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余嘉锡(1884—1955),字秀豫,湖南常德人,我国现代著名的目录学家。余嘉锡毕生博览群书,自称唐宋以前经史子集四部书不曾寓目通读者甚少,然明清及近代之书未曾不措意也。余嘉锡研究领域广泛,著述宏富,已经正式出版的著述有《余嘉锡论学杂著》、《古书通例》、《世说新语笺疏》、《四库提要辨证》和目录学理论专著《目录学发微》。其中,《目录学发微》是余嘉锡的目录学代表作。在这部著作中,余嘉锡以其渊博的学识、精详的考证,对目录学的意义和功用、书目文献的体制、目录学的源流及历代书目的类例,  相似文献   

2.
目录学的根本意义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在此思想指导下,《目录学发微》对目录学的发展源流各种体制的利弊得失、历代书目的类例沿革都做了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余嘉锡著作《目录学发微》在指出郑樵目录学思想有所缺失的基础上,深入解析要点,并纠正后代学者对其反对空言著述和"类例既分,学术自明"思想的歪曲理解,肯定其本身存在的价值。余嘉锡也因此而受郑樵目录学思想影响,提出目录学贵在真实和注重改革类例划分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张春菊 《图书馆杂志》2004,23(6):77-79,59
姚名达关于目录的思想和成就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突出,他对目录的概念、目录的功用、目录与图书馆的关系、目录的种类和派别都有自己的见解,他的三本目录学专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中国目录学年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傅清波 《图书馆》1992,(1):11-15,21
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合编的《目录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出版已有十年的历史了。《概论》是解放后我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高等学校目录学教科书。它的出版,是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目录学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个相对规范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陈雪飞 《图书馆论坛》2005,25(5):232-234
对《目录学教程》一书的作者队伍、内容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揭示这部书对目录学发展的时代内容的总结和在建构现代目录学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目录学继往开来的新起点--试评《目录学教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等方法,从体系架构的进化、话语体系的建立与逐步完善、基础理论的完善与成熟、目录学史的充实以及实用目录学占主导等方面,对《目录学教程》进行了评论,认为该书是新时期目录学继往开来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8.
宋代的目录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目录学思想,尤其以郑樵为代表,编写了我国的第一部目录学理论专著——《通志.校雠略》。从书目类例和书目著录两个角度对郑樵的目录学思想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国新 《图书馆》1992,(1):9-10
十年前出版的《目录学概论》是当代目录学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该书比较广泛地吸收了中外目录学的研究成果,系统地阐述了目录学的理论、历史、方法,对我国近十年来目录学的教学、研究和目录学知识的普及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今天回过头来看,《目录学概  相似文献   

10.
《从文献目录学到数字目录学》创新颇多,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集中反映了柯平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目录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该文集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近代著名藏书家、文献学家伦明1937年在《讲坛月刊》第5-8期上连载的《目录学讲义》为基本资料,结合伦明的藏书实践活动,初步探讨了伦明重视目录学、强调目录学不等于版本学、目录学不等于目录的目录学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目录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国华 《图书馆》1995,(4):68-70
对《当代目录学》质疑几则刘国华南京大学郑建明编著的《当代目录学》一书是近年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重大成果,其主要成就我已撰文介绍。其主要不足我也曾提出过几点,近日,又细看了几遍,发现还有些小的不应有的失误,现按其在书中出现的顺序,逐一评述如下:1.该...  相似文献   

13.
论章学诚的目录学知识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章学诚在目录学理论上的贡献是把目录学的传统和任务总结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主张从学术史的角度开展目录工作,认为类例、序文、叙录、互著和别裁是目录工作的主要方法。章学诚在目录学实践上的贡献是编撰了《史籍考》,树立了史学专科目录的典范,制作了《韵览》、《别录》,引领一代索引新风。  相似文献   

14.
1988年第4期《图书馆学通讯》发表了乔好勤先生文章——《我国近十年目录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以下简称《思考》)乔先生“其一,关于目录学理论体系”的标题下,及文中的其它地方,着重地谈了“目录学理论体系”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几个令人颇不易理解的问题,现简略陈述如下,并求教于乔好勤先生。 1、关于“目录学理论体系”之名《思考》中先后六次出现了引人注目,带引号的三个字——“论、史、法”。而  相似文献   

15.
汉成帝命刘向、刘歆等人校书,历20年而有《别录》、《七略》问世,奠定了我国古典目录学发展的基础。若从汉代算起,目录学发展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研究目录学的著作历代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中国近代目录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姚名达的生平,他系统整理我国古代目录学遗产,开展目录学前瞻性研究,在目录学定义、功用、内容以及目录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创建性的见解;其所著《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和《中国目录学年表》集中体现其目录学思想与成就。  相似文献   

17.
宋代是我国目录学开始走向兴旺的时期。其时官修书目成就斐然,私藏书目迅速发展,史志书目勃兴,专科书目盛行,目录学理论开始走向系统化。元代目录学发展相对较慢,但在较短时间里也为我们留下了诸如《文献通考经籍考》、《录鬼簿》及《宋史艺文志》等经典书目著作。  相似文献   

18.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纪晓岚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体现了文献学、目录学的成就.通过对以上二书的分析,阐明了纪晓岚对文献学和目录学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钱存训是著名的书史、印刷史、图书馆学专家,然至今未见学者专门探讨其目录学思想。大学期间,他就曾在《图书馆与学术研究》一文中对目录学理论有所探讨,也编制了部分目录索引。赴美后,钱存训选修了艾西汉、谢拉等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开设的相关课程,进一步加深了对西方目录学的认识。其代表性目录学作品有《译书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中国书目解题汇编》《中国印刷史书目》等。其目录编制思想先后受到刘国钧、杜定友、袁同礼、艾西汉、休谟等中西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的影响,可谓融通中西。钱存训认为目录是开启学术之门的万能钥匙,目录学素养应为图书馆工作者之基本素养,强调目录编制工作者应有奉献精神等等。参考文献49。  相似文献   

20.
初读《目录学》(修订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1986年12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图书馆专业用书《目录学》一书出版,一般简称(中央电大)《目录学》或(电大)《目录学》(以下称《目录学》)。它曾取代了3次重印、多次获奖的原我国大学目录学教科书《目录学概论》,并曾做过局部的修改和重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