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8,(17):130-131
中小学体育内容,一般包括体育与健康课,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课,运动队组建与训练,场馆建设、养护,器材购置、自制、保管,教研活动,评估与考核等,即学校体育的"课"、"操"、"动"、"队"、"场"、"器"、"研"、"评"八方面内容。其中"课"、"操"、"动"、"队"涉及课程建设。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精神,需对"课"、"操"、"动"、"队"进行学校课程即校本化课程建设。经过文献学习、课题研究、广泛实践,总结提炼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切块化"校本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研究也是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的,如:六艺的人文思想、六艺的教育意义和六艺的特点等等。对"六艺"的语源义进行探求,是以求从新的方面,即古代汉语角度对"六艺"进行研究。得出:"礼"、"乐"、"射"、"御"、"书"、"数"的语源义分别是"有规则"、"美,好"、"舍弃,远离"、"禁止"、"把……明显化,表现出来"、"把一个整体的东西细分"。  相似文献   

3.
襄阳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襄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为更好盘活文化旅游资源,彰显襄阳的文化魅力,构建真正的旅游目的地,襄阳应力创"襄阳文化"旅游品牌,做强"三国文化"、"古城文化"、"生态文化"三大文化旅游拳头产品;做大"楚汉文化"、"诗词文化"、"战争文化"、"汉水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都市文化"等七大文化旅游支撑产品;做实"民俗风情"、"风味小吃"、"文娱汇演"、"历史街区"、"会展活动"、"旅游商品"、"康体休闲"、"都市购物"、"主题雕塑"、"标示解说"等十大文化旅游辅助产品的文化旅游产品系列.  相似文献   

4.
"利"是墨子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墨子重视利益,追求利益.为了得到利,并保证得利的公平性、合理性,需要"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明鬼"、"天志"等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池州市贡池区杏花村小学始建于1960年,现坐落于"牧童遥指"的池州古杏花村内,与千年前古杏花村十二景中的"三台夕照"、"桑柘丹枫"、"黄公酒垆"、"铁佛禅林"、"西厢烟雨"、"昭明书院"和"杜坞渔歌"交相辉映,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充满着蓬勃朝气的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决定了学校承载着"弘扬诗人地文明,传承杏花村文化"的重任,一直以来,广泛开展"爱古村景"、"吟古村诗"、"绘古村风"、"写古村文"等系列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天下第一诗村"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6.
阿干考     
通过大量的工具书和地方文献,讨论了"阿干"一词的含义、语源,和"阿干镇"、"阿干县"、"阿干堡"、"阿干山""、阿干岭"、"阿干水"、"阿干峪"、"阿干关"等以"阿干"为名的地名的起源。结论是:"阿干"源于鲜卑语,意义为"兄长""哥哥",又与"沃干"同音。"阿干"用于地名,前人认为即"兄长"之意,源于慕容诗"阿干歌",但本文依据现存最早出现"沃干"一名的《三国志》,认为不能确定。  相似文献   

7.
"捞"在东南方部分地区的客家话、粤语和西南官话中有"搅拌"、"混合"的实词义及"和""替"、"向"等虚词义,但"捞"在字书、经书、韵书里并没有这些义项的记录,文献里也没有出现使用"搅拌"及"和""替"义的例句."捞"在广韵里是豪韵、平声、来母,与台语中"搅拌"读音接近,承载"搅拌"义的"捞"与台语中的"搅拌"有着严整的音义对应关系.东南方部分地区客家话、粤语"捞"的"搅拌"义来源于台语,后由此虚化为表示"跟"、"替""向"等的连词、介词.  相似文献   

8.
学校特色建设转型期,需要警惕特色"窄化"、"泛化"、"虚化"、"俗化"等偏离文化核心的现象,紧紧围绕"提高质量"与"内涵发展"的旨归,在从"亮点"到"点亮"、"发生"到"生发"、"好看"到"看好"、"生本"到"本生"、"人化"到"化人"的深度转化实践中,探索特色共性可用、个性可融、知性可读、童性可玩、理性可行等有效路径,积极构建自己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9.
学校特色建设转型期,需要警惕特色"窄化"、"泛化"、"虚化"、"俗化"等偏离文化核心的现象,紧紧围绕"提高质量"与"内涵发展"的旨归,在从"亮点"到"点亮"、"发生"到"生发"、"好看"到"看好"、"生本"到"本生"、"人化"到"化人"的深度转化实践中,探索特色共性可用、个性可融、知性可读、童性可玩、理性可行等有效路径,积极构建自己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10.
从"玄"字、"道之动"、"道之用"、"道法自然"诸方面揭示"道"的柔弱的特性和内涵,说明"道"是"柔道".论证了"柔"对"道"的依赖,说明依赖于"道"的"柔"是真智慧、大智慧,而离开"道"的"柔",则是"术",是知识,是小聪明.以范蠡为例,说明"等待"、"节制"、"放弃"等智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刊启事     
《学语文》2012,(1):82
一、栏目介绍本刊常设有专论平台、备课网页、考试园地、读写频道、汉语广角五个板块。专论平台下辟"语文观察"、"课改探讨"、"教改前沿"、"教法新探"、"话题讨论"等栏目,刊载有创见性的语文教学论文,介绍有前瞻性的教改经验,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备课网页下辟"教学设计"、"课文解析"、"教学杂谈"、"教案精选"、"讲读参考"、  相似文献   

12.
襄阳"山"之特在于山之灵秀、厚重、田园;襄阳"水"之特在于水之清澈、温暖、包容;襄阳"城"之特在于其延绵存续、固若金汤、恢弘大气;襄阳"文"之特在于其缤纷璀璨、蕴藉深厚、繁荣昌盛、声名远播。襄阳"山水名城"建设需要唱好"山"歌,描好"水"色,扮好"洲"绿,写好"文"韵,塑好"美"景。形成青山环抱——"山为伴"、碧水联天——"水为情"、生态绿洲——"洲为心"、通城达江——"路(桥)为媒"、紫薇香城——"城为景"、文化名城——"文为魂"的"山水襄阳"。  相似文献   

13.
古代"承尘"是置于室内顶棚的重要建筑部件。在"承尘"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尘"、"━"、"筄"、"屋笮"、"承尘"、"平橑"、"平棊"、"平起"、"平闇"、"天花板"、"藻井"、"绮井"、"覆海"、"斗八"、"罳顶"、"圆渊"、"方井"等诸多名称,形制和用材各不相同。"尘筵"、"平橑"、"藻井"往往被误释。"平机"之名系误引,不可为据。"平棊"和"方井"是承尘中的豪华型。  相似文献   

14.
动量词是汉语量词系统的两大部类之一.先秦时偶尔可见,魏晋南北朝时初步成熟,到唐五代时已经盛行.唐五代时,出现了"场"、"巡"、"遭"、"顿"、"件"五个新兴动量词,其中的"场"、"顿"、"遭"等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南北朝时期产生的动量词"遍"、"下"、"回"、"度"、"拜"等在唐五代时期发展成熟,其用法与现代汉语中已基本没有什么差别.同时,"同源动量"的产生是唐五代时期动量词发展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5.
1968年,美国著名新理性主义教育家与永恒主义教育家罗伯特·梅纳德·赫钦斯撰写出版了一部经世之作——<学习社会>.书中,赫钦斯除了阐述一系列有关学习型社会的重大理论如教育应当"面向谁"、"教什么"、"由谁承担"、"确立何等追求"以及"大学应当扮演何等角色"、"人类社会前进的彼岸在哪里"之外,还专门以学习型社会的理想追求为"视镜",对"教育技术"的命题,通过其与"大众教育"、"信息传递"、"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效率"、"教育质量"、"教师短缺"等相关的多个点位,作了"利弊"两端的鞭辟入里的透析.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不应有"的冲击在当今百花齐放的初中语文教学领域里,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许多语文课堂脱离了本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现象,即"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太多的花架子"、"太多的小组合作"、"太多的媒体"、"太多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新闻增值,即增加新闻的价值,成为当今办报人的热点话题。实践证明,新闻可以靠"高度"、"深度"、"宽度"、"厚度"、"热度"、"亮度"实现增值。  相似文献   

18.
融城现象给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融教"的新问题。探析"融教"的涵义,分析"融教"的基础,针对目前"融教"思想缺失、"融教"进程缓慢、"融教"优势遗弃的现状,提出要端正"融教"观念、改善"融教"策略、调整"融教"布局、突出"融教"重点。重视"融教"的基础投入,挖掘"融教"的潜在功能,强化"融教"的保障体系,以"融教"促进"融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阐述"诚"与"道"、"仁"、"信"、"真"、"义"、"慎独"的关系,发掘、继承、提升儒家的"诚"说,以丰富社会主义道德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20.
<汉语大字典>是一部大型语文辞书,其义项的设立相对完备,但其中的"且"、"更"、"乃"、"及"、"以"、"但"、"便"、"其"、"並"、"则"、"惟"、"因"这12个连词漏收的义项仍有需匡补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