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从表达道歉、谢罪的意义转移到表达感谢的意义,是受汉语中使用道歉的方式表达感谢的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化心理的影响."致谢""感谢""谢谢"都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感谢类动词"谢""谢谢""感谢""致谢"的语法化过程表明,言语行为动词在意义、使用上的发展与文化心理、构词格式、言语行为本身、外来文化的影响都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庄子》中的疑问代词"何""谁""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中疑问代词使用十分丰富."何"及"何"字结构的用法及分布;"谁""孰"在使用频率、指称义、功能组合、表达语气等方面的异同,战国时期某些方言中"谁""孰"在语法功能上存在着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3.
《三国志》连动句"而""以""则"使用情况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动句有使用连词和不使用连词两种情况,文章以<三国志>连动句中连词"而""以""则"为考察对象,进行了从分布到句法结构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而""以""则"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4.
对于"己""已""巳"三个形近字,学生很容易混淆,在作业中经常用错.因此,我采用了下列的方法来区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使用频率、语篇分布、意义差别、来源与发展等角度对表示来源的"来自""来于""来自于"进行了分析.认为"来自于"是当代汉语受英语影响而使用频率逐渐增加的欧化形式,与"来自""来于"相比在表义与功能上没有独特价值,是应该规范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词的产生往往建立在原有词的基础之上,即词语的产生是有一定理据的.我们从词源的角度探究其隐含的构词理据会很容易将"谈""讲""论"和"说"区别开来.这四个词语之间的构词理据并不相同,这也是他们能够共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碰到"中下生",而每一位教师对于"中下生"都有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处理方法.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有四种方法,把它们总结起来分别是"吹""拉""谈""唱".  相似文献   

8.
学生以学为主是不容置疑的道理.高校学生以学为主行为的实现,有赖于"尚学""躬学""善学"品质的养成.但这种品质在当前的校园大学生中却明显欠缺.这一问题的解决既有赖于高校的重视,又有赖于学生个体主观认识的转变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高校学生"尚学""躬学""善学"品质养成问题应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为此,文章从"尚学""躬学""善学"是高校学生习得知识必备的品行素质;高校学生中存在的有悖于"尚学""躬学""善学"品质的问题;高校学生"尚学""躬学""善学"品质养成的途径三个方面对这一论题展开论述,以期对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水平,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倪瓒一生虽无关于画学的理论专著问世,但偶见于其诗文、画跋中那只言片语"逸"的言说,加之萧疏简淡、独创性灵的"高逸"画风,却在中国绘画史上确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风范.文章梳理倪瓒绘画中"逸气""逸笔""逸格"之间的关系脉络,蠡测其"逸"诸因素之间的内蕴关联.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刘师培积极致力于伦理道德近代化.他无情鞭挞封建"公德""私德"之弊端,深刻揭露其产生的历史根源,从学理上界定了近代"公德""私德"内涵,强调在养成良好"私德"基础上,重构以近代"公德"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其思想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特色,有利于塑造近代理想人格,对传统伦理道德近代化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1]<经济生活>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第一框题"公司的类型"时,不少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有限责任""无限责任""连带责任"和"无限连带责任"等概念.为此,笔者拟从法律的角度,结合相关案例,谈谈应如何对上述概念进行正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批"重在发现问题,"改"是解决问题,"评"是取长补短提高能力."批""改""评"这三个环节是作文教学训练体系中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抓好作文的"批""改""评"对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班级是否有凝聚力,是否团结进取,是否积极向上,与班主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认为,作为班主任能做到"四立""四勤""四心""四戒"就能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4.
"愤青"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修辞现象. "奋青""粪青"是由元信息"愤青"通过编码和解码双重程序而产生的.它们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与人的相互反应,产生了一褒一贬的修辞变异.以下将针对这三个词的修辞进行阐述,以便对此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X男""X女"构成的新词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大量涌现.相对于已经成为基本词汇的词语,这些新词语在语义和构词上都呈现出同中有变、日趋多元的特点.在语言的流通使用中,这些新词语既有相伴相生性,又能不断升级引发更多的新词语.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讲授古典散文要基于"言""文"并重的原则,既要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又要促使其体会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教师可以采用新颖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信息互动,抓住学生的兴趣探究字词深意,结合实际生活展开感悟,在思考中提升审美能力等.这些方法都体现了"言""文"并重,有助于学生多元化地解读古代散文.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析了比字句中程度副词"还""更""再"的语法意义,探讨了其在比字句中的深层语义、语用功能及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对它们在句法上的适用情况进行了考察,最后对汉语学习者在语言运用中出现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古音"东""冬""侵"三部的当分还是当合,历来观点不一。文章从地域和时间的角度对《诗经》《楚辞》以及汉赋的韵脚字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谐声偏旁,从而得出"东""冬""侵"分三部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自1985年起,9月10日被法定为中同教师的节日.这充分体现了"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中同这一优良传统在中园特有的文字上,就能够得到印证.在教师佳节之际,说一说"教""师"这些字应该是很有兴味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摸底分类、制定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探讨了在教学中使用"分类指导""分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