质、健康、体质与健康关系、体育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的体质与健康关系出发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而提出了一些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谈健美操教学中语言法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体育专业的学生参加公共体育的健美操教学实践课的观摩、调查和访问。总结表明大多数学生存在着技能好,理论差,会示范,不会讲解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所以对健美操教学中语言法的指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