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语源学角度出发,探求回族经堂语词汇系统的构成,对构成回族经堂语的词的概念义和色彩义范畴进行了分析,就经堂语词汇在汉语史和汉语系统中的意义和作用也进行了扼要阐述.  相似文献   

2.
回族经堂教育由明末伊斯兰学者胡登洲创办,是延续数百年而不衰的一种宗教教育方式。经堂教育在清代步入繁盛,形成了不同的流派。经堂教育中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即经堂语。经堂语作为一种教学用语,是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将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的不同词汇或短语交互组合成句的独特汉语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3.
郭在贻先生《训诂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5)认为在理解古代作品中的词语时须树立历史的观点,他指出:“语言中的词汇和词义都处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因此,训诂学不能满足于对词汇和词义作静态的、共时的描写,还要对词汇和词义进行动态的、历时的考辨和分析……由于缺乏历史观点,许多注解家往往用词的今义去代替词的古义,以致误解了原。”语教材的编在注解言词语时大体上秉承了历史的观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归真要道》是明末清初伍遵契对波斯文《米尔撒德》(Mirsad)的汉语译本,全书用经堂语直译,口语化强,代表明末清初经堂语的实际面貌。《归真要道》比拟式形式比同时期汉文文献简单,仅有D+X+Z及D+X两种,比拟助词及像义动词与比拟式的历时发展基本一致,同时,其比拟式受南京方言影响大,几乎不受外族语干扰。  相似文献   

5.
《归真要道》是明末清初伍遵契对波斯文《米尔撒德》(Mirsad)的汉语译本,全书用经堂语直译,口语化强,代表明末清初经堂语的实际面貌。《归真要道》比拟式形式比同时期汉文文献简单,仅有D+X+Z及D+X两种,比拟助词及像义动词与比拟式的历时发展基本一致,同时,其比拟式受南京方言影响大,几乎不受外族语干扰。  相似文献   

6.
郭在贻先生《训诂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认为在理解古代作品中的词语时须树立历史的观点,他指出:“语言中的词汇和词义都处在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因此,训诂学不能满足于对词汇和词义作静态的、共时的描写,还要对词汇和词义进行动态的、历时的考辨和分析……由于缺乏历史观点,许多注解家往往用词的今义去代替词的古义,以致误解了原。”语教材的编在注解言词语时大体上秉承了历史的观点,但仍有少数注释存在以今律古的问题。下面就《愚公移山》中一处注释提出笔的看法.以待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7.
重点介绍了回族经堂教育、经堂用语及国内第一部经堂语翻译的《古兰经》.  相似文献   

8.
预设触发语是句子中与预设义有语义联系的词语,通过触发语的词义,我们可以作常识性推理或者回溯推理,推导出句子的预设义。英、汉语中均有词汇作为预设触发语项,本文对英、汉语中词汇预设触发语的不同类型进行详尽描写,对比研究其异同,找出其语义特征,并能够依据这套特殊规则推理出它所引发的预设义。  相似文献   

9.
词汇衔接是语篇衔接中的重要衔接手段,是篇章连贯的基础。词汇在语篇中形式上的衔接隐含着说话者的交际意图,具有丰富的表意功能。本文在综合各种词汇衔接分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同义、近义、反义、上下义和搭配等词汇衔接方式在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语篇中的表意功能,旨在帮助广大英语学习者在阅读实践中快速理解语篇。  相似文献   

10.
词汇衔接是语篇衔接中一个重要衔接手段.词汇衔接主要通过词汇的四种复现关系:原词复现,同义词和近义词复现,上下义词复现和反义词复现.对词汇衔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对语篇的分析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把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回族语言的简介、经堂语的起源以及西宁回族的经堂语教育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阐述。从而更加说明了经堂语对中国伊斯兰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已成为了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中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郭常红  汪淼 《考试周刊》2008,(21):62-63
本文以特里尔的聚合语义场、波尔齐希的组合语义场为主要理论依据.分析语义场中的词义聚合关系、词义组合关系在二语词汇习得中所起的促进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语义场理论有助于形成二语词汇习得中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语义网络.对二语词汇的"深度"和"宽度"习得能够产生双层促进.  相似文献   

13.
外语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普遍认为是词汇问题,英汉语词汇在音、形、义三要素上存在较大差异.和音、形比较而言,最难掌握部分是词汇的意义,尤其是和汉语词汇不能全部翻译对等的部分.这些通常和目的语的背景文化有着很深的联系,往往反映着目的语的民族色彩、历史进程、地理环境.因此,在词汇习得过程中应该注意词汇的文化性.  相似文献   

14.
重复、同义/反义、上下义、搭配等多种不同的词汇衔接是英语语篇构建的重要模式和手段,对篇章的连贯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词汇衔接有助于解读文本深层次的信息,具有重要的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5.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根基,只有学好词汇,才能攻克英语学习的壁垒。但词汇的学习不是孤立的,应将其融入语篇中,这样才更突显其价值。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将词汇放在完整的语篇中进行教学,借助故事与情境、体验与实践等策略,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音、形、义,从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回族经堂语是回族经堂教育中使用的一种语言,包括阿拉伯语、波斯语音译词,意译词,赋予宗教含义的汉语词,自创词等几类。回族经堂语主要有摹声法、双音法、改造法、引申法、说明法等几种造词方法。  相似文献   

17.
衔接是语篇连贯的重要内容,连贯的构建离不开衔接机制。在所有衔接机制中,词汇衔接是衔接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形式。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大体相同,两者又有差异,在词汇重复上尤为明显。英语语篇中不会过分地使用某一词汇,较多地使用同义词、近义词等其它衔接手段。汉语中倾向使用重复手段,特别是原词重复。英语语篇中上下义词汇项经常出现在同义语篇中,形成连贯的衔接。它们各自的类属关系,表明各自的层次和语义;汉语由于其衔接的内隐性特点,这种上下义词汇衔接关系不如英语明显。正确认识英汉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语篇的衔接是存在于语篇的语义关系。本文着重谈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异同,对英汉语篇中重复、同义或近义、上下义等词汇的衔接等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别从词汇文化义、言语礼节习惯、非语言行为等三方面来分析中西交际的文化障碍,并从联想义、比喻、典故、委婉语等四个方面着重说明词汇文化义障碍.英语教学中导入西方文化内容应注意把理解放在首位、初级阶段可容许某种程度的"误用"、文化内容讲授应"点到为止".  相似文献   

20.
回族经堂语中存在一些词语,这些词语与共同语词形相同而意义有别,将这部分词语的词义阐发出来,有利于词典的编纂与回族经堂语典籍的研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