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液体的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在求液体压强时直接用p=ρgh公式,而且适用任何形状的液体.求固体压强时,如果由于物体的重力而产生的对支持面的压力,而且固体是柱形的,用p=ρgh公式往往会简化计算.  相似文献   

2.
液体内部压强是由于液体重力而产生的.液体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ρgh,其中P为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P为这种液体的密度,g为9.8牛/千克,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课本上,关于液体压强大都有如下的结论:液体的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液体压强随深度而变化,与重力的大小无关。许多学生对这结论容易产生疑惑:既然液体压强是由液体的重力产生的,为什么又跟重力的大小无关呢?对于这一点,各种版本的课本虽都从理论上做了一些解释,但都不能有效地打消学生的疑惑。笔者自己设计了两个演示实验,直观明了地证实,液体的压强确实与液体重力的大小无关。第一种演示如图1:①是压强计、②是溢水杯、③和④是两个容积各为500mL的烧杯。实验开始,用手慢慢向下压烧杯③…  相似文献   

4.
固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对支撑它的物体有压强,固体不能流动,压强只能沿某一个方向,即压力的方向产生.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撑它的物体——容器底部也有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侧壁也产生压强.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和规律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的压强是不同于固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可以用压强计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P130对大气压强的产生是这样描述的:“空气,也像液体那样,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由此段表述,在初中我们不难得出并强调“大气压是因为空气受重力而产生的”的结论.这时有的初中学生已经对大气压强与类似笔管内气体压强的区别和联系有了强烈的知识需求,但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一、提出问题在液体压强的教学中 ,由公式 p=ρgh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总体积、总质量、总重力的大小等无关 .对于这一点 ,学生很难接受 ,他们总认为液体的体积越大 (同一种液体的体积越大 ,质量就越大 ,重力也就越大 ) ,压强就越大 .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在推导在公式 p =ρgh时 ,就是利用了压力等于重力 ,再通过质量、体积的大小等代换得出的 ,为什么却说压强与重力、体积的大小等无关呢 ?二是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是学生从分组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  相似文献   

7.
气体与液体一样,也具有流动性,空气也受到重力作用,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也会产生压强。这个压强简称大气压.  相似文献   

8.
一、基础知识说明压强是中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任何题型均可能出现这部分内容,有些题目跟浮力、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结合液体压强也是中考重、难点考查内容,以解释现象、实验探究为主,常与浮力结合考查.大气压强主要以填空、选择题为主,题目较容易.液体压强的考查概率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主要题型为选择、实验和填空,但题目较易。二、重点难点突破1.压力与重力有关系吗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有些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压力的大小可以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相似文献   

9.
液体由于难压缩而具有大小不变传递压强的特性;又由于流动性不仅对其容器底产生压强,且对器壁产生压强;液体产生压强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具有重;如图1,户一F/S一’G/S二mg/S一(尸V)g/SZP(Sh)g/s一Pgh即液体产生压强公式P—Pgh这里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液体产生的任强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g认为不变).不能认为液体的任强决定于液体的多少或者重力的大小;二是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Z户·S,不能就认为液体的压力决定于液体的多少或者重力的大小.理解以上两个问题,是学好液体压强的关镇,就是弄清液体对容器底产…  相似文献   

10.
正初中物理中液体压强这部分知识是教学中的难点,初中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而这部分知识又涉及到密度、压力、重力、质量、深度、体积和面积等较多的知识,所以,"液体压强"必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困难之一,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液体能产生向上的压强,并且液体对液体也有压强等;困难之二,液  相似文献   

11.
应用微分几何知识导出了圆环液面的法曲率和附加压强公式.指出了某些文献中所给出的圆环液面附加压强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运用功能原理,借助表面能概念推导球形液面产生的附加压强。  相似文献   

13.
A mathematic model of two-phase flow and a physical model of two-dimensional (2D) vertical section for the plate-type structured packing Mellapak 250.Y were set up and verified. The model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acking’s surface microstructure on the continuity of liquid film and the amount of liquid holdup.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und corner shape and micro wavy structure are favorable in remaining the continuity of liquid film and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liquid holdup. The appropriate liquid flow rate was determined by investigating different liquid loadings to obtain an unbroken liquid film on the packing surface.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inlet and outlet for gas phase allowed gas and liquid to flow countercurrently in a 2D computational domain. The direction change of gas flow occurred near the phase interface area.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反推和实际计算三方面对一种液体表面张力现象展开推证;最终证实:底面平整物体被缓慢拿离水面时受到的阻力,并非大气压力作用,而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静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汽压实验中饱和蒸汽压数值读取不合理,汽液两相未充分平衡等问题,改变传统的调整U型管两端液面等高后再读取数字压力计的方法。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只需在U型管的两侧标上刻度,待系统恒温、汽-液充分平衡后,读取数字压力计的数值、温度以及U型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就可得到该温度下的液体饱和蒸汽压。该方法可解决静态法测定液体饱和蒸汽压实验中调整U型管两端液面等高耗时,空气容易倒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强度均匀分布的平行光束照射局域上(下)弯曲液面时,其反射光场及该反射光场经透镜后的透射光场的分布特点,发现上弯曲液面的反射光场为椭圆形暗场,下弯曲液面的反射光场为星形亮斑。而它们的透射光场恰好类似于对方的反射光场。对这些特点的形成进行了讨论,同时对上弯曲液面的反射光场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7.
用电子分析天平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用电子分析天平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原理和方法.对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公式进行分析讨论,指出某些文献中所给出的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测量公式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物理化学实验教材“最大气泡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中毛细管与液面相切难控制、毛细管鼓泡速率难控制的缺点提出了改进方案.由注射器代替滴管控制液体加入量,较容易使毛细管与液面刚好相切;采用带活塞的锥形瓶与注射器联用取代滴流瓶控制减压操作气泡形成的速率;用计算机取代人工处理实验数据和绘图.改进后的实验数据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对液位测量现有方案作了阐述及其优缺点比较,针对现有液位测量方法不能较好地测量不稳定液位的问题,提出了利用CYG13固态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进行不稳定液位测量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方案有效。  相似文献   

20.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面张力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取决于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所以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采用拉脱法、U型管法和水波频闪法,对在20℃条件下纯水表面张力系数展开测量。文中给出了相关实验原理和测量结果。误差分析结果表明,U型管法测量相对误差最小,测量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