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藤野先生》一文写的是不是藤野先生,有人认为作者所写的不是藤野先生或者不完全是藤野先生。然《藤野先生》一文写的是藤野先生,这一观点是无可争辩的。  相似文献   

2.
懒先生赴宴     
勤先生要办一桌酒席,早早地把请帖送给了懒先生,并请他千万别迟到。懒先生收到请,乐了,因为酒席里肯定有许多好吃好喝的东西呀,懒先生满口答应。那一天.勤先生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大家都到齐了,连慢吞吞先生、迟到小姐都来了,但就是不见懒先生。  相似文献   

3.
互动     
《高中生》2012,(18):39
猜数Q先生跟 S 先生、P 先生一起做游戏。Q 先生用两张小纸片,在上面各写一个数。这两个数都是正整数,两个数的差是 1。Q 先生将一张纸片贴在 S 先生的额头上,将另一张纸片贴在 P先生的额头上。于是,S 先生和 P 先生只能看见对方额头上的数。Q 先生不断地问:"你们谁能猜到自己头上的数?"文筑宋颖莉  相似文献   

4.
与罗杨先生闲聊是一种享受,与罗杨先生聊书法更是一种学习。对说罗杨先生的书法过去有启功先生的东西,现在变化很大的评述,他说:我原来在国家文物局工作,最早跟一位老先生学隶书。后来国家文物局请启功先生来编《中国美术大全》,我在参加名  相似文献   

5.
人生路上,在诸多的老师中,鲁迅先生最为敬重的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的导师章太炎先生。鲁迅先生以温暖的情怀,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鲁迅先生眼里,寿先生方正、质朴、博学,教学极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鲁迅先生的父亲病重,服用的汤药里,需要一味三年以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曹禺先生珍藏一封信的事,信是黄永玉先生写的,用很难听的话抨击曹禺先生建国后的作品,语态激烈,近乎羞辱。但曹禺先生一直珍藏着这封信和这份羞辱。这件事中黄先生和曹先生的品格相映成辉,一个率直纯真,一个诚恳宽厚,让人爱戴,让人感动,也让人敬佩。于我而言,则又多了一种与曹禺先生的投契。投契之点在于:他珍藏的是羞辱,我珍藏的是轻视。  相似文献   

7.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梁实秋先生回忆自己在清华大学做学生时,听到的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文章不长,回忆了梁启超先生演讲的一系列片段。但是教学时不能浅尝辄止.因为这是一篇似浅实深的文章,有很强的张力,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梁启超先生的精神风貌。对于梁启超先生,作者最后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这句话是理解梁启超先生的一把钥匙.特别是“热心肠”一词,需要师生大费周折地挖掘、品味,而文章的魅力和张力就在此过程中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8.
<正>在一个偏远的城镇中,住着一位聪明先生和一位愚蠢先生。人们一遇到难题,就去找聪明先生,但聪明先生总说:“这么简单的小事不要来找我,我可是要做大事的人。”人们一听,便更加佩服他。某天,聪明先生偶然获得两颗种子。他灵机一动,望向隔壁愚蠢先生的家,心想:是时候让大家见识见识我的智慧了。于是,他去敲愚蠢先生的门。门很快被打开,愚蠢先生问道:“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吗?”聪明先生说:“我这儿有两颗种子,要不我们比比看,谁能把种子种得更好。”愚蠢先生支支吾吾不知如何拒绝,只好答应。  相似文献   

9.
公言 《成才之路》2011,(2):100-I0017
"先生"的称谓,大约已经使用了将近三千年。闲来翻阅古籍,得知关于"先生"最早的记载见诸于孔子的《论语》。"先生"一词,后来用法虽多有变化,但含义大都与年长、有识、有德、博学之人有关。君欲知道"先生"之本意及其演变,且听余作"先生"解,以飨诸位。一日年长者为先生。  相似文献   

10.
顾黄初先生是语文教育界的老前辈,在开拓语文教育研究领域,推动语文教育改革,发掘本民族语文教育遗产、发扬民族优良传统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颐先生是我社的老朋友,我辈青年,也曾蒙先生赐稿、赐教。谈笑之声犹在耳,先生却乘黄鹤去。突然得悉,顾黄初先生因病2009年3月9日于沪去世。现摘登顾先生的一篇旧文,管中一窥先生学术之貌,更表深深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1.
马二先生是《儒林外史》里的一位高人,他在当今有极大的标本意义。下面摘段原文,以备读者先生研读、玩味。一日,马二先生拜见蘧公孙,两人在聊天时,马二先生讲了一番举业高论。《儒林外史》里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我们谨以此文纪念陶行知先生,同时,以督促自己不断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认真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为播种人生理想的语文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心,献自己的一份力。  相似文献   

13.
说书     
以前,说书先生愿意到村里来。他们是穿长衫的。说书先生用自己的声音表演着一个个故事,把台下的听众带进前尘往事,在别人的悲欢离合里体会着各自的人生。村民找来四只"稻桶",口朝下,拼成一个简易的台子,上面放一张桌。这是说书先生的舞台。说书先生的行头也简单,一把扇子、一块醒木,再加一块手帕。说书先生一脚站到竹椅上,再抬起一脚,站到了台子中间的桌前。这个动作是敏捷的。虽然旁边有人叉着手,想去扶他,但说书先生手一摆,脚一踩,身子早  相似文献   

14.
正宇宙中有一位顶级的整容师。他最近开了一家整容店,天天都挤满了顾客,连地球先生也慕名而来。这一天,地球先生早早地来到整容店,没想到已经有人在排队等候了。他望了望前面的两个人,一个是"凸头",一个是"肿背"。这时,"肿背先生"转过头来,他目瞪口呆地望着地球先生,好似在看怪物一般。地球先生被他看得很不好意思,  相似文献   

15.
近日参加一个年轻作家的作品研讨会,有幸再一次聆听了著名儿童文学诗人金波先生的教诲。其实,见金波先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正如先生自己所说“自己是儿童文学的水泡大的”,先生对于儿童心理世界的观察总是那么老到、细致,于我们这些后生,每一次和先生见面都会受益匪浅。先生  相似文献   

16.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后期的一篇著名杂文,文章举重若轻,嬉笑怒骂,亦庄亦谐,充分展示了鲁迅先生高超的幽默艺术。下面结合《拿来主义》一文略谈鲁迅先生的幽默技巧。  相似文献   

17.
在文章中有意识、高频率地使用某一词语,形成一条鲜明的词语线,以突出作者的某种意念的修辞方式叫频词。一、频词的主要类型主语频词。例:丁老先生不知道怎么知道少荆做了次长。丁老先生突然知道未来的女婿是大汉奸。丁老先生大发雷霆。丁老先生差一点气死过去。丁老先生把明轩臭骂了一通。丁老先生想勒死婉。丁老先生看  相似文献   

18.
先生先生     
清代有一副很有趣的对联:“书生书生问先生,先生先生”;步快步快追马快,马快马快。这是一副极其巧妙的复字联。它的意思是:有位书生,所读过的书现在重读又觉得陌生,于是去问先生,谁知先生早  相似文献   

19.
李丹崖 《家教世界》2008,(11):40-41
丘利纳先生向来是个讨厌音乐家的人。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那时候的丘利纳先生还是一位司机,为了生计,他只得每天驾驶着一辆轻卡穿梭在澳大利亚各地,然后把挣来的钱交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花销。随着丘利纳先生驾驶技术的日益精湛,老板给他涨了薪水,丘利纳先生一家的生活也逐渐富  相似文献   

20.
顿读妙诗传说,明太祖朱元璋聘了一位先生教儿子读书。太子贪玩,不好好学,又经常无理取闹。先生也不客气,跟私塾先生一样体罚太子。朱元璋知道后,不分青红皂白,将先生打入牢狱。后经皇后开导,朱元璋叫儿子向先生赔礼,又起用了先生。对此,先生写了一首诗,感谢皇恩。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