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情报学的三大重点研究领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认为,情报理论及情报管理、情报检索与情报技术、情报分析或情报研究构成情报学的三大重点研究领域。在情报理论及情报管理研究中,提出围绕资源--技术--服务定性框架展开研究的思路;在情报检索与情报技术中,提出重点发展智能情报检索和智能情报技术方向;在情报分析或情报研究中,提出遵循信息保真、信息增值、信息集成三原则。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首次对云南省2000~2005年期间图书情报理论研究中公开发展的论文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就全省图书情报理论研究论文的分布特征、主题、引文和合作状况等开展了定量分析,继而总结了我省图书情报理论研究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对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存在的必要性,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重心,以及社科情报理论研究中基础理论研究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论坛》;14.《情报杂志》;15.《情报理论与实践》;16.《图书馆》、经济日报;17.《求是》、《体育与科学》;18.《体育学刊》、《环境保护》、《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新闻记者》;20.《图书馆建设》、《浙江档案》、《情报学报》、《档案学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若只计算图书情报学期刊,该类排序为:1.《图书情报工作》;2.《情报资料工作》;3.《图书馆杂志》、《中国图书馆学报》;4.《情报科学》;5.《情报杂志》;6.《情报理论与实践》;7.《图书馆》;8.《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生 《江西图书馆学刊》1998,28(4):48-49,封三
一、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存在的必要性 我国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已有近20年的历史. 目前,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呈"降温"趋势.我国的社科情报理论研究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呈一种繁荣状态,这种繁荣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学术论文数量的增加,专著的理论体系水准不断提高.但近一二年来,这种繁荣似乎颇有"衰减"之势.现在,关于社科情报理论研究的论文在刊物的分布上已远不如前几年广泛,而关于信息市场,信息产业等方面的文章占据了相当篇幅.尽管尚未有人提出,但所有这一切,实际表明了研究者对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存在的必要性的怀疑.因此,对于社科情报理论研究存在的必要性,我们应该做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情报学期刊文献题录选情报学总论70268情报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分析/吕斌//情报理论与实践.-1997,(2),-69~73702691984~1993年调查研究方法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状况/华薇娜…//图书情报工作.-1997,...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情报理论知识化发展趋势、发展特点、知识要素三方面阐明情报理论是一个以知识资源为核心,知识技术为内在支持,知识服务为外在目标的基础理论结构体系,认为以情报为研究对象的情报理论是一种基于知识之上,以知识为对象,以知识为中心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陈誉先生在图书情报工作与学术领域的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誉先生建立在图书馆变革背景上的学术研究促进了当代图书馆学理论的发展,在社科情报的理论研究中提出了以社会科学发展为基础的社科情报体系,为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论文推介     
用可持续发展观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束漫.图书情报工作,质量受控学科信息门户研究.王建涛。胡明玲.图书情报工作,基于智能信息处理的数字图书馆网络资源建设实践.宋丽哲等.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数字出版物技术措施的法律保障研究.杨海平.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用户认知视野中的情报检索.唐宇萍.情报理论与实践,企业危机公关与竞争情报.赵刚等.情报理论与实践,不良短信息污染的处理.宗诚。张孝义.情报科学,虚拟企业盟主动态管理过程中信息活动和信息流分析.林健等.情报科学,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精益创新总体战略框架研究.毕新华。历娜.情报科学,面向空间信息分析的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杜慧敏.情报科学。  相似文献   

10.
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获取的69篇北美情报学理论文献进行开放式编码和进一步的逻辑分析,系统地概括北美情报学理论近20年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研究表明:①北美情报学理论的研究由相互关联的7个维度构成,这些维度是情报学的基本概念、跨学科理论的引入、情报学哲学理论、情报学研究领域、情报学理论框架、情报学发展、情报学学科特征。②北美情报学理论的优点是理论体系完善、多元性哲学理论共存和研究方法存在思辨与实证相结合。③北美情报学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多元哲学理论间缺乏整体性分析、持续性研究欠缺和理论框架主题成果不多。  相似文献   

11.
情报失察——西方情报研究的重要课题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文章讨论了情报失察研究的历史和价值,以及情报失察是如何在美国、英国及一些西方情报系统中产生的,并结合实例从认知理论和情报文化的角度进一步分析情报失察的各种种原因,强调情报失察研究对丰富我国情报理论和危机预警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本信息服务业考察散记吴贺新国家科委计算机软件技术培训中心我作为国家科委计算机软件培训中心项目负责人,应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邀请,在1994年10月24日至11月15日期间赴日对日本信息服务业进行了考察。在日期间先后访问了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日本情报服...  相似文献   

13.
关于二次文献价格与服务定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平 《图书馆学刊》1995,17(4):20-23
本文在阐述了利用价格机制促进书目情报生产应注意的四个问题,以及重点介绍了国外采取的15种服务定价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与图书馆     
(续上期) (二)研究宏观图书情报理论 我所以研究宏观图书情报理论,完全是由于工作的需要和职务的驱使. 1959年我参加研究辅导工作,1996年任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研究辅导组组长,1980年任研究辅导部副主任.  相似文献   

15.
题录精选     
理论研究  ● 论知识经济中的知识管理及其实施(邱均平等,《图书情报知识》1999年第3期:9~13页)  ● 近年来我国情报检索语言研究的热点问题(曹东,《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5期:310~312页)  ● 略论现代情报观与情报科学发展(张美娟,《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5期:316~318页)  ● 超越与生存:“非图书馆学”现象透析(付立宏,《大学图书馆学报》1999年第5期:10~14页)  ● 试论情报创造中的思维方式(白清平,《情报杂志》1999年第5期:11~12页)  事业发展与管理  ● 加快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冀洁风,《图书…  相似文献   

16.
论竞争情报的特点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本文认为我国竞争情报理论研究与实践,企业和工商界缺乏应有参与。有必要对竞争情报的特点展开较深入的研究和讨论,以区别于科技情报的传统认识。作者提出了竞争情报五方面的特点:即竞争情报的商业性、对抗性、决策性、时效性、隐蔽性等,对上述问题展开系统论述和初步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情报生成理论解读了个体情报认知问题。情报共生研究则将情报认知研究引向知识群落情报认知的视域,以期对情报认知理论和实践进行更为全面而贴切的诠释。[方法/过程] 基于对共生理论的认识以及对情报认知研究"多角度表现"阶段所蕴含的"共生"寓意的理解,运用多学科理论集成研究方法和数学建模方法,研究情报共生机理并制定相应的实现策略。[结果/结论] 建立情报共生概念;阐明情报共生的4种要素,揭示其宏观上显现的自组织性和微观上多变量交互产生情报共生能量的特征;剖析因情报共生模式相变引发的情报共生系统演变的动态过程以及其中所遵循的logistics growth规律;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多元角度出发阐述情报共生机理研究的价值;制定以要素优化和变量提升为前提的情报共生实现策略。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情报共生就是在开放环境中,情报认知共同体借助特定界面交流互动而完成的非对称互惠的情报认知过程;并对情报认知实践起到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情报学期刊文献题录选编者按:鉴于《情报科学文摘》停刊,《情报学报》从1996年第互期起,每期用一定版面,选择性地报道国内情报学(含图书情报学)期刊的文献题录。本期选录的期刊是:情报学报情报理论与实践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科学技术国外情报...  相似文献   

19.
钱学森教授情报思维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情报、情报工作与情报科学技术、情报思维理论方面对钱学森教授情报思维理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试论图书情报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传统图书情报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互动关系的反思,对当前图书情报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互动关系的考察,展望未来图书情报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发展的主要特点--未来图书情报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范围会进一步扩大,传统研究将更加深入,图书情报工作也将得到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