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服装表演既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又是当下越来越流行的一种商业专用宣传手段.更是一种传播文化价值的渠道。随着当今时代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服装表演更趋于时装产业的产物,并使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全新的物质与精神体验。服装表演在发展历程中,越来越趋向于形成独特的创意。独具匠心的风格,多样的场合,应用的多方面,其对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服装表演至今仍然是一种潮流的象征,被人们广泛认可并追逐。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高校服装表演专业教育教学资源现状的调研,是基于广东省高校服装表演专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研究,在高校审美教育、人文素养提升、时尚传播与推广的教学目的下,首先要摸清高校联盟之间的差异与共同化特征,在一带一路思想指导下,如何将校校课程联盟、校企合作分别在科研教学、社会效益等角度进行联合,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全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模特职业是在我们国家比较新兴的一个职业,被众多的时尚人物所追捧的一个新职业,既然喜爱的人多了,其教育学院也跟雨后春笋一样的冒了出来,但是其教育水平层次不齐,所以笔者发觉了新的教育模式,那就是A型教育的新模式,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描写对于我们高校模特服装表演的A型教育的新模式,对于学生或者教育从事者来说都有着不错的指导作用,A型教育模式是我们国家对于服装表演行业最新兴起的一个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服装表演已不仅仅是纯粹的商业行为,也不再仅仅是承载销量的任务,而是逐渐与服饰配件结合起来,成为服饰文化展示及服饰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服饰配件对服装表演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服饰配件的发展和对服装表演的重要意义方面来研究探讨,以达到完善服装搭配并提升生活品味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每年服装专业的毕业生都要进行设计作品汇演.作为指导教师,既是作品的指导者,也是走秀的策划者和编导。论文中,笔者着重论述如何策划在校学生的服装表演.分解学生服装表演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6.
服装表演艺术在社会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已然不单纯只是一种商业表演了,更是将多种艺术文化于一体相融合,使得服装表演艺术成为具有全面性、创新性的的表演艺术学科。当今社会服装表演艺术蓬勃发展,他并不仅仅体现了较高的艺术表现价值观,又有着自己独特的学术价值,是时装、传媒之间不可或缺的必要纽带。如此看来,服装表演艺术既是一种传播大众文化的新方式,有能把人们对服装审美和市场运作集为一体,是传播理念文化的综合体。本文通过浅谈服装表演艺术的演变,并针对现今服装表演艺术现状,从而来探讨服装表演艺术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夏文 《现代教育》2012,(8):18-19
服装表演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和现代商业手段发展迅速,备受关注。服装表演专业的教育是影响服装表演质量和模特后期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现状及问题,借鉴济南艺术学校开办服装表演专业的思考与实践经验,提出了整合校内艺术教育资源、联合专业模特公司、聚合社会有效需求等对策建议,为我国服装表演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舞蹈教学是高校服装表演专业中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舞蹈教学不仅是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服装表演学生的形体美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对其表演服装的完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各种运动会和大型活动,通常都有团体操表演,为达到好的表演效果,服装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有助于突出主题、烘托气氛。笔者通过十几年的创编和练习团体操的经历,摸索出一套团体操表演中如何选则服装的方法,以及在教学训练中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服装表演与造型设计问题,介绍了造型设计对服装表演的作用,造型设计是服装表演的灵魂,一场优秀的服装表演,需要优秀的造型设计,通过造型设计,使服装设计和模特设计在艺术上得到升华,在服装表演舞台的艺术上得到成功。本文探讨了造型设计与模特表演中造型艺术的不同表演方式,造型设计与静态服装表演和造型设计与动态服装表演,从服装表演中的服装设计和模特设计两个方面出发,分析造型设计在服装表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政治传播可以定义为,一定的政治传播主体(民众、政治家、政府或政治组织)运用有意义的符号,通过大众媒介与政治传播的对象之间进行的政治信息的传递、接受、反馈的行为和过程。在政治传播过程中有三个主要因素,即政府(政治家、政治组织等)、媒体、公众。从媒体与受众、政府的不同关系,以及媒介自身的性质(其资金是否来自商业机构)三个方面分析,政治传播的模式可分为自由主义模式、社会责任模式和社会主义模式三种。科学分析和比较三种模式的特点,对于中国政治传播改革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服装原型的理解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从事服装平面结构制图与样板的教学工作中,制图的方法多采用日本的“化式原型”,不同的服种、性别、年龄所使用的原型也各不相同,在日本化原型中,由于女装原型的结构变化复杂,易于表现化原型的应用原理,因此,仅以女子原型为例,阐述其原型的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传播开创了人类认知世界、表达心性的新方式,催生了新的语言模式.传统媒体和网络传媒等多种类别传播媒介的叠合接力是网络流行语体得以诞生、传播的重要原因.网络传播和人际传播共同促成了这些新型网络语体的流行.网络流行语体的主要使用者是青年人,网络流行语体不仅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时尚,更彰显了在这一时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青年人的精神特质.网络流行语体的产生既与大众的从众心理有关,也体现了公民积极表达意愿、介入社会、追求民主权利的自觉.但网络流行语体除了积极的意义外,也不乏令人担忧的缺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国教育政策传播模式变化进行了考查.在内部传播系统、通过媒体中介的传播和与公众的直接传播中,教育政策传播模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由直线模式转向波形模式,由政策宣传模式转向新闻发布模式,由窗口模式转向压力模式,逐步从原来占主导的单向传播转变为相互作用的双向传播.传播框架和逻辑正在发生着由"控制和宣传"向"协商和互动"的清晰转型.  相似文献   

15.
分析网络传播把关人的相关理论模式,提出了网络传播把关人的合力模式,并对网络把关原则以及网络把关人的媒介素养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6.
“二级传播”在大众传播媒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新的传播条件下,尤其是网络传播迅速发展之后,传统的“二级传播”的作用也发生了一些改变。由于网络媒介的特性,网络传播模糊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界限,传播的主权不再被大众传播媒体垄断,网络传播的主体呈现出个人化、多元化的特征。因此,“二级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的角色及其在营造公众舆论中所发挥的影响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晚清《申报》刊载大量花谱题赠及文人题妓诗词的特点和原因。认为当时品题青楼的诗词借助《申报》广为流传,经文士相互唱和,形成青楼品题风尚,表现了当时上海的冶游之盛。品题青楼不仅是文人风流才情的表现,也使他们利用上海新兴媒介结成文化交游群体,从而营造出具有申江特色的文人生存情态。于《申报》上品题青楼是晚清上海洋场才子的一种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8.
Synchronous audiographic conferencing (SAC) refers to a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ies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using multiple media and modes. With an increasing institutional uptake of SAC, users requir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interrelations of multiple media in learning scenarios in order to support pedagogic-driven planning and effective use of the tool.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 that explores the pedagogic strategies used to underpin practical uses of SAC for the benefit of learners especially in non-standard contexts such as distance education. The paper reports on approaches from practitioner-oriented perspectives as well as approaches based on educational theory, notably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model, task design and multimodal models of cognition, meaning and interaction.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se models were extracted to provide both a synthesis for future work on dedicated pedagogic models for SAC and a resource for practitioners wanting to link SAC with educational theory.  相似文献   

19.
赵莉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6):142-143
在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媒成为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探讨大众传媒影响民俗的原因,并通过具体分析媒体新闻报道中的民俗传播,指出大众传媒影响民俗的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传播改变了传统传播观念中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使传播主体发生了变化.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在网上,受众不再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端,而是可以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的内容.本文将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来探讨进入新世纪后互联网受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