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少同学都害怕写作文。为什么呢 ?主要是没有东西写。跟说话一样 ,没有话偏要你讲一番话 ,这不十分为难吗 ?对这种情况谁也会害怕。但是 ,反过来 ,如果你本来就有一番话想要说 ,这时刚好又有说话的机会 ,那么 ,无须别人叫你讲话你也会主动发言 ,否则 ,话憋在心里难受。写作文就是用书面语言说话 ,跟生活中讲话的道理完全一样 ,没有东西可写时要你写作文你会感到为难 ,痛苦 ,而一旦有东西可写了你写作文就会高兴 ,觉得写文章是一件快乐的事 ,即使老师没有布置作文你也会主动去写。如果达到这一步 ,我们的作文水平就会迅速得到提高。因为写作…  相似文献   

2.
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总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有时提起笔来也不知从何入手;还有的把作文看成是“硬任务”,强迫自己乱写几段来凑数。这都是平时没有注意积累材料的缘故。怎样积累材料呢?我们可以从《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见闻和自己的亲身感受,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身边可写的人和事可多呢!《鱼游到了纸上》的作者就是个有心人,他到玉泉观鱼,不仅看鱼,而且留心观察那里的人,他发现有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于是就多次跟踪观察,看他怎样看鱼,怎样画鱼。在观察中进一步发现他是个聋哑人,又采取…  相似文献   

3.
有不少的小学生写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即便勉强写下来,也是流水账似的平铺直叙或内容平淡、没有真实情感的胡编乱造。人常说:"说是写的基础。"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4.
怎样让学生写出有血有肉的充满感情的文章,用真情实意彰显文章之美呢?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我积累了一些经验。一、关注生活,定格真实画面农村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果觉得无事可写,那么便是没有关注生活。生活处处有语文,而我要说"生活处处能作文"。我们每个人的经历、家庭、生活的环境都各不相同,只要你留心生活,善于发现,你会觉得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比比皆是。你上学走过的路,你家门前的大山,你脚下流淌的小溪,你耳边回荡的鸟语,你留心过吗?这些真实的画面和场景,你如能细心观察,都  相似文献   

5.
面对习作,学生最苦恼的就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于是乎,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教师会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由此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活动一结束,教师往往就趁热打铁,布置学生把活动过程中的见闻、感受和体验写下来。可是之前在活动中玩得非常尽兴的孩子,一旦真的拿笔写作文时就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手,总觉得有很多东西要写,可又不知该如何去描写。  相似文献   

6.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写你的体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65分)(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不要忘了拟一个题目。(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会扣分。(4)考虑到内…  相似文献   

7.
你是第一眼就爱上自己的宝宝吗?如果“一见钟情”没有发生,你会不会觉得愧疚和失望?3位妈妈讲出了她们的真实经历,听一听心理学家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中学作文教学的路子不能太狭窄 ,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作文课内。必须努力创造各种条件不断为学生拓展写作训练空间 ,扩大写作范围 ,充实写作内容。首先应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有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写 ,这是因为这部分学生不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不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 ,不善于思考、联想与想象。实际上只要随时提醒他们注意这些方面 ,时时做生活的有心人 ,他们就会觉得并不是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与父母的一段对话 ,和同学的一场误会 ,甚至放学途中随意的一瞥 ,都能…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已经走进一个"微时代":微型小说、微电影、微博、微信……微作文即小作文,具有内容丰富多样,形式自由灵活,感情真实真挚,篇幅短小等特点,可以让学生能立足于自己的学习生活感悟、观察、表达,为学生需要而写,为生活实用而作,人人可写,事事可写,处处可写,时时可写。"提倡学生写微作文不仅适应时代的需求,也适合小学生习作的实际需要。"微作文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0.
有的青年教师在学生时代就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当上教师后反而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有失还担心被人议论为“不务正业”,怕领导批语没有把精力放在教学上“。其实,这都是误码率解,抓住教材或日常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11.
[作文题]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鼓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作文:立意、构思和表述四平八稳、中规中矩,文章也注意到了开门见山、首尾呼应、中心突出,行文也很流畅,但是你读来读去总觉得缺点什么,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好文章。为什么?或许你也可以指出一些技巧性的原因,然而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心动。我们常说,心动才能情发,既然你没有心动,自然也就写不出撞击读者心灵,使人怦然心动的好文章。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来呢?北京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3.
每当上作文课,不少同学常常讲,生活平平淡淡,没什么材料可写。事实上,生活中总有点点滴滴的小浪花,看你会不会去采撷,去思索,去提炼。我们要有收集这些边角料的心思和本领,不要因为是小事,是边角料,就随手一丢,不屑一顾。久而久之,许多有趣和有用的材料就在你的眼皮底下悄悄地溜走,你就会觉得什么也抓不住,提起笔来无话可说。  相似文献   

14.
作文的时候,有不少同学常常觉得“没有什么可写”,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照理说,同学们平常接触的人和事并不少,必定有写不完的素材。为什么会觉得“没有可写”的呢?一个重要原因是想问题的路子没有打开,写作思维不活,一旦写作思维之门被打开,作文就不愁“没的可写”了。那么,打开写作思维之门的钥匙在哪里?笔者以为,这钥匙便是联想和想象。高尔基说:“联想和想象是创造文学形象的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话多学生把日记当成沉重的负担,觉得学习生活太单调了,没有什么内容可写。真的如此吗?非也,只要打开生活这个源头,写作的活水就会奔涌而出。  相似文献   

16.
李文平 《今日教育》2014,(7):118-118
你是否有这样的苦恼,学生写作文总觉得无话可写,思路打不开,即使勉强写出来。也是干巴巴的。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课程标准强调: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因此,在小学生写作起步时,教师就要训练小学生如何去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更能提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如果你觉得身边平常生活中真的无事可写,无话可说,那么,请从2011年的这篇广东深圳中考满分作文中获得一些感悟吧。睁开你的慧眼,你会发现身边有很多值得你思考的事物。  相似文献   

18.
题目: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65分)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 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你对考试做何感想?A.你喜欢考试,你觉得考试能反映出你的真实水平;B.你讨厌考试,一旦考砸了,你就会备受老师和父母的批评,而且你并不认为考试能反映出你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