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迁客骚人每游历山水必有所赋,柳宗元也未能出其囿,《八愚诗》就是其“寄情山水”之作,可惜今已亡佚;然与之相匹配的《八愚诗序》则幸存于今,这是偶然,还是必然?不得而知。然而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能以“愚”独步千古者,唯柳氏而已矣。《愚溪诗序》乃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所写的书序,纵观全篇诗序总计545字,共有27个“愚”字统摄其中。一篇短文用如此之多的“愚”字实属罕见,但也决非偶然,实为柳氏有意为之。“愚”字有何寄寓?现就笔者个人的理解谈谈自己肤浅之论,以就教于大方之家。一、以“愚”宣泄诗人内心情怀柳宗元《愚溪诗序》中却…  相似文献   

2.
柳宗元的诗歌,收在《柳河东集》卷一“雅诗歌曲”和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古今诗”中,加上中华书局出版的《柳宗元集》外集补遗的一首和笔者在宋人蔡正孙的《诗林广记》中发现的佚诗一首,总共是一百六十五首.笔者  相似文献   

3.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自己的《八愚诗》写的一篇序。要了解和感受作者渗透在文中的情怀,就必须先从作者写作《八愚诗》的背景谈起。唐顺宗李诵永贞元年(805年),王叔文、柳宗元等人执掌朝政,他们革新时政,以打击豪门贵族和宦官藩镇等势力。然而,永贞革新很快便遭失败,唐顺宗被迫让位给太子李纯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柳宗元诗作《读书》《饮酒》与陶渊明《读山海经》组诗、《饮酒》组诗不同的创作特征,指出他们的诗作在写作形式、抒写内容、格调、情怀方面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其内在风神却有很大差异。认为柳宗元诗比陶渊明诗潇洒冲淡,但缺少陶渊明那种相对超脱基础上的真旷达。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学易、识易、用易”,是个真正的“易学”大师。从《柳宗元全集》所收录的各种体裁的诗来看,其中涉及到《易学》内容的为数不少。“易学”思想,是构筑柳宗元哲学思想大厦的牢固基石。  相似文献   

6.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其《八愚诗》所作的序,通篇贯以"愚"字,让人感染着他那淤积于心中的浓浓的愤懑不平。但是,《愚溪诗序》的字里行间却弥漫着淡淡的美意,细心品读,那美之意  相似文献   

7.
《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越南汉喃研究院合编,收录元明清时期越南使者汉文著作。其中咏柳宗元诗十首,均为清朝年间越南使者所作。诗作多吟咏永州山水之美,感怀柳宗元身世遭遇,赞其才情与文名。越南使者咏柳宗元诗,从异国眼光看柳宗元,是柳宗元研究资料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8.
祭柳     
每年清明节,柳州市都在柳侯祠旁柳宗元的石像前举行“祭祀柳宗元”的活动,以缅怀这位为国家、特别是为柳州做出巨大贡献的唐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其中有一个内容是固定的,即活动最后以朗诵柳宗元的诗《种柳戏题》和唱《祭柳侯歌》作结。三年来,这个任务都是由我校承担的,  相似文献   

9.
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重别梦得》云:“二十年来万事同”,这句诗最能表达出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关系,列举事实以证明之: (一)“弱冠同怀长者忧”柳宗元二十一岁登进士科,刘禹锡二十二岁登进士科。从刘禹锡《重答柳柳州》中“弱冠同怀长者忧”这句诗,看出他与柳宗元在登进士科之前已都具行“忧国不谋身”的胸怀。(二) 同登进士科贞元九年(793年),刘禹锡与柳宗元同登进士科。顾少连知  相似文献   

10.
讲完《湖心亭看雪》,我在幻灯片上打出这样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学生朗读) 师:课文附录了柳宗元的一首诗——《江雪》,假如时空可以穿越,让张岱与柳宗元在湖心亭相遇,张岱会和柳宗元成为知交吗? 生:我觉得会的,因为两入有很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1.
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与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活动,失败之后,他被贬为永州司马。“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办”(《冉溪》),柳宗元内心充满了忧郁和愤懑之情。司马之官,位卑职闲,官场失意,便寄情山水,这是柳宗元的无奈,也是我国古代士大夫的普遍选择。文人游历山水,当然会犯吟诵之瘾,其《八愚诗》乃排遣愤懑的谐韵之作,可惜今已亡佚;而与之匹配的《愚溪诗序》则幸留于今,遗香袅袅如缕。柳氏为文,善处虚实。文章起笔于实写溪水之位置和流向,虚写(“或曰”  相似文献   

12.
祗树夕阳亭,共倾三昧酒。雾暗水连阶,月明花覆牖。莫厌樽前醉,相看未白首。(《法华寺西亭夜饮》)柳宗元于永州十年,留下了大量的可圈可点的诗文,但是,在其繁富的牢笼百态的文字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那萦绕心间的忧愤苦闷和那无奈的怅然愁绪,然而,《法华寺西亭夜饮》却一反常态,写出了柳示元心中难得的一种有如陶谢情怀的豪放之慨。因此,这一首诗对研究柳宗元的情怀心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柳宗元的《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构法华寺西亭》以及《法华寺西亭夜饮赋诗序》等文章,可以看出该文应写于元和四年。《法华寺西…  相似文献   

13.
迁客骚人每游历山水必有所赋,柳宗元也未能出其囿,《八愚诗》就是其“寄情山水”之作,可惜今已亡佚;然与之相匹配的《八愚诗序》则幸存于今,这是偶然,还是必然?不得而知。然而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能以“愚”独步千古者,唯柳氏而已矣。《愚溪诗序》乃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所写的书序,纵观全篇诗序总计545字,共有27个“愚”字统摄其中。一篇短文用如此之多的“愚”字实属罕见,但也决非偶然,实为柳氏有意为之。“愚”字有何寄寓?现就笔者个人的理解谈谈自己肤浅之论,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离别诗《别舍弟宗一》是柳宗元生平遭际转折时期的重要作品,也是作者一反写诗时"清峭"传统,转为"忧愤"风格的转型作品。此诗在柳宗元整个诗歌作品中有着典范意义,它成了柳公生平遭际乃至诗歌探索转型时期的代表作品,对研究柳宗元的文学探索和心态活动等有典型作用,也对学界研究中唐诗歌有反哺折射之功效。  相似文献   

15.
《愚溪诗序》是唐代散文名家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已亡佚)著的序文,全篇凭其一气以贯之的二十四个“愚”字连缀成文,氤氲着作者沉沉的郁愤之情,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柳宗元少有大志,早年就“颇慕古之大有为者”,志于“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之民,垂不灭之声”(《答贡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离别诗《别舍弟宗一》是柳宗元生平遭际转折时期的重要作品,也是作者一反写诗时“清峭”传统,转为“忧愤”风格的转型作品。此诗在柳宗元整个诗歌作品中有着典范意义,它成了柳公生平遭际乃至诗歌探索转型时期的代表作品,对研究柳宗元的文学探索和心态活动等有典型作用,也对学界研究中唐诗歌有反哺折射之功效。  相似文献   

17.
田希 《教学随笔》2014,(10):20211+211
通过读《江雪》,懂得了柳宗元的清高与孤傲、郁闷与彷徨;读了《凝碧诗》,懂得了王维身不由己的变节;读了《虞美人》,可以领悟到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哀怨;读了《湖心亭看雪》,我们也可以窥视出张岱的悲喜人生。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柳宗元诗歌的研究引起重视,发表了不少论文,出版了一批柳诗选本,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热潮。对柳宗元某些诗作的主旨及手法仍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笔者以《笼鹰词》、《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南涧中题》、《元暠师诗》等为例,逐一作出阐析,以求领悟柳诗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关于柳宗元《曹侍御过象县见寄》一诗作于何时何地,学界颇有些争议,即使是主流意见也认为此诗作于柳宗元刺柳州时,为何有此说亦语焉不详。本文从诗的内容、所涉之地名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认为此诗作于柳州无疑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柳宗元诗歌的研究引起重视,发表了不少论文,出版了一批柳诗选本,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热潮。对柳宗元某些诗作的主旨及手法仍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笔者以《笼鹰词》、《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南涧中题》、《元暠师诗》等为例,逐一作出阐析,以求领悟柳诗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