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教学作为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发挥着传承民族文化,延续民俗传统的重要作用,能够缓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窘境。基于此,教师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美术、传统工艺、民族文化等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从而达到静态保护、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姚晓清 《学苑教育》2023,(33):58-6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丰富的民族精神与智慧,但是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有关部门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拓展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渠道。基于此,文章以小学美术课堂为例,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价值,进而具体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人们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在活态保护的语境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逐渐被纳入教育与文化产业的轨道。20世纪末期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更加多样。以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模式为例,分析现有保护与传承模式的利弊,探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既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地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同时,更需要和值得传承和保护,尝试着把当地的"瓜灯"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带进美术课堂,奇迹发生了,"瓜灯"文化进美术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青岛市成功申报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戏曲等10类27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传承渠道不畅,与教育脱节,缺乏对民族文化资源价值评估等原因,青岛市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为此应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化进程、加强理论研究与宣传教育、构建有效的保护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形式、发展特色民俗旅游促进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的文化形态,让人们见证了历史,得到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宿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对其的保护与传承刻不容缓,为此通过实地调查研究,针对宿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濒危状况进行了分析,对宿迁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了明确,指出宿迁地区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护与传承的意见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是文化人权原则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生态环境权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最有效的手段是法律。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等制度,以期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类历史的记忆和文化活动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但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众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了诸多问题,很多国人尤其是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之甚少。当下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渗透到生活和教育之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断加强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我国各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结晶与代表,属于我国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中的核心构成部分,值得为全世界尊崇与共享。但在当前,我国很多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来的价值逐渐在消失,需要大力去传承与保护。所以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让幼儿从小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强烈的传承与保护意识,在幼儿艺术教育活动中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引导幼儿有意识去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将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融入高校美术课程中,以羌族纳啵艺术课程为依托,实现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让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底蕴和价值在高校美术教育功能中得到的充分释放。同时,在课程中建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新路径,开发羌族纳啵工艺品创造市场价值服务地方经济,为弘扬羌族传统民族文化而培养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是文化人权原则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生态环境权的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最有成效的必然是法律手段。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护等制度,以期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对于研究世界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分析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介绍了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剖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工...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不同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财富。非正规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传承方式之外的新途径,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正规教育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基于政府、企业、各类院校、传承人四大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正规教育传承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主要支柱,它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进和发展、对国家的文化安全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基地,必然要负起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引导学生关注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状态、关注非物质文化在美术创作中的独特作  相似文献   

15.
民间舞蹈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体现,包含了各民族人民的思想精髓和生活体验。有效传承民间舞蹈,是保存民族特性、发扬民族精神,促进民族文化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给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使民间舞蹈传承有了新的文化解读,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全面、不到位的尴尬境地也给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不利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探求民间舞蹈传承的利弊,总结经验与方法,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秦国防 《文教资料》2009,(13):77-78
民族文化艺术面临逐渐消亡的趋势,国家适时地出台了抢救非物质遗产的政策,不少民间美术得到及时"抢救".但是,保护不是目的,只有传承才能使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发扬光大.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教学承栽着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的重任,要通过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教学有效地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使民间美术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胡静华  许正江 《辅导员》2014,(8):101-10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主要支柱,它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进和发展、对国家的文化安全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基地,必然要负起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引导学生关注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状态、关注非物质文化在美术创作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转型期后出现的概念。顾名思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主要以非物质形式留存下来的文化现象。面对工业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风险,于是我国政府于2005年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建立国家和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以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由蒋宝德、李鑫生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域文化(上、下册)》,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保护传承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表系列重要论述,并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明的国家,我国非常重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而今,担起这份重任的人中有了“90后”“00后”年轻一代,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巧思和巧手,让文物说话,让文化传承,让非遗绽放迷人光彩。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献计献策,贡献力量。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传承和研究机构,应当充分利用自己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优势,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方式和方法以及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培养大量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相关人才,为提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性和持久性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