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目前实验教学过程中机器人结构复杂、成本高、编程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上位机控制的拖动示教教学机器人系统。机械部分应用了重心后移法和3-D打印技术,以满足机器人结构简单、轻量化要求;设计了混合滤波方法、步进电机位置还原算法及步进电机S曲线控制算法,降低了机器人位姿数据采集过程中噪声影响、运动过程中误差累积等问题,使机器人运动更平滑稳定。该系统能够通过上位机控制直接拖动机械臂运动完成示教编程实验,与传统手动示教机器人相比,不仅拖动示教过程操作简单、效率高,而且成本低,非常适于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机器人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代是示教再现式机器人,机器人重复执行操作人员率先教会并存储的动作;第二代是带感觉的机器人,通过一定的传感装置,能适应变动的环境,执行给定的任务;第三代是智能型机器人,它具有多种感知功能,具有高度的适应能力和自主能力。研制机器人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能代替人在复杂、危险及人的生理条件所不能承受的环境中工作的机器,因此,绝大多数机器人并不具备人的外形。操作机器人类似人的手臂的形状。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一般涉及机构、控制技术、驱动和传动、传感技术、通信及其他特殊技术等几…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新知     
舞蹈机器人舞蹈机器人的脸庞脱胎于玛丽莲·梦露,长长的裙摆藏起了它的三个轮子。跳舞机器人高1.65米,能像人一样跳华尔兹。安装在机器人身上的传感器能令其“预测”舞伴的下一舞步。跳舞机器人不仅仅会跳舞。一位设计者说:“机器人可以通过用户的运动预测他们的需求,能够为体  相似文献   

4.
根据ABB IRB4400机器人结构和D-H运动学模型,分析了ABB六轴工业机器人示教的过程,讨论了机器人示教运动的理论基础,论述了自动磨抛系统的工业机器人运行轨迹与速度、工件坐标与工具坐标等系统参数的设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初二学生学了“惯性、惯性的应用”这节后,完成课本上的“练习三”非常困难,许多学生根本就不会做。我在教学中总结出“三步法”,同时把“练习三”移到下一节“运动和力”讲完后布置给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步法”的内容是: 第一步: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怎么样? 第二步;哪个物体受外力作用,改变了运动状态? 第三步:哪个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例1.如图所示,把纸片突然弹去,钢球掉进筒里,为什  相似文献   

6.
农应芬 《云南教育》2011,(14):41-41
幼儿学说普通话,“敢说”是第一步,“会说”是第二步。如果把“智商”和“情商”作一个比较,“智商”是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而“情商”就是沉在水下的大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幼儿“情商”的培养,激发其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科技万花筒     
会吃饭和消化的机器人在夏威夷亮相一种名叫“胃机器人”的机器人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一次机器人会议上首次亮相,它是一个有12个轮子的“怪物”,看起来更像一列火车,但是,它却是第一台完全靠食物驱动的机器人。“胃机器人”的“胃”是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这种电池控制着一群细菌,利用细菌将食  相似文献   

8.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只用一条定律就从根本上说明了刻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把“天上”的运动与“地上”的运动统一到同一机械运动,它标志着经典力学的完成。这是近代科学史上的第一次理论综合,可以说完成了科学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大业”。1808年道尔顿系统地阐述了原子论,从微观的物质结构角度揭示出宏观化学现象的本质,实现了化学史上的一次辩证统一。1838—1839年细胞学说的建立,把世界上100多万种动物和30  相似文献   

9.
弧焊机器人示教编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anasonic-TA 1400 6自由度弧焊机器人为例,介绍和讨论了弧焊机器人示教系统的组成,归纳总结了在线示教编程的内容与流程,并分析了直线、圆弧、直线摆动和圆弧摆动四种典型运动轨迹的弧焊机器人示教编程要领。在此基础上,使用在线示教编程方法,通过合理选设打底焊和盖面焊工艺参数,实现了10 mm厚板材对接焊缝的单面焊双面成形试验,所完成的焊缝成形表面光滑,熔宽均匀一致,波纹致密,焊接质量好。这充分展示了弧焊机器人施焊的优势,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机器人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10.
“博弈天行”象棋机器人,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郑鑫、 王晨谷和鲍等三名同学在刘海欧老师的指导下,研制成功的一款能真正与人对弈的第三代象棋机器人。他们的这一作品,荣获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下一步,他们的构想是进一步减轻这款机器人的质量、体积,使之更加轻便;将其加工,使其可折叠、可拆卸组装,方便运输和转移。(本栏)“博弈天行”象棋机器人  相似文献   

11.
板书是教师经常采用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包括板图)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它的直观性。我们知道,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感觉、印象是很重要的。列宁曾经说过:“不经过感觉,我们就不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列宁全集》第14卷,第319页。)毛泽东同志把感性认识叫做认识过程的“第一步”。青少年认识问题尤其如此,他们接受新知识总是由具体到抽象,由  相似文献   

12.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们最近已将机器人手臂与名为赛格威(Segway)的单人双轮电动滑板车组合在一起,开发出一种名为Cardea的机器人,它能够完成穿越走廊、开房门等动作。Cardea是传说中掌管门槛和门轴的罗马女神的名字,这也正说明了这种机器人的功能。它是一种三臂机器人的第一台单臂样机,该机器人将能够与人以平视高度进行安全的交互。之所以采用赛格威滑车是因为要让机器人具有类似人类的机动能力是相当难的,自主的双足行走就是一个尚未彻底解决的重大课题。简单地给人型机器人安上轮子也不能满足要求,因为要想支撑人形躯干并让与人类肢…  相似文献   

13.
芦阳 《文教资料》2010,(6):94-96
古筝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文章,它不需要文字,而要用心去诠释文章的内容,在手指之间把它表达出来.如何才能做到用“心”来诠释音乐呢?本文作者认为.只有先正确地掌握弹奏技巧达到弦与指合后.才能进入第二步指与音合,这需要学筝人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列作品的乐谱有较高的抽象想象能力.第三步是音与意合.是把音乐完整表达出来的最后一步.这一步的完成需要学筝人积累大量的文化知识,对作品的背景和作曲家能背景等都要有充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四册《机器人》是篇说明文体裁的文章。课文内容主要介绍,“机器人”发展的过程:由第—代“工业机器人”到“第二代智能机器人”,突出了今天的“机器人”是自动化科学技术深入发展的重大成果。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掌握:有条理地说明、介绍事物性质、构造和用途的方法。本课内容浅显易懂,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因势利导进行点拨为了学以致用,要求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口头作文或口述说明文体裁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下面把我教这课的过程简介如下,供参考。 一、教师用“导语”引入课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放眼现实,阅读教学的容量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可是,学生通读课文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整体感知也如同走马观花,“第一步”已变得可有可无.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是继续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合成了一个人工基因组,并用它使一个被掏空的单细胞细菌“起死回生”。研究人员表示,这是第一个完全由人工合成的细胞,它向人造生命形式迈出了关键一步,人类的能力已经发展到可以“操纵”自然界。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把解题概括性地划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弄清问题;第二步,拟定计划;第三步,实现计划;第四步,回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不少人(包括我们一些教师),尤其学生,只是“忙”于解题,这四个步骤中完成了前三个步骤就“鸣金”收兵了,却少了这第四步,即不愿回顾。“回顾”,笔者以为除了检验这一层意义之外,还应有另一层意义:积累。检验,是回顾解题过程中有否什么疏漏而导致的错误。而积累,是在正确解题之后回  相似文献   

18.
预学,是学生个体建构新知的过程,是学生独立学习新知的一次“前检测”。“预学”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准备:第一步:我知道(带着资源进课堂)。第二步:我质疑(带着问题进课堂)。第三步:我设计(带着目标进课堂)。在操作中,我们相应地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把“预学”当做作业布置。防止学生把课前预习当成是弹性任务,高兴就完成,不高...  相似文献   

19.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一单元是“简易方程”,而其中首当其冲的教学内容就是“用字母表示数”。如果把“简易方程”比作在小学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重头戏”,那么“用字母表示数”就是其“序幕”,是由算术知识迈向代数知识的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关键性一步。正因如此,所以教师应当认真备课,精心教学,教给新方法,渗透新概念,  相似文献   

20.
宋一然 《莆田学院学报》2005,12(5):44-47,51
介绍一种基于网络远程控制的检测机器人系统取代人工检测方式完成焊缝检测,该系统由检测机器人与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机器人的设计原理,特别是机器人的固定支座设计具有创新性,可在直径变化范围为椎100mm—椎400mm的管道上安装和保证合适的夹紧,实现精确的自动定心;采用剖分式结构能快速定位安装和连接。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保证了机器人关节间运动的同步性,避免机器人各关节在运动过程中不同步造成的运动不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