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家林同志因病于2009年11月8日下午3时永远离开了我们,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全体同仁深感悲痛和惋惜。 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的领头人,李家林同志的逝世是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工作的重大损失。家林同志的离去更使我们痛失了一位好领导、好伙伴、好兄长、好朋友。 家林同志自1993年起就开始参与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由于家林同志非常热爱学会工作,在工作中体现出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创新能力,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因而受到学会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好评,1993年家林同志荣获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奖。从2000年起,家林同志被学会委以重任,担任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并连任至今。 家林同志担任青委会主任10年来,在学会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团结带领青委会成员先后策划组织承办了9届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及优秀论文的评审、9期全国科技期刊编辑手段现代化研修班、2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奖的评审、2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以及部分专题交流会等学术交流、评审与培训工作,同时经常组织在京及周边地区部分青委会委员进行交流与工作研讨。特别是每年一届的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由于主题紧密结合热点方向,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因而得到了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广泛响应,使得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成为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界的盛会,更成为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了解国内外科技期刊发展动态和国家有关政策、探讨科技期刊发展思路、交流办刊经验,广交朋友、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促进的良好平台。通过以“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为代表的各项学术交流与培训活动,以及青年工作委员会这一人才选拔和培养的平台,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编辑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中国科技期刊事业的中坚力量。家林同志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科技期刊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对于青委会的工作,家林同志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在工作中表现出了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表现出了无私奉献和忘我工作的精神。2007年和2009年两次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家林都因病而无法到会,但为了每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在筹备期间家林同志身患疾病仍坚持工作,在住院期间,还多次召集筹备组的同志们在医院讨论工作。家林的行动深深感染着每一位青委会的成员,激励着大家尽最大努力做好大会的各项准备工作。 家林同志为人热情、善良、包容、正直,谦虚谨慎、乐于助人,善于吸纳各种不同意见,善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他的领导和影响下,青委会成为一个团结向上、朝气蓬勃、具有战斗力的集体,青委会的工作也多次受到学会领导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家林走了,家林以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家林留给我们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家林精神”更是激励我们不断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在这里与家林惜别,心中充满着对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的敬意以及我们一起度过的难忘岁月的回忆。 我们怀念家林,更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和发扬家林精神,团结带领全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把我国的科技期刊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家林。 家林,我们的好领导、好伙伴、好兄长、好朋友,安息吧。 家林,您未竟的事业我们会全力以赴去完成,放心吧。 家林,我们永远怀念您!  相似文献   

2.
2022年9月14日,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中心组织、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等单位支持的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沙龙“青年编辑职业规划和职业愿景——我的未来我思量”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沙龙采用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形式,分为特邀主题报告和“青年说,大家谈”两个环节,吸引了包括历届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大赛获奖选手在内的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期刊编辑参加。参会代表围绕科技期刊青年编辑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境积极互动交流、探索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暖通空调杂志社协办的“第七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经营与发展论坛”于2007年10月26~29日在杭州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160余位代表参加。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共收到论文八十余篇。这些论文反映了近年来研究工作的进展,展示了青年编辑的业绩成果。在会上安排大会报告的有:杜大力“科技期刊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王亨君“从SCI申报过程谈科技期刊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游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主办、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陕西省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和国外电子元器件杂志社协办的"第八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论坛"于2008年9月22~27日在西安召开.  相似文献   

5.
贺信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值此研究会第17次学术研讨会——“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现状及对策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我谨代表河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向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向支持和关心河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的各位领导、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为科技期刊界提供了两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一是创办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以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实用性强而被赞誉;二是每年举办学术研讨会,以层次高、内容前沿、收益大而受青睐。这两个平台,不仅推动了中国科学院系统  相似文献   

6.
守望田园     
每当田园漫步时,满目翠绿,他的思绪又一次回到了十二年前。那时,他奉命离开西安石油学院.当院长办公室主任前来问他:“林院长.您即将离开西安.其他领导想送您一件纪念品,想知道您最喜欢什么?”他沉思片刻.说:“谢谢各位领导的好意。我只想让魏老师帮我写个横幅.只写两个字‘归田’”。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6月16~17日,期刊中心主任田水承一行3人赴湖北恩施参加第三届中国煤炭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研讨会暨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2017年工作年会。会上,中国煤炭学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许升阳介绍了2015年专委会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及今后的重点工作;中国煤炭学会学术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创新》2014,(3):127-127
1.每次考试前,我都对自己说:“开启学霸模式!”可总有一种声音说:“您的配置过低,该软件不能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
王芝银教授现为建筑工程系主任、国际计算力学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及岩土数值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客座教授;1997年首批入选陕西省跨世纪“三五人才”。  相似文献   

10.
来信选登     
来信选登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是我们编辑部多年来一直订阅的两份期刊之一,是我们编辑部成员每期必读的期刊,我本人既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读者,也在这本期刊上发表过文章,我认为该刊对我从事编辑工作、拓展编辑业务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她为我提供了编辑业务知识,是她提供了我发表有关编辑出版方面观点的场所,是她使我得到了国内外编辑出版业的活动信息,也是她使我的工作得到社会和单位的承认,总之,这份刊物对我们作编辑工作的既有益又重要。   建议:①希望贵刊继续发扬文章发表周期短、只重文章水平和创新点而不论作者资历、多刊登编辑业务的理论和实践探讨而少刊出与编辑相关的宏观文章的优点(以上三点是我认为贵刊区别于《编辑学报》的最明显的优点),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我们编辑工作者永远信赖和需要的朋友。②多刊出一些与编辑相关的会议、书籍、人物等动态信息。 《中国农业科学》编辑部 常春 2000-09-28 100081 北京海淀区白石桥路30号   编辑老师:   我是贵刊最忠实的读者,每期必读。我体会到贵刊的创新性、综合性、实用性最为明显。作者介绍了大量的办刊实践经验,对我的实际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使我在编辑这个行当里很快成长并成熟起来。希望贵刊进一步增加版面,以进一步扩大信息量,更好地树立贵刊在同行中的权威。如经费上有困难,可考虑提高版面费,做到经费由作者来承担,我想这应是可行的。祝贵刊越办越兴旺发达。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编辑部 黄劲松 2000-09-24 410083 湖南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内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去年我首次向贵刊投寄一篇文章,不久就收到了您们的复函,对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使文章质量明显提高,最终在贵刊上发表。我不仅有幸成为贵刊的作者之一,同时也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近年来,通过阅读贵刊,启迪了我们的办刊思路,改进了我刊的不足之处,提高了我的编辑业务素质,贵刊不愧为广大科技期刊编辑的良师益友。 《中国果树》编辑部 翁维义 2000-09-24 125100 辽宁省兴城市温泉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尊敬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先生们:   你们好!感谢你们为拙文的发表而付出的艰辛劳动。   因稿件关系与贵编辑部联系过几次,深深地为你们认真而严谨的工作态度而感动,也使我这个“后辈”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许多为编辑者之道。谢谢!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 张冰 2000-11-03 510275 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收到贵刊对拙文的评审和修改意见,深感不仅贵刊是广大科技期刊编辑学习和成长的良师益友,而且贵刊的编辑同仁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编辑工作做得非常认真、细致,不仅提出了中肯详实的修改意见,而且还在文中做了详细的批示。在此,请让我对贵刊全体同志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诚挚的谢意!   祝贵刊越办越好。 《渝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杨祖彬 2001-03-22 630033 重庆市沙坪坝区先锋街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贵刊创办以来已近11年。   11年来的实践证明:贵刊是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我是一位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者,从贵刊创办的第一天起,就作为贵刊的热心读者自费订阅贵刊至今11年从未间断过,并且仔细阅读每一篇文章,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贵刊所设的每一个栏目和所刊登的每一篇文章都非常切合实际,是编辑工作者最关心、最需要、最实际的内容。即使“动态与简讯”也不例外。1999年,我正是从贵刊的一条信息中获得了参加南京国际会议的机会。   11年来,我从贵刊懂得了“办刊之道”,如何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如何进行“管理与改革”,如何开展“新技术应用”与实现“现代化”,如何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等等,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示。不仅如此,贵刊编辑部的各位老师在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始终以满腔热情、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对待每一篇来稿,这也成为编辑界的楷模。正因为贵刊有一支强有力的编辑队伍,使贵刊成为中国的核心期刊,成为编辑界的权威刊物。衷心祝愿《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越办越好。 《生命科学研究》编辑部 陈冠初 2001-01-28 410081 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内   编辑同志:   我的拙作得以在贵刊发表,完全归功于您严谨的审稿态度。在来稿多得数不胜数的情况下,您却能给每位作者提出详尽的修改意见,而且不厌其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极少有的。您的精神很值得我学习,也值得同行学习。   说到版面费,贵刊的标准是最低的;收取版面费后,还给作者稿酬,实际还不够邮资费。很多期刊按篇收取版面费,一般在200~300元之间,但不付稿酬。贵刊是著名的核心期刊,应提高收费标准,可象《情报学报》那样,不付稿酬是一个标准,付稿酬又是一个标准。。后者主要是针对一些作者单位可以报销版面费而定的。   我的拙作发表后,请不要寄稿费。我还打算把发表在贵刊上的论文所得奖金(我校规定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每篇可得奖金200元)捐赠给贵刊,也支持贵刊的发展。   祝贵刊越办越好! 湛江海洋大学图书馆 蒋鸿标 2000-12-08 524088 广东湛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贵刊刊载的论文量大面广,内容极为丰富,观点新颖,实用性强,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研究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较高,具有较高的含金量和权威性,编辑质量和印刷质量也较高,在我们广大科技期刊编辑中享有较高声誉。   多年来,贵刊就一直是我学习、借鉴、保存的主要精品期刊,因此平时注意经常性地反复研读 ,不断吸取其中蕴涵着的成功经验和有益探索,较好地了解了我国科技期刊现状、面临的问题和一些发展思路,有效地提高了对科技期刊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的改革问题,期刊质量和经营管理的科学保证及相互关系问题,以及科技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最优化问题等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并通过实践摸索,有效地提高了我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和效益在同步提升。如:①1999年我刊《湖南交通科技》荣获“湖南省一级期刊”,同时两个效益也在同步上升;②个人撰写了多篇编辑专业论文,其中一篇获省科技期刊学会一等奖,并收入省新闻出版局编辑出版公开发行的《走向新世纪》一书,其中有2篇已在贵刊发表等,对我今年申报副编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③在全面履行期刊室主任职责中胸有成竹,得心应手。这其中都凝聚了贵刊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悉心指导。   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已成为我们广大科技期刊编辑不断加强学习的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成为不断提高编辑综合素质的“人才培训基地”,成为不断促进科技期刊工作发展的“助推器”。在此,我对贵刊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祝贵刊越办越好! 《湖南交通科技》编辑部 陈菁 2000-10-07 410015 长沙市芙蓉南路147号   编辑老师:   获悉贵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确认为“信息与知识传播”类核心期刊,这是贵刊的喜事,也是我们广大读者、作者的喜事。预祝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楼。 《暨南大学学报》编辑部 李弘 2000-12-07 510632 广州石牌暨南大学  相似文献   

11.
《学会》2003,(2)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科技出版事业的发展、培养国际型科技期刊编辑、促进国内科技编辑出版界的改革创新 ,国际科学编辑联合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交流中心联合于 2 0 0 2年 8月 2 8- 30日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国际科学编辑讲座研讨班”。国际科学编辑联合会主席、副主席、美国医学杂志主编、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生物系科技文献数据负责人、SIS驻中国办事处有关负责人、中国科协、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等有关专家作了专题报告。专题研讨涉及 :科学编辑与国际科技信息交流 ,科技…  相似文献   

12.
1000多家成功案例与您分享:加盟商个个都十分感慨地说:“金奖品质,致富法宝,这回总算找到了一条实实在在的生财门道!”  相似文献   

13.
《知识窗》2009,(4)
《知识窗》各位编辑:你们辛苦了!为什么说辛苦而不是问好,因为我捧着新年第一期的《知识窗》时感到这本杂志太“沉”了!它的每篇文章都是那样深刻、智慧,每页版式都新颖、独特。看完之后又让我禁不住品味、再回味……  相似文献   

14.
2022年6月16—19日,《协和医学杂志》成功举办了“学术期刊新媒体视频内容传播经验分享及平台运营能力提升公益线上微课”活动。此次活动是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的支持下,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及重庆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新媒体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与组织的。  相似文献   

15.
这天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一位妈妈打来的电话:“我听过您的家庭教育讲座,对不起,很冒昧地给您打电话。我女儿这几天又不上学了,她说她恨她爸爸,说只要我跟她爸离婚,她就好好上学;否则,她就不念了,要离家出走。您说我该怎么办啊?”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8月15~18日,期刊中心主任田水承教授一行5人在西安参加了由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主办的"2017年科技期刊创新与区域发展研讨会暨第9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司原副司长张泽青对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对学术期刊产生的影响作了重要说明;学会原副理事长、地方工作委员会主任王亨君阐述了科技期刊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对科技期刊的发展作了展望;学会副理事长、超星集团副总裁汪新红就媒体融合下  相似文献   

17.
来信选登     
尊敬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各位编辑老师:您好!又一次看到您秀丽的蓝色笔迹,无比激动!作为一名著名期刊的审稿专家,即使对我们这种边疆期刊的作者,您也始终悉心审定,亦如去年我的稿件,您又提出了满满一张纸的中肯修改意见。通过您给出的这2次修改意见,让我在感受到您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的同时满怀感激之情!您辛苦了,谢谢您!稿  相似文献   

18.
<正>奇怪的语文课轻推眼镜,微微抬头,嘴角上扬的同时,我推开了教室的门。“小邦老师好!”这是迎客铃的声音。同学们见我进来,立刻拥了上来。“小邦老师,这节课不是语文课吗?您怎么把教室设置成厨艺课的场景了?”“小邦老师,您是要请我们吃午饭吧!”“我猜老师设错了场景!”……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战国时候政治家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小时候听人说,有一种两头蛇,谁遇见两头蛇就会死。有一天,他哭着回来,对他母亲说:“妈妈,我活不成了,不能给您养老了啊!”他妈妈问:“是怎么回事?”他说:“我真的看见两头蛇了。”他妈妈问:“两头蛇在哪里?”他说:“我想它是个害人的东西,让别人看见了也要死,我就用锄头把它打死,埋在土里了。”他妈妈高兴地说:“好,好!你不要怕,蛇没有咬你,怎么会死呢?再说,你除了一条害虫,做了件好事,不仅无祸,还会有福呢!”这世界上是不是真的有两头蛇呢?古代关…  相似文献   

20.
2022年7月4日,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主办、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天然药物》编辑部承办、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等单位支持的“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沙龙——新时代青年编辑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策略”在南京市中国药科大学学术交流中心成功召开。沙龙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中国药科大学学报》主编王广基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副校长郝海平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