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5 毫秒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无论“学会”什么。最基本的落脚点还是“学会做人”,这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所谓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做人 ——学做文日月的现代人。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先教会学生做:人,再教会学生学知识。  相似文献   

2.
一、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教会学生做人李岚清指出 :素质教育要“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是对做人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 ,强化了做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这个战略性任务出发 ,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做人教育问题 ,必须教育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懂得做人之道 ,做社会主义社会公民之道 ,将来才能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好地服务。如果不把做人之道放在素质教育的首位 ,即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如果他…  相似文献   

3.
<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所追求的目标在于"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他强调说:"教育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要求学校和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于是很自然地想到了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用陶行知思想管理班集体的一点做法和体会。一、小事做起、注重榜样的激励力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巨大的。儿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榜样对学生来说,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孩子成人成才,首先要学会做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终极所指。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主张小学主要应让孩子学会做事,大学才重在让他们“明其理”。这种认识是有道理的,我们认为,让小学生学会做人就是以他们的社会生活、学习生活为主线,以社会公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榜样,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通过与学生生活密…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更是人文学科——历史教学的重要使命.那么,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做人,教育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要教学生学会做人丛淑华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如何教学生做人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一、素质教育为什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学生时期是一个人发育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教会他们求知,教会他们办事,教会他们健体,但往往容易...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观念的发展、变化,迫切要求素质教育工作的落实。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核心问题。然而当代学子究竟应具备哪些素质,应当怎样培养和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迫切需要设计一个既有目标方向、又有具体内容,既易于操作、又有个性的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培养方案。“九个一”就是这一方案的具体体现。 一、做一个好人 “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里面后三项甚至全部小项都可以概括为“做人”的范畴。陶行知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强调做人的重要性。所谓“做一…  相似文献   

8.
让学校成为探索求知的学园,必须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意义。教会学生做人.并使之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而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此,做人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道德素质.侧重将学生所学的道德准则落实、内化和贯穿到每日生活和学习之中,规范他们的思想和言行,引导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夯实做人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会做人是关键和核心。所以,孩子成人成才,首先要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最真体现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做文明人。教育从来就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教育实现对学生灵魂的牵引,道德观念的内化,使外在的规范变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才是教育的归宿。知识的缺少可以通过教育和学习来弥补,但道德的缺失却  相似文献   

11.
教育,即教书育人。一是教书,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二是育人,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书是手段,育人则是目标。早在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而我国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也重在关注学生的发展、创新、做人等方面的能力教育。  相似文献   

12.
人文教育,按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的话说就是教人“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按现在的教育理念则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它是具有高度个性和连续性教育的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这种教育,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启发、情操得到陶冶、品格得到升华,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要树立八个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树立素质德育观 ,切实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 ,已为全国人民所认同。高校德育也要树立素质德育观。素质德育观要求教育“应该成为开发和释放人的创造潜能的发动机”。素质德育观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素质德育观要解决的是道德素质问题。什么是道德素质呢 ?国际 2 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教育四大支柱的见解 ,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素质德育观的根本任务 ,就是教会学生认真求知、努力做事、友善相处、诚实做人 ,使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面…  相似文献   

14.
创造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能够用其创造性的劳动 ,为社会多做有益的事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在 2 1世纪的学习化社会中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这四点是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点。我们的创造教育显然也应该建立在这四个基点上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96年国际教育研讨会上提出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四大教育支柱。其核心就是学会做人。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 :“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目前许多孩子难与人相处、耐挫力差、自杀甚至杀人 ,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之一就是自身人格有缺陷。为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使学生能真正地学会在社会上做“人” ,在语文教学中可从如下几方面渗透进行———   1 融情入境 ,潜移默化。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语文教学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进入课文所创设的…  相似文献   

16.
一、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说到底就是:“教人成为社会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与道德的引路人、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引导学生真正学会做人。为此,必须在学生中开展“学美德、讲规范、守礼仪”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一、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说到底就是:“教人成为社会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与道德的引路人,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引导学生真正学会做人。为此,必须在学生中开展“学美德、讲规范、守礼仪”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美德是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根基。五千年文明史铸就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大到尊道贵德、律己修身、诚信守礼、精忠报国、天下为公;小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互爱兄弟同学、礼仪谦让以及礼貌待人等,都可成为自身修养、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教师通过教学和课内外实践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场所,利用课堂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明确提出,“先生不应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条主线,充分运用语文学科特有的作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情操和独立人格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辨是非善恶,懂得爱憎分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创新,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做一个具有国民精神和崇高人格的人,是教育亘古不变的宗旨。所以在新时期教育必须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如何做好国民。教师不仅应当教知识的责任,也应当教会学生做人,学生不仅要专心读书,也应当学习人生之道。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做人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时代意义,并提出具体的管理策略,希冀进一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有效拓展和延伸,切实使学生学会做人,提高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一、命题作文与素质 教育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 ,就是“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 ,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基础。”《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是对做人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 ,强化了做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这个战略性任务出发 ,学校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做人教育的问题 ,必须教育学生懂得做人之道 ,将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命题作文必须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命题作文表面看来似乎限制了体裁 ,发挥不了多少想象力 ,其实命题作文可以在弄清题眼与文体之后 ,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