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者部落     
2005年4月,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经理、《齐鲁晚报》《生活日报》总经理梁洪文以其先进的经营理念——用版面做媒体、靠策划去运作,科学的内部管理——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以及优异的经营业绩,被选为“2004—2005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广告经营100 人”。本期“传媒骄子”讲述梁洪文和他的报业经营探索之路。作为媒体的经济支柱,媒体广告在繁荣市场,引导  相似文献   

2.
面对当前报业的问题不能高枕无忧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在海南三亚举行的“城市周报发展策略恳谈会”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石峰副署长接受了《传媒》杂志的专访,就城市周报以及报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记者:在2005年,报业经营遇到了困难,大家对形势的看法很多,您对当前报业的形势怎么看?石峰:判断形势很重要,尤其是要正确地判断发展趋势!《传媒》杂志对2005年报业进行盘点时,有一篇文章叫做《2005,中国报业:寒风中的徘徊和期待》,描述了大家对报业形势有点茫然,一个比较突出的直觉是广告额在下降。那么,广告额到底下降了多少呢?据…  相似文献   

3.
近来,国内报业不断传来“不幸”信息。香港上市的北青传媒2005年上半年广告收入同比下降36.9%,利润同比更是下降了99.7%,净利润仅17万元。国内的赛迪传媒去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45.31%。2005年8月份《球报》、《南方体育》先后停刊。2005年上半年全国前十大报纸八成业绩出现负增长①。国内报业似乎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不幸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报业,种种消息显示报业的危机已经席卷全球。2005年11月,台湾有18年历史的《中时晚报》由于经营困难宣布停刊。美国最大的报业连锁集团甘尼特去年第三季度利润下滑4.3%,这是其连续三个季度利润下滑。…  相似文献   

4.
新闻广告:媒介自身博弈的毒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小良  南长森 《青年记者》2007,(12):120-121
《华商报》是在西北乃至全国都颇有公信力的都市类报纸。创业近十年来,秉承“奉献最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报业品牌”的经营理念,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日报对开60版、期发行量60万份,2005年广告收入突破5亿元人民币。在2005年第二届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华商报》跃居第三位,是当之无愧的强势媒体。  相似文献   

5.
报纸总编辑有两大使命:一是坚持报纸的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准确地传达党和人民的声音,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二是经营好报业,使报纸在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办好报纸,是报纸生存的根基;经营好报业,是报纸发展的加速器。因此,要求总编辑既要做“政治家”,又要做“企业家”。在这方面,《新疆北屯报》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海外传媒     
《传媒》2006,(1):74-75
英国NTL做“四重”服务运营商;法国力推24小时新闻频道;美论坛报业集团2005年裁员900;《时代》辞退105名高级职员;为控制伊拉克等国舆论美斥资三亿“买新闻”;  相似文献   

7.
王平 《今传媒》2005,(12S):54-59
2005年11月1日,南京。“2005年中国都市报研究会总编辑年会”召开,面对新媒体的崛起,报社的总编、社长们在年会上更象是传统报业的守卫者,在共同回顾都市报十年的发展历程后,“悲壮”地发布了《南京宣言》。让十年来辉煌的都市报开始泛起一丝苦涩。 这份“宣言”背后,无疑显示着中国报业在新的时代环境及发生于其间的社会变革面前,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前所未有的经营危机,市场危机、技术危机扑面而来,严重地威胁着报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报业向何处去?[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近来一段时间,关于“都市报的冬天已经来临”之说,在报业颇为盛行。支撑这一说法的有诸多相关统计数字(参见吴海民《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一文,载《中国报业》2005年第11期)——如果这些数字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冬天”说确实值得重视。近年来突飞猛进的都市报,何以突然就“冬天”了?一说是受宏观政策的影响,比如“六部委房地产新政”使得房地产市场不像前些时候那么火爆了,因而导致占报业,尤其是都市报广告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广告收入锐减;一说是都市报自身恶性竞争,内容“同城化”现象十分严重,因而造成都市报成本过高,经营、发行…  相似文献   

9.
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数字报业”战略,并且正式写入《全国报业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1.纲要中指出确立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就是要积极应对传播技术变革挑战.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其中的所谓的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其关键还是离不开发行与广告.也就是说.实行数字报业之后.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令中国报业不安的一年。国内几家大报业集团去年上半年营业额大幅下滑,许多一直被视为中国最强势的纸质媒体,如《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的广告经营额均出现了负增长。报纸广告增速明显放慢。报业盈利下降,这些信号宣告了中国报业连续20年快速增长期的结束。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汽车、房地产、医药等儿大报纸广告的支柱行业“集体”缩减投放是表象。深层原因则是内容和运营模式同质化、赢利模式单一等报业自身经营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传真     
《新闻导刊》2004,(5):56-56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评选揭晓,宁波日报集团建网上编读平台,国家将大力推进新媒体建设,《扬子晚报》全新改版尝试“—报两投”,《时代商报》加盟深圳报业集团,浙报集团引入社会资金共同经营《新民生报》。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令中国报业不安的一年。国内几家大报业集团去年上半年营业额大幅下滑,许多一直被视为中国最强势的纸质媒体,如《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的广告经营额均出现了负增长。报纸广告增速明显放慢,报业盈利下降,这些信号宣告了中国报业连续20年快速增长期的结束。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汽车、房地产、医药等几大报纸广告的支柱行业“集体”缩减投放是表象,深层原因则是内容和运营模式同质化、赢利模式单一等报业自身经营问题。报业若要走出广告经营的低谷期,重新恢复强劲发展势头,需要在运作手段及固有观念上进行实质性的突破。那么,…  相似文献   

13.
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新闻出版总署提出的“数字报业”战略,正式写入《全国报业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纲要》指出确立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就是要积极应对传播技术变革挑战,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近来一段时间,关于“都市报的冬天已经来临”之说,在报业颇为盛行。支撑这一说法的有诸多相关统计数字(参见吴海民《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一,载《中国报业》2005年第11期)——如果这些数字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冬天”说确实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由新闻出版总署主要领导担纲指导,由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负责撰写的,总篇幅达100余万字的《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5(》以下简称《报告》)全文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就中国报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布具有“白皮书”性质的行业报告。《报告》分为“回顾与前瞻”“区域报告”“报业集团卷”“案例卷”四卷,分四册印刷。其中第一卷又分为“主报告”和“专题报告——报业人力资源报告”两部分。《报告》是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在历时一年半的专项调查和全国报业普查基础上,对报业的发展状况做出的全面分析。全书以数据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05年3月8日,浙江省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简报《宁波东南商报“两分开”改革初显成效》称:“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东南商报实行改革1年多来,稳步推进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相分离,其经营部分引入民营企业雅戈尔集团人股,成立了东南商报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其采编部分大力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在用人和分配上完全打破身份界限,激活了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标志着浙江省新闻媒体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你好,TAXI     
每天上午9点,跑在北京市大街小巷的出租车里都会响起这样的声音:“现在是‘你好,TAXI’节目时间,我是主持人梁洪……”尽管在北京的出租汽车司机圈子里,北京音乐台《你好,TAXI》节目主持人梁洪已经被大家称为“梁姐”,但是,她笑着说,她外出打的还从来没有被司机认出来过。  相似文献   

18.
吴军  但敏 《新闻传播》2006,(2):46-47
半年前的成都报业市场,《成都晚报》还属于小字辈,但自2005年5月中旬“革命性”改版之后,发行量是改版之初的2.5倍,年广告收入已达亿元。其经营到底有何妙策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传媒》2006,(11):38-38
一报在手,应有尽有 2003年至2006年,《今晚报》连续4年被世界报业协会评为“世界报业发行百强”。2004年至2006年,《今晚报》连续3年入选世界品牌大会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06年以来,《今晚报》实施了调整、优化版面的。三步走”,在全国最早形成了一系列。报中报”的“套报”。目前,所有广告经营实体收入与2005年相比增长了23%。  相似文献   

20.
报刊图书     
《传媒》2006,(1):71-72
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第一批违规发行单位名单;我国政府首次发布报业“白皮书”;国新首份核查报告出炉出版物发行量不再是“秘密”;《2004-2005国际出版蓝皮书》出版;《中国新闻年鉴》2005卷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