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因多次起跳犯规,而不能发挥自己水平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世界高水平男子跳远比赛的踏板起跳成功率为75%左右,而我国的情况更差。第五、六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比赛起跳的成功率不足70%。1990年,年度比赛中仅为35%。由此可见,起跳犯规现象的普遍存在,已严重阻碍了跳远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随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要在快速助跑中准确踏板起跳,必须在3~6次试跳中提高成功率,并跳出最佳成绩。1988年奥运  相似文献   

2.
心理因素对跳远“踏起跳板”准确性的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远运动员能否准确地踏上起跳板,这是运动员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据有关数据测定世界上高水平男子跳远运动员比赛的助跑成功率为75%左右。而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内和国际的一些重大比赛中,助跑成功率都不到70%。有些优秀运动员正因为这样而影响了技术的正常  相似文献   

3.
在跳远比赛中,起跳是关键技术,踏板的准确性决定着运动员试跳的成绩,影响起跳的因素很多,其中踏跳的准确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据有关青少年比赛资料统计,在比赛中试跳犯规或不上板的情况占试跳次数的60%左右,还有运动员前三轮试跳失败而被淘汰,这说明在青少年的训练中,对助跑速度与踏板衔接准确性与稳定性的技术重视不够;为了提高青少年跳远训练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对我省青少年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准确性的研究,来探研跳远运动员助跑踏跳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跳远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四个技术部分组成,其中助跑技术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衡量助跑技术的标准包括助跑速度、助跑节奏和助跑准确性等,而助跑准确性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运动员跳远水平的发挥。由于目前高水平的跳远运动员助跑距离加长,助跑速度更快,助跑步数多,极易造成起跳犯规现象。加之比赛环境的变化,比赛竞争的激烈性,助跑准确率成为跳远运动员获得优异成绩的障碍。本文运用观察和数理统计法对参加全国第十届运动会跳远比赛的37名运动员(男19名、女18名)助跑犯规情况进行统计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后10米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腾起角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影响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在于: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后10米助跑速度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腾起角度低于国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谈谈跳远助跑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助跑技术在跳远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国外有人提出跳远成绩中助跑因素占70%。在国内也已有人在着重探讨助跑技术和跳远成绩的关系。过去一向认为起跳技术是跳远的主要矛盾的传统观念,也已受到人们的怀疑。实践经验证明,起跳虽然重要,但必须以正确的助跑技术为先决条件,没有正确的助跑技术,是不可能进行正确的起跳的。我国运动员在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比赛中,由于助跑失败而失去成绩的比例是很大的。从83年5月南京田径分区赛和国际邀请赛、第五届全运会决赛(包括全能跳远)和83年10月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的男子跳远中,共统计了449人次的试跳,其中失败175人次,占38.98%,成功274人次,占61.02%。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玉煌在83年5月南京国际邀请赛及9月的第五届全运会决赛中,都是四次犯规,破全国记录的希望也在犯规中失去了。助跑成功率这样低,严重地影响着我国跳远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王克 《体育风尚》2020,(1):225-225
本文通过观看近年多场跳远比赛录像,对不同类型的跳远助跑技术进行尝试性的分析与解读,并对其中四种典型的助跑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在其使用率,成功率,准确性以及稳定性方面进行统计对比,以找出最优于运动员起跳的助跑方式,来达到运动员竞技水平与比赛运动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跳远起跳准确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能否快速、准确地起跳,关系到技术的发挥和比赛的成败。本文从探索确定助跑距离的新方法,改善开始几步的助跑节奏,加强运动员心理训练和心态调整三方面以及其他几个相关因素,对如何提高跳远起跳的准确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已接近国际优秀运动员的助跑速度,但在助跑过程中表现出助跑节奏和速度不稳定,踏板的准确性较差,运动员普遍在后4步中有明显减速现象,对速度的利用率较低,成为影响我国跳远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形成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在训练中有的放矢,以提高跳远运动员在快速助跑中起跳踏板的准确性,是目前跳远运动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取得优秀成绩的中外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与起跳技术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跳远成绩与助跑、起跳环节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为提高我国男子跳远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笔者采用高速摄影、影片解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西安体育学院男子跳远运动员和国内外优秀选手助跑速度变化而影响起跳效果的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跳远助跑各段落速度的变化对起跳效果及成绩产生很大影响;西安体育学院男子跳远运动员绝对速度低,起跳前两步速度、速度利用率呈下降趋势,影响起跳初速度;跳远起跳前一步的速度、速度利用率对提高起跳效果要比起跳前9—10m段的速度、速度利用率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男子跳远运动水平落后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身高普遍偏低;助跑绝对速度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起跳瞬间水平速度损失较小,但垂直分速度过低,导致腾起角太小,影响了起跳效果.选材中注意选拔身材较高且具有较大速度潜力的运动员,同时在训练中倾向于发展跳远运动员在快速助跑中的起跳能力,是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在理论和实践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能否快速、准确地起跳,关系到后续技术的发挥和比赛成绩的好坏。本从探索确定助跑距离的新方法,改善开始几步助跑节奏,对如何提高跳远起跳的准确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跳远的4个环节是环环相扣的,但高中训练中很少强调助跑准确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太谷中学田径跳跃组男生起跳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跳远运动员准确性起跳技术的因素有助跑技术、运动员体能储备和运动员克服外界干扰的心理因素;(2)踏标记训练法可以有效提升跳远运动员起跳准确性,从而提高运动员跳远成绩;(3)普通训练法大幅提升了运动员的速度素质,但对提高起跳准确性和跳远成绩没有踏标记训练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常看到在基层跳远比赛中,运动员由于助跑起跳不准确,导致犯规或吃亏太多而成绩不理想。教练员让运动员反复前后调整步点,结果还是不准或误差更大。主要原因是对错误产生的原因没有对症下药。如何提高跳远助跑起跳的准确性已成为跳远训练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世界男子跳远运动的现状,对当今世界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概括地总结和分析,得出现代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技术有助跑距离进一步延长,助跑速度进一步加快,攻板阶段步频进一步加快,合理的助跑速度利用率,起跳速度快,摆动作用更为突出,起跳蹬伸时机早,适宜的腾起角度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前盲在跳远运动中,运动员的助跑能力是决定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助跑速度,掌握合理的助跑节奏,是近年来国内外行家普遍注意研究的课题。跳远最后3~4步助跑是跳远技术的重要环节,因为这几步助跑的节奏直接影响到起跳前的速度、踏板的准确性和起跳动作的合理性。那么最后3步的步频,即各步的时间特征上有什么变化?不同水平跳远运动员助跑节奏上有何差异?这些都是运动实践中迫切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跳远技术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世界男子跳远运动的现状,对当今世界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概括地总结和分析,得出现代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技术有助跑距离进一步延长,助跑速度进一步加快,攻板阶段步频进一步加快,合理的助跑速度利用率,起跳速度快,摆动作用更为突出,起跳蹬伸时机早,适宜的腾起角度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世界男子跳远运动的现状,对当今世界男子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概括地总结和分析,得出现代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技术有助跑距离进一步延长,助跑速度进一步加快,攻板阶段步频进一步加快。合理的助跑速度利用率,起跳速度快,摆动作用更为突出,起跳蹬伸时机早,适宜的腾起角度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员和世界顶级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利用率、短程和全程助跑跳远成绩差、K值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利用率明显高于世界顶级选手,但技术评定等级低于世界顶级选手,主要原因是起跳环节存在差距。不同运动员最佳的助跑速度利用率存在差别,高助跑速度利用率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起跳能力和跑跳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