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高考》2007,(10)
有这样一个反应:2NO_2(g)N_2O_4(g),它在化学平衡习题中出现频率高、考查方式多,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堪称化学平衡中的"明星"反应。现将该反应常见的考查方式归纳如下,并将其中有关转化率的规律予以拓展,以求举一反三,触类  相似文献   

2.
由于N2O4(g)■2NO2(g)反应速率太快,无法观察到平衡移动的过程。压缩混合气体,观察到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或压强传感器测出的压强先增大后减小的现象。其中,颜色“先变深”或压强“先增大”的原因是温度升高、体积缩小以及平衡移动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颜色“后变浅”或压强“后减小”的原因主要是温度降低使平衡移动。  相似文献   

3.
一、理论_丘的可行性 实验室用MnO:与盆酸反应制各Cl:(么)的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Mno:一。Hcl里Mncl。、clZ一。ZH:。构成上述电池反应的正极是MnOZ的还原反应: MnO。+4H++Ze二Mn“++ZHZOE”=1.23伏负极是CI一的氧化反应:2CI一2。二CI。E。二1.36伏 在标准状况下,它。=EOmnoZ/MnZ十一E“C1:/Cl一二1.23一1.36二一。.13伏<0即标准状况下,反应是逆向自发进行的,将不能得到C1。(g)。但通过改变反应体系温度和所用盐酸浓度,可使反应向右进行而制得C12(g)。根据这一原理,理论上同样可以用K:Cr:O,与盐酸反应来制备C12(g),下…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个反应:2NO2(g)←→N2O4(g),它在化学平衡习题中出现频率高、考查方式多,堪称化学平衡中的“明星”反应.相关习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现将该反应常见的考查方式归纳如下,并将其中有关转化率的规律予以拓展,以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5.
“2NO_2(g)(?)N_2O_4(g)”作为一个特殊的化学平衡,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在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时有出现。为什么说它是一个特殊的化学平衡呢?原因是它只有一种反应物和一种生成物,不同于其他的化学平衡。这一特殊性给同学们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帮助同学们很好地理解和正确的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将有关“2NO_2(g)(?)N_2O_4(g)”平衡题作了比较全面的汇总。  相似文献   

6.
为让学生能直观地体验新的化学平衡建立的标志和时间节点,运用DIS数字传感器,对"压强影响2NO2(g)N2O4(g)平衡的实验"进行了探究。介绍了实验设计思路、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该实验教学旨在提升学生运用现代化实验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的“干”是念阴平还是去声,教学参考书和其它资料上均未涉及。依笔者愚见,应读阴平(gān)。何以见得?凭蒋干的字一推便知。“干(gān)”的义项有八项:①盾牌,如《韩非子·五蠹》中的“执干戚  相似文献   

8.
在半群中引入I_稠密子集和I_极小理想等新概念——它们分别是半群的稠密子集和极小理想(或0_极小理想)的推广,证明若半群S含有极小I_稠密子集,I_j(j∈J)是S的I_极小理想的全体,而x_j是I_j—I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则U{x_j}是S的极小I_稠密子集。  相似文献   

9.
以单摆为例来研究简谐振动,是中学物理力学内容教学中使用较多的一个物理模型.该内容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是一个重点,由于《机械振动》是整个中学力学内容的最高阶段,涉及的和物理过程错综复杂.并且随着有关单摆的新题型的不断出现,使单摆周期公式T=2π(L/g)~(1/2)的应用越来越成为一个难点.本文解决的就是这一难点.  相似文献   

10.
<正> 新教材在机械振动中讨论了单摆的周期,直接给出了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1/g)~(1/2)(式中:T为单摆作简谐振动的周期;1为单摆的摆长;g为重力加速度),这是因为用初等数学无法完成单摆周期的求解。它应该是解微分方程求得的。 由于同学们对公式的来历不清楚,因此当单摆处于非常规情况下,求单摆的周期时就“无从下手”。笔者认为教学中可采用等效的方法处理该问题,以解决学生“无从下手”的困难。 首先,研究正常情况下单摆周期和g的关系。如图(1),设摆  相似文献   

11.
1 碘化氢的还原性 (1)反应原理: KI H_2SO_4(浓)=NaHSO_4 HI↑ 8HI↑ H_2SO_4(浓)=H_2S↑ 4H_2O I_2反应条件:微热。用湿润的醋酸铅试纸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实验现象是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呈现黑褐色并有金属光泽。反应式:  相似文献   

12.
贵刊2005年第10期刊登唐红鹰老师“切实理解T=2πl/g中的g与l的内涵”一文,笔者认为该文对“g”和“l”的理解欠妥,必须正釜。11.1理解推“导g”T与=“l2”π的内涵l/g如图1所示,摆球的质量为m,摆线的长为l,摆角θ≤5°,单摆的运动视为简谐运动,其振动表达式为:x=Acos(ωt+φ)。(1)对(1)式求二阶导数得ddxt22+ω2x=0,即a+ω2x=0。(2)摆球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G1,即F=G1=-mgsinθ≈-mglx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单摆做简谐运动的加速度a=-lgx,即a+lgx=0。(3)将(3)式与(2)式比较可得出ω=g/l。周期T=2ωπ=2πl/g。1.2透析…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现行无机化学教材在铜的性质章节中普遍认为:Cu(?)CuX_2(X=Cl,Br)而高中化学教材则明确指出:Cu+Cl_2(?)CuCl_2铜是29号元素,价电子构型是3d~(10)4s~1,它可以失去一个电子形成3d~(10)4s~0电子构型的Cu~+,也可以失去两个电子形成3d~94s~0电子构型的Cu~(2+)。通常我们接触到的是Cu~(2+)化合物,但这并不意味着Cu~(2+)一定比Cu~+稳定,也并不意味着Cu的氧化产物就一定是Cu~(2+)化合物。按洪特规则,铜I的3d~(10)构型比铜II的3d~9构型能量低,从铜的电离能数据上看:Cu(g)-e~-→Cu~+(g) I_1=7.7eVCu~+(g)-e~-→Cu~(2+)(g) I_2=20.3eV在气态时,Cu~+要比Cu~(2+)稳定得多,氧化剂通常只能氧  相似文献   

14.
硫代钼酸铵([NH4]2[MoOxS4-x](X=0,1))和O,O'-二异丙基二硫代磷酸亚铜([CuS2P(OPri)2])在三苯基膦(PPh3)存在下反应得到两个新的含二异丙基二硫代磷酸盐的硫系原子簇化合物[MoCu3OS3(PPh3)3{S2P(OPri)2}]和[MoCu3S4(PPh3)3{S2P(OPri)2}].[NH4]2[MoOxS4-x](X=0,1)通过钼酸钠(Na2MoO4·2H2O)和硫化氢(H2S)反应得到,[CuS2P(OPri)2]由五硫化二磷(P2S5)和异丙醇((CH3)2CHOH)、氯化亚铜(CuCl)反应而得.最终合成产物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电子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5.
已知f(x)=((2x 3)/(x-1)),函数y=g(x)的图像与y=f~(-1)(x 1)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则g(3)等于()。(A)3 (B)7/2(c)9/2 (D)11/3  相似文献   

16.
已知:P是凸四边形ABCD的内部或边上(不包括顶点)的任意的预先给定的一点,三角形ABP、BCP、CDP、DAP的内切圆圆心分别是I_1、I_2、I_3、I_4(规定:当P在某条边上,例如P是AB边上的内点时,△ABP的内心I_1就是点P)。  相似文献   

17.
由上述公式可见,S的任一元素,都是乘以M中右下角分块矩阵中各元对应的代数余子式的积。另一方面,M中分块矩阵I_(n-r)和I_(m-r)中各个元素1所在的行或列都不是A_r所在的行或列,这点可由加边矩阵M的构造而得。所以,它们的代数余子式都完整地保留了A_(ro)而O_((n-r)×(m-r))中某个元素O所在的行或列所对应的I_(n-r)或I_(m-r)中的元素1已划去,所以A中对应的该行或列除去A的元素外,其余元素全是O。由于秩A=γ,于是上述A中该行或列就一定是A_r中各行或列的线性组合,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要深入理解知识的一般性,更要注意知识的特殊性,特殊性往往是考查的重点。现将《卤素》中的一般与特殊知识小结如下:(括号内为反例) 1.非金属单质一定呈固态或气态。(溴却呈液态) 2.任何情况下非极性分子碘在水中溶解度都很小。(但在水中加入少量KI,碘的溶解度却显著增大。这是由于I_2 I~-=I_3~-) 3.同一元素所处的价态越高,其氧化性越强。(氯的含氧酸与含氧酸盐例外。) 4.水在反应中,不会做还原剂。(氟与水反应时,水却作还原剂。2F_2 2H_2O=4HF O_2) 5.在卤化银中AgCl、AgBr、AgI均难溶于水。(但AgF却易溶于水。这是由于Ag~ 属18电子构型的离子,具有强的极化能力;而卤离子X~-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多,变形性逐渐增大。因此Ag~ 与X~-间的极化作用从AgF到AgI递增,使键的共价性从AgF到AgI递增,故溶解度递减。所以AgF易溶于水,而其它卤化银均难溶于水。)  相似文献   

19.
一、方程f(x)~(1/2)+g(x)~(1/2)=k(k>0)表明,(f(x)~(1/4),g(x)~(1/4)为圆f(x)~(1/2)=k~(1/2)(cost)g(x)~(1/4)=k~(1/2)(sint)与倾角为t之径线的交点坐标,因而可设 f(x)=k~2cos~4t g(x)=k~2sin~4t’通过三角变换直接或间接地解得x。例1.解方程 2x-1~(1/2)+x+3~(1/2)=4 解:设 2x-1=16cos~4t x+3=16sin~4t(1/2相似文献   

20.
一、单选题1.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中某点电势的正、负与检验电荷的正、负有关.B.电场中某点电势高低,与零用势点的选取有关,所以任意两点电势差的大小也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C.正电荷送着电力线运动,电势能一定增加;D.某点电势越高,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就越大.2.金属板A、B相距为 d,板间电势差为U_(AB),绝缘杆长为L,可绕中心作无摩擦转动,它两端各带等量异号电荷q,如图所示,当细杆从图示位置转过180°时.电场力做功为( )A.qU_(AB)L/d; B.qU_(AB);C.2qU_(AB)L/d; D.πLqU_(AB)/d.3.一根均匀导线的两端加电压U时,通过的电流强度是I_1,若将导线均匀地拉长,使横截面的直径为原来的2/3,设两端仍加电压U,此时通过导线的电流强度为I_2.则I_1:I_2: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