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闫品 《新闻界》2003,(4):29-30
人类社会的技术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以电子计算技术、卫星广播技术、宽带数据通信技术、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跨入传播个人化、交互式的“后信息时代”。人类传播技术手段在经历了符号传播、语言传播、印刷物传播、电子广播传播和互联网新传播之后,又跨入综合图文、信息、声音、动画的实时在线传播的“流媒体”传播阶段,综合了电脑传输平台、电视广播丰富内容、视频音频数据格式的流媒体技术正推动人们迈向第四次传播文化革命。一、流媒体———广播电…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传播技术改变了电视剧文化再生产的过程.电视剧作为复制性艺术的属性被传播技术强化了,媒介促使其生产的模式化,成为一种"仿真"的过程.与此同时,互联网传播技术强化了电视剧传播中的文化区隔,这和产品提供方式与观看方式的改变存在直接联系.电视剧参与媒介环境的塑造,互联网传播技术的互动性促进了文化资本的内化.文字符号的参与为电视剧文化再生产中理性因素的提升创造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全民参与创造,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科学技术和创新。通过查阅版权相关资料和网络原创设计版权侵权事件综合分析,文章通过阐述版权基本含有和保护的重要意义,认识互联网背景下原创设计版权保护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的;以互联网为背景,分析版权保护的四大基本方法:著作权法、专利和商标法、第三方网络内容平台和互联网技术(以区块链技术为例)的保护方法;为普通创作者和优秀原创设计作品的创造与传播提供一个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袁勇 《新闻记者》2007,(11):101-103
数字传播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手段的演进,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概念和媒体运作模式,丰富了信息传播文化,从而催生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时代。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始弱化传统媒体的优势资源,挤压传统媒体尤其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诞生的半个世纪里发生了三次传播革命:用户生产、推荐算法和元宇宙.互联网传播革命的影响在于人类将迎来社会构建、空间重构以及学科重建的机遇和挑战.未来的传播发展有无限的可能性,人类将面对更多技术伦理、传播伦理、思维方式、人性本质等方面的考验,需要在哲学层面、社会构建与人类发展方面有更多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何剑波 《青年记者》2014,(2):109-110
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一名互联网民,只要拥有一个小小的账号,都可能成为一个媒体,通过大众观看、分享、发帖、转载,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的传播活动大踏步向前发展,一个全新的以个人传播为主的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其典型特征就是"微"。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代表的"微"传播媒介将颠覆传统大  相似文献   

7.
严昊 《新闻与写作》2020,(3):F0003-F0003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与众多行业领域实现了融合,艺术领域也不例外。艺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重要体现,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感悟.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艺术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互联网的高效、便捷等优势,有效降低了艺术传播的成本,为社会大众享受艺术创造了诸多便利,从较大程度上提升了艺术的普及性"《艺术传播原理》一书从艺术符号、艺术媒介、文本分析、艺术沟通、文化市场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探讨了艺术传播的基本原理,从学理上对艺术传播的基础命题进行了梳理、归纳和阐述,为解决当代艺术传播所面临的现实和挑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传播媒介技术经历了口语传播、文字与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三个阶段.新的媒介技术对社会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社会发展的自有逻辑也界定了一个时期主要的媒介形态,媒介技术与社会之间在互动中发展.互联网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社会中的权力结构,但仍未根本地消除传播中的阶级差别.传播技术作为一种兼有硬件和软件性质的制度,其创新的动力源于社会叉对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传播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建构是一个双向的关系,两者互为因果,并行前进,这种相互建构的过程在未来新的传播技术背景下将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9.
余冰珺 《今传媒》2012,(10):139-141
互联网改变了全球文化交流的方式,文化产品以更迅猛、更便捷、更开放的方式向全球受众传播。然而,互联网技术仅仅拓宽了传播渠道,却无法消除语言、文化、规范等跨文化传播的诸多障碍。本文通过调查分析,系统梳理了知名字幕组的传播背景、传播史及传播现状,并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作为传播者的字幕组如何担负起"全球文化产品的传播者"和"网络时代的知识布道者"等多重角色,成为推动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民间力量。  相似文献   

10.
正互联网之于人类的影响,人们的理解更多地还停留于技术手段与功能体验的描述中。其实,互联,首先是一种精神的交互与共享,而非关系的碾平和连结。由移动通讯网、电视有线网和无线网构成的网络场域,其发展趋势必然是"三网融合"与"三屏对接"。这是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媒体所处的真实生态。在这样的媒体生态下,一向崇尚"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其专业自信正在遭遇数字化渠道与技术的一再威胁。人们越来越急切地提问自己也提问业界:新媒体崛起的"支点",除了"内容为王"的资源优势之外,更取决于能否实现"用户为王""影响为王""渠道为王"和"传播为王"?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是个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意在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各行业的服务水平,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多行业已经在研究和实践。图书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服务机构,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变革和创新,是图书馆人应该重点研究的课题。在前人研究和跨界学习的基础上,总结了多个图书馆可以应用的创新服务,以期为图书馆的"互联网+"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虚拟世界开拓了一个广阔的信息空间,它给予人类传播方式的改变是空前的。随着IT技术的发展,这个世界仍在深邃并无法测量它的边界。互联网在实施信息传播的时候,也带来了观念的困惑,这种困惑关乎法律、道德和伦理,是应该控制和回归理性的区域。本文的目的是一次呼唤,并坚信网上信息传播秩序会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6,(15)
本文聚焦2016年《Daedalus》互联网专辑。终端、数据与关系革命,是专辑中论及的技术更新给当前互联网带来的三大变化,而随之而来的"权力集中化"又让学人们期待更新的技术能改变现状。该专辑讲述了一个与技术有关的"从解放到束缚再到解放"的线性互联网演化故事,它们提示传播学人:只有熟悉互联网设计理念和流程,才可能超越当下,展望未来可能涌现的互联网技术更新对人类沟通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袁勇 《传媒》2007,(7):37-40
数字传播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手段的演进,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概念和媒体运作模式,丰富了信息传播文化,从而催生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时代.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始弱化传统媒体的优势资源,挤压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的发展空间,对其形成巨大挑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给报业提供了诸多启示,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开启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次浪潮为农业化;第二次为工业化;第三次是信息化。托夫勒认为,信息化革命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次浪潮,预示着人类文明史将步入一个崭新阶段。吴军在《浪潮之巅》中说:"人在一生中赶上一次浪潮就已足够幸运,而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技术正可谓此次信息技术革命中的一波大潮。作为传播学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6.
网络民意表达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网络民意表达并分析网络民意的内容指向可以发现,网络民意"传播权利"的实质,就是现代社会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在网络环境下的实现,互联网使"传播权利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真正的普及".①它至少包含了以下三个层次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曾妍 《今传媒》2017,25(10)
新常态下互联网行业以其独特的优势不断发挥着驱动和引领作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还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战略措施.技术和政策的双重变革影响和改变着信息传播的模式和途径.网络亚文化作为依托互联网的新生代文化,在"互联网+"环境下,寻求生存与发展,寻求与主流文化共同唱响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互联网+"环境的特性入手,归纳分析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现状,着力探索其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8.
盛瑨  张殷博 《出版广角》2015,(15):32-3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人类社会已进入以互联网为主阵地的信息传播时代.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速度、范围和交互性较传统媒体有了极大的提升.互联网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传统媒体只有积极寻求改变,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技术优势,改变原有思维模式,把互联网思维融会贯通于自身的发展之中,才能在新的信息传播时代继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9.
高荣 《报刊之友》2010,(12):131-132
互联网赋予了国际传播新的内涵。全世界的媒体都将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这给我国进行国际传播提供了巨大机遇。我们要把互联网作为提高对外传播能力、扩大国家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载体,采取各种措施谋求优势地位,扩大在网络空间的影响,抢占国际传播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0.
龚婷 《东南传播》2016,(4):48-49
流行音乐组合TFBOYS以短短两年时间登上中国最大的舞台,其走红速度令人惊叹。作为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造星最成功的案例,在新媒介议程设置的环境下,该组合按照"互联网+媒体"的融合传播模式进行传播,视觉和听觉双重文本的结合为其在互联网上集结了大批粉丝用户,而其成功传播的背后则展现出耽美亚文化群体的自我认同与身份构建。TFBOYS组合走红始终是中国转型期的一种文化表征,因此,分析TFBOYS爆红的传播路径,解读其传播文本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表征是反观当下社会现实及文化动向的一个良好入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