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上海教育》2013,(16):13
2010年,在复旦中学与复旦大学的前身复旦公学的缔造者马相伯先生诞辰170周年之际,复旦中学开始筹建"马相伯纪念馆".2011年9月全面竣工落成。纪念馆布展框架借鉴《史记》体例,分相伯"本纪"、复旦"世家"、复旦"列传"三大部分。"相伯本纪",以细致入微的史实记载方式,分9个版块全景  相似文献   

2.
周文 《现代教学》2009,(5):F0002-F0002
上海市复旦中学是一所历史名校,与复旦大学同根同源。学校前身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马相伯创办于1905年的复旦公学。学校经历了“复旦公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复旦中学”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孙中山先生曾经是学校的首席校董,严复、于佑任、邵力子等著名学者和政治家是复旦中学的创校先贤。多年来,复旦中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名师,培养了十多位院士,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国家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3.
《山东教育》2003,(26):61-61
学校的成立与创始人现行“复旦大学”校名四字行草,是毛泽东题词。“复旦”两字,取自《尚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之名,是马相伯的助手于右任选出提议并被采用的。复旦大学礼堂名为相辉堂,以纪念学校创始人马相伯、李登辉。1902年,马相伯捐出巨额家产———松江、青浦良田300O亩,在上海徐家汇创办震旦公学,但不久该校就被法国在华教会势力所控制,学生愤而全体退学。在全校师生及严复等社会名流支持下,于1905年在上海吴淞镇创立复旦公学,马相伯为校长,李登辉起初为总教习,后来为教务长。马相伯出身于世代天主教家庭,通晓多种外语,爱好数学…  相似文献   

4.
1905年9月4日,复旦公学开学。复旦公学是复旦大学的前身。“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本意是“恢复传承震旦公学”之意,后取《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复旦”二字之意,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文摘     
“复旦”之名,取之于《尚书大传·虞夏》“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其寓意是颇堪回味的;而“复旦”之名的直接来由,又意味着“复我震旦”之义.1903年,马相伯以徐家汇老天文台为校址建立了震旦学院,但学院创办未久,法国教会便攫夺校政,这使马相伯愤慨至极,他怒而辞职,同学们也搞下校牌,  相似文献   

6.
《河北自学考试》2011,(2):58-58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章益校长与马相柏、李登辉等前任校长一样 ,在复旦校史上 ,也是一位起过重要作用的校长 ,也是一位参与铸创了复旦百年辉煌的主要角色 !一、跨越两个时代章益 ,又名章友三 ,人们尊称为友三先生或友三师 ,190 1年出生于安徽滁县一个小康的书香人家 ,幼时就读于乡村家塾与公学 ,16岁去上海 ,考入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 1919年因倡议投入“五四”运动被学校开除学籍 ,后得李登辉校长之允 ,考进复旦大学。 192 2年 ,章益先生从复旦文科毕业 ,留在复旦附属中学当了两年教员 ,于 192 4年 ,自费去美国留学。他遵从李登辉校长的劝告 ,在华盛顿州立大学…  相似文献   

8.
李登辉效命复旦数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的李登辉是复旦已过世的老校长、爱国者、语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全身心地举传了马相伯点燃的校长薪火,而且举得更高、烧得更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复旦大学,为复旦的发展进一步奠定了深厚的思想、物质和制度基础,是许许多多复旦校友长留记忆的人格导师和精神偶像。  相似文献   

9.
《课外阅读》2008,(10):50-51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素有"江南第一学府"的美誉。"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  相似文献   

10.
复旦大学的前身是复旦公学,而复旦公学的原名是震旦学院。一九○二年冬,马相伯创办震旦学院于上海徐家汇,他酝酿多年的办学宿愿,终于实现。一八九四年冬,甲午战败,外御无策。有识之士提出要废科举,兴学堂。马相伯“概清廷外交陵替,一不知公法,二不习制造”,有意为国家培养翻译人才。一八九六年,梁启超来沪办《时务报》,就近向马相伯、马建忠兄弟学习拉丁文。戊戌变法时,梁启超报请设立编译学堂,特邀马相伯主持其事,旋因变法失败而止。  相似文献   

11.
李登辉先生是复旦的奠基人、著名教育家、伟大的爱国者。复旦创设伊始,以马相伯为首,团聚了一批矢志救国、振兴教育的革命知识份子,李登辉是其中在复旦任教最久,建树最力者。但今天的复旦人了解他的尚属不多。李登辉于1873年出生在荷属爪哇的巴达维亚(今印尼雅加达)一个华侨家庭。1899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1905年他怀着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复旦大学     
《中学理科》2004,(4):46-46
复旦大学创建于 1 90 5年 ,原名复旦公学。“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 ,选自《尚书大传 ?虞夏传》中“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的名句 ,意在自强不息 ,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复旦大学经历近百年的沿革。 1 91 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 ,下设文、理、商三科以及预科和中学部。 1 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学校内迁重庆北碚 ,并于 1 94 1年改为“国立”。 1 94 6年学校迁回上海江湾原址。到 1 94 9年学校已设立文、理、法、商、农五院 2 0多个系 (科 )。鲁迅、郭沫若、邹韬奋、老舍、…  相似文献   

13.
走近复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复旦"两字由学校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从《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选取。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学校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此后,学校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副部长、市长、王校长、各位校长、复旦的老师、同学们、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王校长,在这个特殊的纪念日——复旦的百年校庆,我带来了牛津大学所有学者对您和复旦学者的祝贺!站在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站在复旦这所成就辉煌的杰出学府,发表题为“大学对城市的影响”的演讲,使我感到战战兢兢。下面就这一话题谈一些我的认识,并简要介绍一下牛津大学在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马相伯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立大学创办人之一,先后创办了震旦学院、复旦公学,参与创办了辅仁大学,短暂执掌过北京大学.结合马相伯的心路历程,可观其对中国大学教育独特的设想和追求:为了实践教育救国之宏愿,马相伯年过六旬,不惜毁家兴学,先后创办震旦学院、复旦公学;在人才培养上,以融合中西、贯通文理为理念,设计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大学课程体系;在学校管理上,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为旨归,培养师生的民主意识和自治能力,强调大学之大,在道德高尚和学问高深;在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上,为了避免当时政治和宗教的干扰,主张教育独立,并要求学生摒弃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以获取真才实学为重.马相伯的大学教育思想既与西方大学精神的传统相契合,又有着强烈的国家富强和民族自立意识,今天仍具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的复旦大学已经成为囊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7.
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共襄复旦百年盛典,一起见证这历史的一刻。复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百年一世纪一大庆典,亦不易逢之数也”。百年历程,实属不易。一百年栉风沐雨,一百年上下求索,一百年奋斗不懈。回眸来路,我们感慨万千。公元一千九百零五年,复旦诞生在长江入海口一所破落的庭院里。它是中国第一所由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8间讲堂,160名学生,这就是它的起点。就在这一年,日、俄两国在中国的领土上为争夺势力范围而血腥厮杀,中华民族的主权和尊严遭到空前的践踏与凌辱。…  相似文献   

18.
耶鲁大学校长喜欢用手势,演讲时平均两三个词就要变换一次手势;悉尼大学校长经常表情夸张,眼睛尤其传神:东京大学校长则是到了复旦还不忘宣传他的新书……个性鲜明的校长汇聚复旦共话一个主题:“大学与城市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玉成 《上海教育》2011,(19):48-50
1905年9月1 3日,这天正是农历中秋。在上海远郊的原吴淞提督衙门内,一群当时就已名满天下的人汇集在一起,商讨创办一个新的学校,名字叫做"复旦"。马相伯任校长,亲自授课,礼聘李登辉为总教习,主持教务,并派叶仲裕、于右任、邵力子等学生分管学校行政。  相似文献   

20.
复旦上河图     
亦安 《大学生》2013,(18):30-31
正在今年复旦大学2013届毕业典礼上,艺术设计系大四女生卞雅雯将自己手绘的长卷画《你在复旦,复旦有你》递到了校长杨玉良的手中,身后的大屏幕随之将长卷画放大播放,全场毕业生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这张近6米长的画卷中囊括了复旦邯郸路校区主体部分的数十栋知名建筑,画中还有108个相貌、动作各异的复旦人,被网友称为《复旦上河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