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州区农村有线广播电视通过十来年的发展,从最初各乡镇的小前端到全区联网,从覆盖场镇用户到全区进村入社到户,最终实现了全区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如今农村有线电视这张网络面临严峻挑战,经营管理更显步履艰难。如何发展经营好巴州区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2.
褚敏 《新闻实践》2013,(5):59-60
"十一"期间,全国范围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受农民欢迎的有线广播重又走进千家万户。农村有线广播走在浙江省前列的嘉兴市,在高标准实现农村有线广播"户户响"之后,2012年开始进行可寻址广播等"提升"工程试点。本文以王店镇"有线广播进企业"为例,试就农村中心镇顺应工业化发展的新形势,将农村有线广播推进到企业,增办节目,扩展党在农村地区的广播宣传阵地,以及有线广播的提升发展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肖斐 《新闻世界》2014,(5):20-21
实践证明,农村有线广播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传递信息最有效的手段和方式之一。作为基层,尤其是乡镇,要积极借助有线电视HFC网络,进行市、县、乡村的三级广播信号传输,实现农村广播、电视"两网合一",发挥农村有线广播帮助农民"了解政策、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4.
桐乡市农村有线广播网络建设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一直呈稳步发展的态势,到80年代末鼎盛时期广播喇叭数达到12万多只。近几年,农村广播网络已经从1995年以前单一的有线广播发展为音频和调频相结合的网络,实现了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共缆、共杆传输,目前,全市13个镇乡(街道)广电站均设有有线广播播出设备,站内配备村级扩大机179台,各行政村也都建有村广播室,用户音箱喇叭110844只,平均入户率为80.2%,通响率为96.4%。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视的迅速普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兴起,有线广播逐步被边缘化.加之广播设备老化、线路被破坏、无人管理等原因,不少地方出现"线路不通、喇叭不响、设备闲置、人员缺乏"的现象,昔日响彻农村家家户户的有线广播"小喇叭"成了"小哑叭",农村有线广播处于瘫痪和自然消亡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有线广播是我国农村具有中国特色的宣传舆论工具。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乡电话、有线电视已基本普及,调频广播信号达到99%以上,在大城镇有线广播先后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农村有线广播的命运如何?我们对此作了专门调查。  相似文献   

7.
有线广播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进入农村的现代传播媒体。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农村广播发展曾经有过辉煌和曲折。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农村有线广播作为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宣传阵地、信息渠道和娱乐载体,一直独领风骚,曾经拥有强大的话语权和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山石 《视听纵横》2005,(4):117-118
最近,根据市委领导的要求,我们对台州农村有线广播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表明,随着电视,特别是有线电视的蓬勃兴起和迅速发展,有线广播遇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尽管党和政府先后组织实施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入户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农村广播事业的建设。但就总体而言,全市有线广播滑坡的趋势仍然难以有效遏止。  相似文献   

9.
刊中刊     
《视听界》200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众多城乡居民造新房,搬新居,原有的有线广播网络受到“毁灭性”的冲击。再加上近年来农村实施电网的大规模改造,水利、道路工程的建设,不用说城区广播网几乎破坏殆尽,连农村有线广播传输也唱“空城  相似文献   

10.
农村有线广播给镇、村两级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大方便,尤其是村级广播室对发展农村民主政治,应对农村突发事件,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有线广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至今无可替代,广播系统的核心设备是  相似文献   

11.
从2006年开始,萧山区面对农村有线广播的现状和发展形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决断,开展了“广播发展年”工作,通过两年的努力,对全区所有的农村广播线路网络进行升级改造,村村建立了高标准广播室,有线广播用户达25.5万户,入户率达到91%,通响率达到了98%以上,在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农村有线广播的“户户响”,巩固了党在农村最基层的传统宣传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农村有线广播,这一由电子技术装备的,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工具,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和发展起来的,已经经过了30多个年头。30多年来,农村有线广播尽管受到过“左”的思想影响,遭到了“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走过的道路并不平坦,但是总的说来,成绩还是十分显著的。农村有线广播以县广播站为中心,辐射广阔,联结了千村万户。在全国范围内,它形成了强大的网络体系,入户喇叭稳定在8000多万只。它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鼓舞农村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密切党和农村广大群众的联系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我国的农村有线广播,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有线广播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早进入农村的现代传播媒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改造中国农村的政治运动和生产劳  相似文献   

14.
抗洪救灾中,农村有线广播出现了五个“前所未有”:一是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有线广播前所未有;二是广大群众如此关注有线广播前所未有;三是有线广播的作用发挥得如此充分前所未有;四是有线广播产生的社会效益前所未有;五是有线广播经受的考验前所未有。农村有线广播这种空前的盛况,给我们的启示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负增长的有线广播及其对策田景瑞以县广播台站为中心,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网,是我国广播电视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线广播,主要是农村有线广播,之所以能和无线广播与电视并存,是因为它具有其他传播工具无法替代的特点。声音和电波是广播这种传播方...  相似文献   

16.
在电视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的今天,弄清农村有线广播的优势并努力发挥其优势,对于巩固和发展农村有线广播事业,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我国有线广播事业的发展,起步于50年代,它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农村需要的科学知识,反映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近10年来,虽然报纸、电视事业发展较快,但有线广播仍是遍及农村的重要传  相似文献   

17.
农村有线广播在新时期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有线广播宣传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在有线广播宣传工作中深刻认识自身的短处,并通过改革寻求弥补的办法无疑是必要的。有线广播和无线广播相比较,至少有以下三个短处:一是收听节目的无选择性。目前农村有线广播只有一套节目,收听者没有选择余地。二是接收装置的固定性。有线广播喇叭固定地安装在一处,声音传播范围有限,不象收音机那样可以到处搬动或随身携带,收听方便。三是信号传输的不稳定性,有线广播网  相似文献   

18.
农村有线广播在上世纪50至80年。代曾独领风骚,是农民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90年代后,逐渐衰落,至今呈瘫痪状态。 农村有线广播作为一种传播媒介,一般来说,能发挥五种社会功能:传播信息、进行宣传、舆论监督、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但在中国从总体上说是政治宣传功能,但是由于各个时期政治路线不同,功能的发挥也有所差异,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有线广播具有特殊优势: 一、从广泛性、大众性优势看,有线广播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有重要地位。有线广播使用方便,易于普及。而且不受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的限制,很受农民欢迎。因而,有线广播对深入、细致,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有其它任何宣传工具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负载传感器(简称LSE),在农村有线广播中能派许多用场,它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的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电子新器件。下面介绍几种LSE在农村有线广播中的应用。 1、无空耗电源立柜。农村有线广播中与扩音机配套的电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