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容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线,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数字出版产业大发展在给消费者带来全新阅读体验的同时,也给数字出版物的内容质量把控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针对目前数字出版物的内容质量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希望能为数字编辑或从事数字出版质量管理的行业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与数字出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正在给新闻出版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其中"数字出版"这一概念日益凸显,备受行业、学界关注.数字出版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和新兴的数字出版媒体.事实上,在今天纯粹意义上的传统出版已不复存在,即使纸质出版物,其出版流程电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徐挺耀 《出版参考》2012,(33):37+36
正谈到数字出版,一般总是大谈海外案例,其实台湾也有很多本地厂商在用心经营。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得知第一线的数字出版现况。本文走访了两个采取不同经营路线的数字内容商,询问他们对于数字出版的观察,看他们如何从不同角度解读数字出版。这两家数字内容商,一家是典型的平台运营商,另一家则是建构在Apple  相似文献   

4.
数字出版物的诞生和发展,在给人类文化生活带来高效、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担忧。因为,数字版权产品所承载的全部信息和内容,因其数字环境特殊的复制粘贴功能而随时可能被他人利用,现实中对其直接进行复制、抄袭、改编或者演绎等侵犯数字出版物版权的行为发生率居高不下。对侵权行为人  相似文献   

5.
博物馆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开展博物馆出版活动,发展博物馆教育,让博物馆主动“走进”人群,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工作。文章采用网络内容分析法,分析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出版活动的特征和数字时代的出版策略,在此基础上对发展我国博物馆出版活动提出了4项建议:强化数字出版意识,推动藏品的数字化传播;打造世界级出版物,实现博物馆转型和升级;引入数字人文技术,提高藏品利用率;经营特色出版物,建立会员制,培养观众忠诚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数字出版研究室主任张立认为,从广义上说,只要是用二进制这种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数字出版在这里强调的不只是介质,还包括出版流程。所以,数字出版既包括了新兴媒体的出版,也包括了传统媒体的出版。实际上,在今天,纯粹意义上的传统出版已不复存在,即使纸质出版物,其出版流程也都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应用。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将不再有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划分了,数字出…  相似文献   

7.
张金 《出版广角》2012,(9):47-49
正不论从市场发展角度,还是从政府推动角度,我国的数字出版"走出去"都恰逢其时。出版社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让优秀内容以"数字出版"的形式"走出去"。出版业"走出去",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是出版者的一项神圣责任。近年来,在主管部门的推动下,一大批图书走出国门,深受海外读者的喜欢,扭转了版权交易的逆差局面,传播了中华文化。不过,纸质图书只是出版的一种方式,数字媒体出版物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的文化产品走入国际市场的重要载体形式。  相似文献   

8.
MPR是一种新的多媒体复合数字出版物,它兼容了纸质印刷出版物、音像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特点于一身.这项由我国自主创新发明的新技术,开启了人类无障碍阅读时代.本文从目前我国MPR少儿图书的内容选题、出版形式和价格营销等方面入手,分析了MPR少儿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徐艳 《编辑之友》2011,(8):81-8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内容市场竞争的加剧,数字出版产业飞速发展,各种创新数字产品,例如电子书、数字期刊、手机出版物、维基等蓬勃发展,受到消费者的接受和青睐。截至2009年12月,中国数字出版业整体收入达到795亿元,首次超过传统出版业,在政策规划和技术创新的引领下,数字出版已经形成良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为何难以受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出版是指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支付为主要交易手段的出版和发行方式。它主要有在线阅读、电子图书(e-book)、按需印刷(POD)等形式。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呈现出“一头冷、一头热”的现象。热的是数字出版物的制造商、销售商及数字图书馆的经营等,出于对产业前景的信心,为了培育市场而乐此不疲。冷的是作、出版社,对数字出版仍存在诸多疑虑,不愿意授权给数字出版商,造成数字出版内容的缺失。因此,分析出版社对数字出版不感兴趣的原因显得尤为重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出版信息资源是构成出版物内容以及出版活动全过程所需信息资源的总称.由于出版是一个对人类文化信息进行积累和传播的行业,而且在出版生产过程中又需要多方面的信息给予支持,出版信息资源历来就是出版的核心资源.  相似文献   

12.
语义出版物是科学交流和学术出版领域一种新兴的数字出版物模型,适应了机器读取和理解文献内容的需要.本文以科学交流理论、文本功能理论和修辞结构理论为基础,在系统论视角下重点关注语义出版物内容组织架构中两个核心基本要素:组件单元和语义关系,并以语义出版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关键模型——纳米出版物模型和微型出版物模型为例,从模型架构、核心组件、语义关系、论证模式四个角度对语义出版物的内容组织架构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表明,微型出版物模型具有明显的模块化、结构化、形式化和网络化特点,但在知识表示能力和内容组织架构上仍存在不足.揭示和形式化表示叙事性论文中的潜在知识是语义出版物内容组织架构设计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我在这里集聚了一些文章,都是关于出版与人类文明方面的。文中议论到出版的历史,并且追溯到文字的起源。出版,是通过出版物传播科学文化和对人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活动,出版物凝结着人类的思想与智慧。我试图探讨出版活动与社会进步的关  相似文献   

14.
韩小亚  徐变云 《出版科学》2016,24(5):97-102
介绍4种国外数字学术出版模式,分别是虚拟图书馆模式、数字仓库模式、学术文集模式、学术社区模式,并分析各种模式的优点和弊端。指出数字学术出版模式处于发展变迁状态,其发展经验与前景为:数字学术出版市场主要集中于院校机构,而非个体消费者;数字学术出版物的发行并不会分流纸版书的销量;数字内容版权的不确定性、不透明性严重影响该领域的发展进程;学术期刊出版和学术专著出版有重叠领域,值得开发;出版商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所出版图书的价值和数字化系统开发。  相似文献   

15.
张金 《出版参考》2011,(36):8+17
2011年过去了,数字出版热点迭出,数字出版总产值不断提高.从业者由IT技术商、硬件制造商、内容平台商向外扩展,更多的机构进行了主动尝试;多种数字出版形态和赢利模式不断被探索,数字出版的骨头上已经“长了肉”;版权保护仍然是业内关注的重点;传统报刊图书出版单位这些原来的“内容提供商”开始走向数字出版的前台,从提供内容逐渐转向内容的多元化经营.  相似文献   

16.
谈到数字出版,一般总是大谈海外案例,其实台湾也有很多本地厂商在用心经营.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得知第一线的数字出版现况.本文走访了两个采取不同经营路线的数字内容商,询问他们对于数字出版的观察,看他们如何从不同角度解读数字出版. 这两家数字内容商,一家是典型的平台运营商,另一家则是建构在AppleStore上.这两个商业模式各有各的难处:一般数字平台厂商竞争者众,且运筹费用大;Apple Store上的小型内容商,则单凭下载的营收很难支撑营运费用.然而,两种取向也各有优势:Apple Store内容商的营运成本少,而且读者的消费习惯正在慢慢养成中;至于数字平台厂商,如果能脱颖而出,就有机会成为下一世代的博客来书店,主导电子书产业.  相似文献   

17.
梳理总结20多年来中国近代海关出版物的影印出版过程,为相关史料的影印出版提供参考借鉴。文章对中国近代海关出版物的纸质原版、数字出版和目录出版三种出版形态影印出版的基本情况、特点、编排体例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并从影印内容、史料整理、史料影印三个方面总结出版经验,指出出版过程中存在原始出版物过于分散、影印版本打乱出版物原有体系、宣传推广不够、地图影印失真等问题,对今后进一步整理中国近代海关出版物影印出版提出建议:补充出版缺少的内容,翻译出版英文原件,原比例再版地图,开展专题出版,探索数字出版等。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和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催生了一种依托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新型出版形态--电子数字出版.传统出版载体纸张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网络、计算机、手机、MP4、MP5等都成了数字出版物的内容载体.  相似文献   

19.
出版物生产是现代出版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其一般过程大体由出版策划、编辑工作、出版物制作三个基本环节组成。尽管电子出版技术以及新兴的网络出版技术给传统出版流程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但即便是电子、网络出版,也依然离不开所传播内容的策划、组织、编辑加工以及内容的复制传播等基础操作环节,仍然被归人“内容产业”。当然,不同载体形式的出版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特点;不同国度和社会环境中的出版生产活动,在具体实践中也会形成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一 出版事业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人们就开始利用文字,并由其他物质载体进行信息传播。传播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前传播就以文字以外的各种手段广泛存在了。因而传播的出现早于出版,其内容范围也大于出版。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出版一词通常是指用印刷或其他复制方式将作品制成出版物进行传播。出版的发展与文字书写、造纸、印刷这三个成系列的重要发明紧密相关。15世纪四十年代德国古腾堡发明了活版印刷术标志着这一系列发明的初步完善。出版的编辑、印刷和发行三项主要功能也随之确立。印刷出版物的内容、种类和数量都与在此之前的非印刷出版物有着巨大的不同。印刷出版开创了世界的近代出版史。19世纪末,以电力媒介进入出版业为标志,出版进入了现代阶段。 尽管中国早在9世纪以前就出现了雕版印刷,又在11世纪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结合悠久的出版传统造就了中国古代出版业的多次繁荣,给后世留下了汗牛充栋的文献典籍,但若以出版在传播视野中各个要素的发展以及它们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影响来看,中国真正意义的出版史应是与中国近代史同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