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超常儿童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特殊的支持。美国一直以来非常重视超常儿童的教育,各级政府通过对超常儿童鉴定、超常儿童服务项目以及超常儿童教育经费等相关方面进行规范与管理,给予了超常儿童教育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以达到最大程度上发展超常儿童潜能的终极目标。由于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起步较晚,在支持措施上不够完善,借鉴美国超常儿童教育的相关经验,对我国超常儿童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发展超常儿童教育是美国支持卓越人才培养,保障超常儿童群体禀赋得以充分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的三重逻辑路向包括满足超常儿童差异化发展需要的育人逻辑,回应国际竞争对特殊人才供给需求的历史逻辑,维护教育与社会公平发展要求的社会逻辑。美国超常儿童教育发展表征为教育体系一体化、教育实践专业化和培养方式多样化等。美国完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构建超常儿童教育制度体系;确保超常儿童教师专业化发展,维持具有胜任力的教师队伍;拓展学校资优课程内容,满足超常儿童个性化发展;汇聚超常儿童教育机构力量,形成协同的社会支持体系等实践路径,对我国制定系统的超常儿童教育政策、设置多样的教育课程、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和建构多元的支持体系,保障超常儿童特殊天赋和才能的发展,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全面保障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超常儿童教育不断受到关注,他们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人沟通技巧性强,同时精力和体力相对同龄孩子更加充沛,更加渴望提高自身知识和技能,因而超常儿童的学习需求与传统学习方式的矛盾日渐突出.本文基于调查研究,分析了超常儿童移动学习现状,提出通过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促进超常儿童的学习方式,以期为超常儿童教育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超常儿童是客观存在的一类特殊群体,是人才资源中的"富矿".超常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教育需要.目前,我国面向超常儿童的教育体系处于空白,在实践中存在着"有类无教"、"教非所需"、"教非其类"等突出问题.面对超常儿童教育在运行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只有突破现有体制束缚,将超常儿童回归"特殊儿童群体",并将超常儿童纳入特殊教育体系,构建更有针对性的适合其成长的培养模式和支持保障体系,才能保障超常儿童健康成长.在我国加大支持、加快发展超常儿童教育,需要重点解决政策法规调整、培养模式创新、专业标准建立、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保障条件落实等关键问题.在实践中,可按照国家宏观指导、省级全面统筹、学校自主实验的原则,在具备基础和条件的地区及学校多点布局、多样探索,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超常儿童教育与研究领域一些新近的研究成果,就今后该领域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内容涉及超常儿童的概念和理论建构,超常儿童鉴定的程序和方法;超常研究的方向和研究的范式;超常教育的方法和教育研究应关心的主要问题,如评估、创造力、低成就等  相似文献   

6.
当代我国超常儿童心理研究与教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常儿童在当今世界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关注对象。本文就超常儿童研究的方法学原则、超常儿童的鉴别工具、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模式以及超常儿童教育体系中的学制等问题,对我国近20年来在超常儿童心理研究与教育方向所取得的新成果进行了概括而有重点的阐述。为了进一步促进这个新兴领域的发展,文章还提出了展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超常儿童教育深受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在以功利至上为特征的教育价值观影响下,我国古代、现代超常儿童教育在目的与方式上都呈现了难以克服的偏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促进人的发展观正逐渐成为我国教育价值观的核心,而我国未来超常儿童教育特征也势必会从外在的功利追求走向儿童自身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国内超常儿童教育近三十年的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及研究前沿,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1993—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的381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对超常儿童的研究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研究领域包括:超常儿童的鉴别、超常儿童非智力因素研究、超常儿童支持系统、超常儿童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国际超常儿童经验借鉴。展望未来,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及超常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将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高级创新人才的质量决定中国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坐标位置,超常教育成为国家精英教育的载体.人们对超常儿童的认识经历了神童--超常儿童--资优儿童等发展过程,跨越了神童教育--天才教育--资优教育阶段;以陶行知和沈亦珍为代表的先驱者从整合儒家精英教育和西方民主教育理念角度,尝试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超常教育理论.伴随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初步形成中国现代超常教育体系.但亦存在超常教育资源匮乏、教育立法等问题.据此,必须树立正确的超常儿章成才观,重视人才富矿,为超常儿童提供适合其身心特征的个别化教育服务;并给予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扩大超常教育范围,促进城乡超常教育一体化,大力推进双超常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蒋科星 《文教资料》2009,(20):162-163
目前,超常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超常儿童的自我中心问题浅谈其现象表现、原因分析,进而分析超常儿童的心理辅导方式.  相似文献   

11.
超常儿童的认知发展及其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常儿童是世界各国教育界广泛注意的一个主题,特别是认知特点的研究更为大家所关心。当前,对超常儿童的认知发展研究主要集中于认知加工速度、知识基础、元认知和问题解决策略上。现在,超常教育领域也有许多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需要心理学界与教育界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介绍了美国的教育项目——先修项目的产生历史以及当前发展状态。从课程、考试以及中学和大学的衔接三个角度分析了先修项目的特点。列举分析了先修项目是否适用于超常教育的不同观点,并从项目的发展历史、项目的课程形式、项目适用对象以及实施效果四个角度论述了先修项目应用于超常教育的适切性。最后总结分析了先修项目对我国超常教育对象的界定和鉴别评估、超常教育不同学段的衔接、超常教育管理和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已受到社会和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如何依据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探讨适合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模式,是流动儿童教育领域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出发,分析如何看待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主要意义。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如何结合中学教育实际开展超常教育,是当前我国特殊教育的难点之一。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与吉林大学附中五年合作研究总结出了"以科研为先导、以少年科学院为载体、初、高中与大学一体化"的超常教育模式。实践表明:将初中、高中、大学打通,借助少年科学院这个载体,是实施超常教育的一条可行之路。同时,通过加强师资配备与培训、科研课题引领、学校文化建设、交流平台创设等措施为超常教育的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研究杨振宁教授的超常儿童早期教育思想,阐释了杨振宁教授不赞成“少年班”教育形式的教育观点及其超常儿童早期教育应当坚持正常发展、完善人格和通才教育原则的教育思想,希望能引起我国教育界对超常儿童早期教育更多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培养幼儿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幼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核心。本文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幼儿应重点培养的积极心理品质:好奇心、创造力、自制、坚持、社交智慧、责任心、审美、希望与乐观。最后,提出了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性教育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儿童避免性心理发展异常,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可以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更为关键的是能让儿童学会自我保护,远离性侵害。文章通过探讨学前儿童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帮助幼儿家长及教师合理向儿童传播性知识,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在环境的适应、情绪情感、人际关系、抗挫能力等方面出现不同层次和种类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有效解决。从积极心理学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分析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营造温馨的园所环境、构建顶高—底短的等腰三角形家园共育模式,旨在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亟待关注的儿童艺术欣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儿童艺术欣赏教育长期处于被忽视、冷落、异化的境地。艺术欣赏教育对儿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儿童艺术能力的发展和心灵的健康成长。教育者应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合适的艺术欣赏作品,结合创作活动开展艺术欣赏教育,为儿童提供亲身体验艺术作品的机会,以提高儿童艺术欣赏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学校及教师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效用,让其在学习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关怀,更加健康地学习与成长。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包括:强化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完善留守儿童家庭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