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在体育教学中,体能练习的安全性和趣味性是时常困扰体育教师的一个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尝试在体能练习时引入红布带,结合多种练习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练习兴趣,提高安全性。通过练习,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柔韧等体能素质得到有效增强。一、快频率练习练习目标:发展双腿交换的速度。练习方法:把布带放在地上,练习者  相似文献   

2.
<正>一、充分利用场地器材为学生练习密度和安全提供保障一是体育教师要结合具体项目特征合理安排场地,确保场地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并且善于制作简易器材。本次室内体育课展示中,不同教材之间场地布置存在差异性。四大组是最为常见的场地布置,该布置简单易行。例如,小学乒乓球正手平击发球教学活动展示中,授课教师合理地利用场地,设置器材也独具匠心,增强了教学效果,所用器材都是教师手工制作,用红色线缝在乒乓球的中上部,标志乒乓球的击  相似文献   

3.
《体育师友》2018,(4):6-7
体能练习是2017版高中新课标的必修必学内容,提到"体能练习"并不陌生,一直是体育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者观摩了很多公开课、优质课,发现以往的"体能练习"时间安排不足、负荷强度不够、内容选择与安排针对性不强。文章将从体能练习的时间安排负荷强度、内容选择与设计、负荷量、学生兴趣、计划以及场地器材相结合,提升"体能练习"的有效性,让体能练习正真落实到每一节体育课上。  相似文献   

4.
<正>在排球教学与训练时,利用排球游戏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既能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体能提高形成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此,笔者将自己常用的增强学生力量的排球小游戏介绍给大家,期待获得广大体育同仁的建议和指正,以便丰富与完善游戏,以及更好地为教学与训练服务。一、俯撑拱球游戏目的: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激发学生力量练习的积极性。游戏准备:在平整的地面上画2条相  相似文献   

5.
胡冰 《校园足球》2023,(10):60-61
<正>在足球比赛中,射门是一项关键的技术,精准有力的射门可以帮助球队得分。基于此,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总结了多种射门练习方法,能有效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射门技术,从而提升实战能力。一、定点射门练习练习目的:掌握射门基本技术,提升射门的准确性。练习方法:在30m×20m的场地上,设置3块小场地,分别为1号场地、2号场地和3号场地,在不同小场地上分别用标志杆设置1个宽2m的小球门,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校体育》2021,(2):84-85
<正>在体育教学中,体能练习的简单重复与内容单一,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落实趣味化体能练习,是每一位体育教师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本次研讨和平时的教学实践,归纳了一些趣味化体能练习的策略,供广大读者参考。一、多种游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中较为普遍、有效的一种提升趣味性的方法,比较容易实施,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1.闯关类游戏,  相似文献   

7.
<正>绳梯训练是一种利用梯形绳索训练运动员脚步灵活性和敏捷性的训练方法。笔者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对不同器材与绳梯组合、绳梯与绳梯组合,并通过多种路线、运动形式等组合练习,发展小学生体能素质,提高绳梯训练的多样性与趣味性。一、绳梯与标志盘组合练习训练目的:提高反应能力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训练方法:将绳梯纵向平铺在地上,将标志盘分别对应绳梯的格子摆在绳梯的左侧、右侧和方格中(图1-1)。学生正向面对绳梯准备,  相似文献   

8.
耐久跑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它又是一项提高学生耐力水平的典型项目,具有很高的学习和锻炼价值。但是由于练习持续时间长,体能消耗大,学生们几乎都有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再加上教师教法简单,练习方法单一、枯燥,学生更容易产生害怕和厌倦心理,严重地影响了耐久跑的教学效率。为了帮助学生们克服厌倦心理,培养他们对耐久跑的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一、变换跑的形式,转移注意力在耐久跑教学中,组织形式的单一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场地中不断变换的图形,同时采用不同形式的跑…  相似文献   

9.
<正>情境教学法,是教师利用自然环境、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克服对中长跑训练的恐惧感,发展学生身体机能,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自练和创造能力。以下是情境教学法中7种可提高学生中长跑能力的练习方法。一、图形跑练习方法:在练习场地上摆放若干个  相似文献   

10.
<正>体能是运动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能的提升练习十分重要,但传统的体能练习方法单一、枯燥,很难激起学生的学练兴趣。笔者以传统游戏"抬轿子"为基础进行改编,将趣味性融入枯燥的体能练习中,对器材、人数、队形等方面进行变化,形成新游戏"人力轿子",让学生在玩中练,在练中玩,切实提升体能课堂学练的有效性,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1.
<正>五、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一)教育性(详见本刊上期杂志)(二)科学性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核心追求是通过简单易行、丰富多彩的体能练习、体育游戏、体育运动等提高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健康。因此,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一定要注意选择对于提高学生体能效果更为明显的身体练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负荷设计和安排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体育运动形式,具有健身性,能有效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促进身体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2.
<正>由于器械体操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器材数量等其他因素,器械体操教学中学生的练习密度与其他教材相比往往偏低,没有足够的练习次数和时间会阻碍学生体能的有效提高,因此在开展器械体操教学时要以发展学生的体能为主要目标,注重研究发展学生体能的有效教学策略。一、实施基于发展学生体能的单元化教学,避免为技术而技术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调动学生听、视、动等各种感觉协同合作。运用平衡练习,将音乐有机渗透于体能练习方法中,通过学生参与和体验,改变体能练习枯燥、学生情绪紧张的状况,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健康习惯,塑造体育品德。  相似文献   

14.
<正>一、体能练习时机要有系统性摸底性体能练习:教师刚刚接触到新生,进行体能练习旨在了解学生身体基本状况与体能基础,安排体能练习的内容一般具有低负荷、趣味性强等特点,如,慢跑、基本跳跃、基本支撑等。通过这类体能练习,教师可以较为直观准确地观察到学生的健康状况与体能基础,便于制订后期体能练习计划,最大限度地避免体能练习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恢复性体能练习:学生经过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5.
将辅助练习广泛应用于体操普修课中,不仅能有效克服学生在练习体操动作时的心理障碍,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和体能技能潜力,提高深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够增强学生进行体操练习的主体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变换环境法 让学生体会在不同环境进行练习。耐久跑练习在运动场进行,也可到野外和公路进行,以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二)变换路线法 改变场地跑圈,有路线变化图形跑。如蛇形跑、螺旋形跑、“8”字形跑、多角跑、对角线跑、五角跑。  相似文献   

17.
<正>体能练习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壶铃作为一个多功能体能练习器材,不仅可以用来练上肢手臂力量,还能用来增强下肢及核心腰腹的力量。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不足,手臂力量相对较弱,加上大班教学,人数多,一位体育教师难以时刻照看到全体学生,如果使用常规的铁质壶铃,存在砸伤等安全隐患,而专门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软式壶铃则在安全性上有了更多保障,为小学生体育教学中的体能练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一、假信息反馈法 假信息反馈法是教师有意识地制造一些假的辅助信息,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行为(表情、动作及假设标志等),将这些假信息回授给学生,使他们以为自己取得了一些成功,从而产生一种有利于继续学习的心理状态。如在铅球练习时,学生前5次推球是在一块没有远度标志的场地进行,每次推球后由教师丈量远度,并向学生报成绩。5次练习后换到一块画好远度标志的铅球区继续练习,这里的每一米标志实际只有90厘米,学生进入新场地,通过一两次试推,发现自己的成绩比前5次的成绩有进步,大都出现了兴奋状态,并加紧学习,努力巩…  相似文献   

19.
<正>往返跑技术是田径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快速奔跑的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全身的协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往返跑练习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便于组织,健身效果好。因此,在体育教学、体能测试时被广泛使用,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50x8米跑测试项目,部分地区将其列为体育中考项目之一、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试也是必测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一、掌握信息,服务教学设计1.了解该学校场地器材情况,便于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科学安排辅助练习。2.了解所借班上课的班级人数和男女生比例,有助于设计各项教学活动以及场地器材安排、队形的调动等。3.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有利于针对性地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和差异性体能练习,对特殊异质学生做好安全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