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的演进共生,是开放条件下实现以港口为龙头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冀东三港及其腹地产业的发展,由于受港口功能单一、临港制造业产业集聚迟滞、发展观念转变不到位、面向港口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滞后以及渤海湾港口历史竞争格局等因素的制约,河北省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的演进共生还处于初期阶段,因此还需破除各种制约因素,努力推动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向高级阶段演进.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了港口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其构成,然后对影响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从集群企业、集群辅助机构、市场、资源、基础设施和政府六个方面构建了港口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临港产业集群是全球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并集聚的结果,东莞因其区域和产业特点,临港产业发展相对落后。文章在分析东莞沿海产业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对策:东莞应立足长远,加快港口建设;加快镇区整合,统一规划临港产业;强化临港产业布局,促进临港产业聚集;提升临港服务业,多方位配套临港工业发展;加快建设临港专业市场,促进市场聚集。  相似文献   

4.
基于港口功能的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演进共生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功能不同,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的演进共生模式及发展路径也不同.从港口功能入手,结合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发展的实际,发现二者共存在三种演进共生模式及发展路径.这对于理论上把握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演进共生的一般规律,实践上转变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画地为牢、孤立发展的观念与方式,实现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做大做强福建港口群是新世纪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目前福建港口群建设的现状,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思路。应准确把握港口业的发展趋势,向第三代港口迈进;构建合理有序、层次分明的港口体系;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壮大临港工业集群,打造东南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等。  相似文献   

6.
发展临港工业是世界港口城市经济起飞的普遍规律,对城市经济迈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是港口城市发展振兴的关键举措,也是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必由之路。本文在认真分析临港工业形成机制后,对比当前国外临港工业,针对上海临港工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完善上海临港工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备受国家和广西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关政策予以扶持,完全构成产业集群生成动力的条件要件。因地制宜,寻找产业集群发展的途径,依托港口资源发展临港产业集群、依托信息资源发展高技术电子产业集群、依托广西铝土矿资源发展加工制造产业集群、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的集聚和发展,大大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竞争实力,实现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备受国家和广西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关政策予以扶持,完全构成产业集群生成动力的条件要件。因地制宜,寻找产业集群发展的途径,依托港口资源发展临港产业集群、依托信息资源发展高技术电子产业集群、依托广西铝土矿资源发展加工制造产业集群、依托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的集聚和发展,大大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竞争实力,实现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相似文献   

9.
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壮大,打造了中国产品进军世界的强大竞争力,是"中国制造'风行世界的主要原因,也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但是从总体看,产业集群发展极不平衡.目前,规模化经营、创设统一品牌、资金支持等问题成为制约陕西关中县域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陕西关中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动陕西关中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连云港临港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港产业以“大、高、聚、外、联”五个鲜明特征,对城市现代化和经济国际化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带动功能。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日益成为港口城市“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关键举措;也是连云港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现实取向,更是推动连云港经济迈向更高层次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该课题主要研究探索了连云港临港产业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产业重点和三个阶段性发展步骤,就完善港口功能、拓展产业空间、提升产业素质、优化发展环境、创造政策条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闽台港口资源特点与港航业发展现状,提出闽台许多资源存在互补性,两岸可通过开发港口,发挥区位和海运优势构建闽台港口航运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福建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在定量研究福建省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并提出实行山海协作、实施政府可支配资源的反梯度投入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促进福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日益严重的能源、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威胁,调查了福建省各区市的能源结构、能源能耗和节能减排现状,分析了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劣势,认为常规能源短缺的福建省,要转变经济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变革能源消费方式、人民生活方式,即要积极推动发展太阳能、地热、潮汐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大力拓展LNG综合利用市场,不断推进清洁生产机制、企业生产清洁化、山区森林生态及生物多样性功能区建设,努力增加碳汇,才能真正构建低碳城市群。  相似文献   

14.
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对福建省各地市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及其规模以上企业分布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福建省机械装备七大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群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特殊需求情况,分析了福建省各大高校机械装备相关学科研究生专业方向对地方产业的支撑能力以及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地方产业集群适应性,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研究结果可为其他地区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结构合理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以2007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根据福建省体育产业专项调查资料,经过相应的部门调整编制福建省体育产业投入产出表.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福建省体育产业及各行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最初投入结构和最终使用去向进行分析,以揭示福建省体育产业在福建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产业特性.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经济增长区域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利用区域经济学中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福建省九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各地区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及其数量关系,为福建省制定未来区域发展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福建临港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丽惠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1):33-36,136
以福建港口开发区的历史和现实为立足点,根据产业集聚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福建临港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目前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福建应以临海工业区开发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港口连接产业的效应,重点发展以建筑材料、电力、轻纺、船舶修造和食品加工为主导的临港工业群,形成以港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随着福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福建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从市场经济、劳动力投入、知识进展、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水平等方面着手,采用主成分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福建省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为福建省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实现旅游强省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三都澳位于福建省宁德市,是天然的深水避风良港,且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城澳港的开发、海上养殖业的大规模发展以及“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创建,促进了三都澳旅游业的发展。但三都澳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存在许多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台商在福建省投资的现状,归纳台商在福建投资的发展态势,认为台商在福建投资呈现以下特征:投资区域逐步扩展、投资规模扩大、投资结构升级、投资“雁群现象”、投资“本土化”趋势、福建优势弱化和台商投资区布局不合理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必须改善投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产业集群和完善产业链,合理规划建设台商投资区,强化闽台产业合作基地建设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