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各种考试中,我们常常看到在命题的习作下附有一段提示性的话,这样的习作叫提示式命题习作。比如:老师教我提示:在我们的小学时代,有许多老师教过我们,课上课下,他们教会我们怎样学习,如何生活,或教你习作,或教你解题,或教你唱歌、画画,或教你踢球、游戏……请选取一位老师在某一方面教你的经过,再在题目的横线上填进要记的事,具体地、有条理地写出来(如老师在什么情况下、什么环境中教你干什么,是怎样教的和你学的结果、感受等)。记事要完整,叙述要清楚。文中老师一律称“×老师”,不得出现老师的真实姓名和学校的真实名称。大家知道正因…  相似文献   

2.
这次作文的要求是:请同学们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习作。看到这次作文的要求,首先请你不要慌,生活中很多时候,你都可能会有话想对别人说,这不机会来了。拿起笔之前,还是请你仔细想一想,对谁说?说什么?如果最近你和好朋友闹了矛盾,不好意思当面解释,没关系,拿起笔来,把心里最想说的话告诉他(她);如果你对老师、学校的某些做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倒数概念时 ,教者板书 :13 ×()= 38×()= 72×()=0.6×()=4×()=1谁能很快地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在学生犹豫不决时 ,教者自信地说 :“这很简单”边说边填上答案 ,接着让学生当检验员 ,验证一下 ,式子里每一步的积是否相等。验证无误后 ,学生感到好奇 ,教室里鸦雀无声 ,为什么老师填得既快又正确呢?两个学生跑到讲台前说 :“老师 ,你是课前准备好答案的。”“无论你们把式子中的数怎样改变或换成其它(0除外)的小数、分数、整数 ,你报完 ,老师能随时填上 ,不信你们试一试?”同学们议论纷纷 ,跃跃欲…  相似文献   

4.
不少学生的作文里,写一个人的直接语言时,不管什么情况,总是在“×××说”的后面用冒号,这说明这些学生对引用对话怎么使用标点还不懂。我在讲读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后,请同学们边看课文,边用笔画出写“×××说”的句子,再看一看“说”的后面的标点。等同学们看完、画好以后,我问:“‘×××说’的后面,是不是全用的冒号?”一个学生回答说:“‘×××说’的后面,不全用冒号。”从他说话的神情,看出他的惊异,这说明他在阅读课文时,注意到了课文中的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有幸听了宜昌市献福路小学袁选萍老师执教的习作指导观摩课《××,我想对你说》(第十一册第六单元习作训练)。当时,笔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节课,执教者较好地把握了《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一切从有利于学生乐于动笔、乐于表达出发,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给人留下极其深刻印象,至今历历在目。 回顾整堂课,教师自始自终贯穿一个“情”字。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过程中 ,绝大多数老师都习惯于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用“×”来表示学生所做的题目有错。查阅有关资料 ,“×”号是“此路不通”之意。学生作业中出现了“×” ,通常如下几种原因 :确实不会做 ;粗心大意造成 ;不解题意所致 ;还有的是老师不负责任信手打错的。老师批改作业完毕 ,学生拿到作业本 ,看到“ ”号感觉还不错 ,看到“×”号就直撅嘴。极少数差生作业中布满了“×” ,处处是“此路不通”的标记 ,学生可能确实会感到无路可走。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 ,我觉得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可改“×”为“ ?”。这样做的好处有二 :一、可以有效地防…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一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在复习课中出了一道复习题让学生练习 :张华去商店买文具 ,把所带的钱如果全部买钢笔可以买12支 ,如果全部买毛笔 ,可以买15支。现在她先买了4支钢笔 ,剩下的钱还能买多少支毛笔?题目出示后 ,顿时 ,学生们纷纷举手列式解答 :(1 -112×4)÷ 115= 23÷ 115=10(支)师 :请同学们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想的。一生 :我把张华钱的总数看成单位“1” ,先求买钢笔后剩下多少钱 :(1 -112×4)= 23,再求出剩下的钱还能买多少毛笔 :23÷ 115=10(支)。这时 ,还有许多学生举着高高的小手想告诉老师 :“我还有另外的解法!”但这位老…  相似文献   

8.
课始,老师说明:“我们做个游戏,请根据老师拍手的次数,讲出拍手的规律。”于是就按照“×、××、×、××”的规律拍手,问:“谁能说出这一拍手规律?”(1、2、1、2地拍)老师徽笑点头。“如果按照这一规律一直拍下去,谁能用数字表示出这一规律呢?”在老师的帮助下写出“1212……”然后按照“×、×××、×、×××”的规律拍手,让学生用数字表示成1313……继而说明:像1212……或1313……这样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现象就是循环现象。生活中经常出现循环现象,那计算中会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相似文献   

9.
题目:假如我是……导语: “假如”一词,具有宽广的想象空间,可以说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所以说,这个命题常作常新,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在以往的习作中,有的同学写“假如我是老师”,抒发自己的理想,写出成为老师后,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教材的推广使用,研究课已进入课堂。如何上好研究课呢?笔者认为必须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决定研究项目如何开展,让他们真正成为研究课的主人。1.作主选题。在调查报告这一研究性作文写作中,我们改革过去的写作模式,把命题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在暑假社会调查中收集了丰富的资料。教师只出了一个半命题作文:“保护×××”,同学们根据要求很快就把题目补充完整了,如“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保护人类的朋友”等。然而,有的同学仍觉得受题目的限制,提出“老师,我可以重新命题吗?”我们觉得这是发挥学生自…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老师习惯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用“×”来表示学生做的题目有错。“×”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查阅有关资料,据称“×”号是“此路不通”之意。学生作业中出现“×”,通常不外乎如下几种原因:或确实不会做;或粗心大意造成的;或不解题意所致;还有的就是老师不负责任信手打错的。老师批改作业完毕,学生拿到作业本时,看到“”号感觉还不错,看到“×”号就直撅嘴;极少数学困生作业中布满了“×”号,处处是“此路不通”的标记,其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我觉得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可改“×”…  相似文献   

12.
这是安庆专区实验小学六年级最近一次语文讲读教学的实况记录,教者是李让伯老师。这一课因为结合作文指导,共教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教师:“我们今天学习第十课。”学生迅速地打开课本,教师问:“这一课的题目是——?”学生轻声读出课题:“人民英雄纪念碑。”教师随声板书课题说:“对,没有谁把‘碑’念成‘牌’。”接着教师指着课本插图说:“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个什么样子,请同学们仔细地看看插图。看了整个图形以后,  相似文献   

13.
设计思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是“课标”对5~6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本学期,我校聘请了六位美国老师进行每周一次的英语教学。这既为学生近距离接触美国老师,提供了一个平台;又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一种资源。半学期下来,学生耳濡目染了美国老师的教学,切己体验,感同身受。感性素材的累积,使得“我眼中的美国老师”呼之欲出。导写过程一、“煽动”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聊一聊师:欢迎同学们,利用选修课的时间走进周五“聊天室”。今天的话题是——我眼里的美国老师。生:美国…  相似文献   

14.
开心泡泡     
1的100次方期末考试,有一道填空题是这样的:1的一百次方是多少。淘淘想起昨天老师教过3的2次方就是3×3,3的3次方就是3×3×3。于是淘淘信心十足地拿出一张纸,认认真真地乘起来,当他好不容易乘到第83次的时候,数学老师过来了,看到老师站在自己身后,淘淘算得更用心了,眼看就要大功告成,老师却快步走上讲台,说:“同学们,有一道题出错了,现在更正一下,那个1的100次方的填空题,现在请把它改为1的1000次方……”淘淘惊愕了,当即晕倒……历史故事小明老是缠着爸爸要他说历史故事。爸爸:“好!从前,有一只青蛙…”小明:“唉呀!人家要听历史故事啦”…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结尾 ,教者让学生写出与 13 相等的分数 ,能写几个就写几个。同学们都在抓紧时间不停地写 ,尽量多写一些。可是 ,有一个学生只写了一个与 13 相等的分数 ,就坐在那里得意洋洋地看着其他的同学。汇报评讲时 ,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写出的个数。那个同学说 :“我只写了一个。”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可他却说 :“我虽然只写一个 ,但却可以表示无数个。”同学们都不明白 ,也很好奇。教者让他说出写的是什么样的分数 ,他的答案是 :13 =1×a3×a。他解释说 :“三分之一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a,它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
出彩的课堂     
教学“圆环的面积”一课,我出示了一道题:一个环形铁片,外圆半径6分米,内圆半径5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题目出示后,学生们纷纷列式解答。一个学生报出答案:3.14×62-3.14×52=113.04-78.5=34.54(平方分米);又一个学生列出:3.14×(62-52)=3.14×(36-25)=34.54(平方分米)。忽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还有一种解法:3.14×(62-52)=3.14×11,不正等于3.14×(6+5)吗?”没想到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犹豫了片刻说:“这样计算可以吗?请同学们举几个例子验证一下。”学生们忙开了,有的在草稿纸上写着,有的围在一起讨论。一生:不行,比如:3.14…  相似文献   

17.
请同学们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习作。这次练笔,写的范围很广,可以对父母、老师、小伙伴、邻居阿姨说,也可以对校长、县长、市长说,还可以对素不相识的人说,甚至可以对动物、植物说。只要是你想对他(她)说的心里话就行。  相似文献   

18.
作业=快乐     
老师每次布置作业总会有人小声嘀咕:“真烦人,又要抄写,又要写作文!”“又要熬夜了……”同学们,我们能不能试着自己布置作业,过把当“小老师”的瘾呢?要使自己布置的作业受同学的欢迎,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趣味性重复抄写、机械模仿的作业会使人觉得索然无味,只要作业有趣味性,做起来就不觉得累。例如,一篇课文学完,可以设计“教××认字”、“咱们一起来写字”、“给××讲故事”等形式的练习,也可出些组字游戏、成语接龙等练习。如“同心协不从猿意到成功……”也可在学完一篇课文以后练习改写、续写、补写等。如学完古诗《赠汪…  相似文献   

19.
一段时间以来,听了一些新课程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耳边总能听到年轻老师们说出的一些同样内容的教学语,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些课堂“时髦语”有一些中看,却不中用。 “用自己的方式读读课文” 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谈谈你“喜欢用怎样的读书读课文呢”。几个学生站起来声音洪亮地说:“我喜欢和×××一起读书”“我喜欢和小组一起读”“可我喜欢自己读”……坐在下面听着,我心里却在问:这是读书方式吗?这不是合作方式吗?老师面带微笑地告诉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吧。同学们齐声读了起来。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是在演戏。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某校对外教学展示活动:教学内容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执教者是某校的骨干教师;时间是4月×日;地点为六年级某班教室;参加者皆为各中心校中高年级数学教师。)思考之一:教师是引路人还是主宰者?课是从老师的谈话开始的:“同学们,再过几天我们就要去春游了,同学们知道去哪里吗?”学生们一下子都把目光集中在老师身上,等待着老师的好消息。老师高兴地说:“这次去的是上海野生动物园。”接着出示一张上海地图,“老师从地图上查到了上海野生动物园在上海的浦东地区,你们高兴吗?”“高兴!”师生的配合比较默契,可我的心里有点空落落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