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光折变类行波孤子的非相干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数值的方法求解了光折变非线性方程,研究了类行波空间孤子非相干相互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类行波孤子的非相干相互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并伴有能量耦合,两束非相干类行波孤子在晶体中形成Y型波导,同时互相导引部分光能量。当初始间距较大时,两柬光并行传播,传播一定距离后越来越多能量耦合到另一束光诱导的波导中;当两束类行波孤子初始间距较小时,两束光会来回交叉扭结在一起;当两束光的间距进一步减小时,两束光相互吸引相遇,然后交叉而过。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裂步长Fourier变换法,计算模拟了通信光纤系统中暗孤子串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等初始间距的暗孤子串的相互作用不像明孤子那样复杂;非等初始间距的暗孤子串的传播表现出多样性,但当初始间距△≥5时,非等初始间的暗孤子串也保持原样地传输到60的归一化距离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变分法研究了初始啁啾对光纤中双黑孤子脉冲传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负啁啾将减弱邻近黑孤子间的排斥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在色散立方-五次方非线性媒质中碰撞的(3+1)维时空光孤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排斥、吸引、融合、螺旋.在散射和排斥中,时空光孤子表现出粒子般的性质.我们相信这种现象会令人们对此媒质中孤子碰撞的研究产生一些兴趣.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 )第二册第 1 4 3面图 1 6 - 3表示 ,电流之间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两条平行直导线 ,当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时 ,它们图 1相互吸引 ;当通以相反方向的电流时 ,它们相互排斥 .这时每个电流都处在另一个电流的磁场中 ,因而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如图 1所示 .这个实验存在如下的不足 :1 .取材困难 .2 .通电电流大 ,在实验中往往还要借助于电容器来获得较大的电流 .3.取材不慎 ,实验不易成功 .笔者通过分析及反复实验得到 ,该实验现象可以用相互平行且靠得很近的 (大约 1 cm左右 )两个通电…  相似文献   

6.
用数值的方法求解了光折变非线性方程,研究了类行波空间孤子相干相互作用的规律.结果表明:类行波孤子的相干相互作用有许多新特性,类行波本身的自弯曲现象导致了相互作用后轨迹的稍微弯曲,当横向相位调制系数∣V.∣相同时孤子至少发生一次碰撞,且碰撞时光场相干相长,因此碰撞处光强最大;当∣V.∣不同时类似于粒子的碰撞,并伴随能量转移.能量转移的大小和方向由碰撞发生时的相位差决定;多束类行波孤子的相干相互作用.具有光计算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7.
鉴于孤子相互作用对光孤子通信产生的许多不利后果,针对白噪声对平脉动孤子的相互作用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白噪声的最大振幅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平脉动孤子的相互作用可以得到较好的抑制,且随着孤子间距的不断减小,白噪声的幅值变化范围也在减小。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准一维异核两组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的Gross-Pitaevskii(GP)方程,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亮-亮孤子和亮-暗孤子在不同的相对相位下的碰撞问题。没有外部势阱的束缚时,若亮-亮孤子的相对相位是π,它们会产生完全弹性碰撞,当相对相位是π2时亮-亮孤子对碰撞会产生能量的转移。若存在外部势阱,其相对相位为π时亮-亮孤子对产生了周期性碰撞,而相对相位是π2时亮-亮孤子对碰撞合并成一个孤子,并伴随有能量逃逸。对于亮-暗孤子,其相对相位为0或π时第一组分的亮-亮孤子对均发生了周期性碰撞,不同的是前者有一个碰撞点,后者则有两个碰撞点。进而,通过求解相应的Bogoliubov-de Gennes方程研究发现亮-亮孤子总是稳定的,而暗-暗孤子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正> 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对于两通电导体间的相互作用,由左手定则可得到如下的结论: 当两导体相互平行且电流同方向时,二者相互吸引,当电流反方向时,二者相互排斥。如果两导体不平行,必有转动到电流同向平行的趋势(以下简称“结论”)。  相似文献   

10.
刘雅妹 《物理教师》2003,24(1):33-33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册(试验修订本 ,必修加选修 )第十六章第一节磁场、磁感线 ,该节以实验教学为主 ,其中有一重要的演示实验 :电流之间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电流间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的力极小 ,教材所示的实验装置 ,学生观察不到通电导体在磁场力的作用下 ,有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现象 .实验可信度差 ,没有说服力 .为此 ,笔者研制了通电直导线相互作用演示仪 ,用它来演示电流之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的实验 ,导体间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现象相当清晰 .经过实物投影仪或普通投影仪投影后 ,全班学生都能看清 ,…  相似文献   

11.
一、总结结论例 1 如图 1 ,两根相互平行且通以相同方向电流的导线间相互作用表现为 (   ) ;如图 2所示 ,两根相互平行通以相反方向电流的导线间相互作用表现为 (   )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C.无相互作用D.有相互作用 ,但性质不定图 1图 2图 3分析 图 1中 ,I2 处于 I1产生的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中 ,其所受的安培力 F12 由左手定则判断可知方向向左 .同理可得 I1所受的安培力 F2 1方向向右 ,如图 3所示 .故 I1和 I2 间表现为相互吸引 ,选项 A正确 .分析图 2同理可得选项 B正确 .例 2 如图 4甲所示 ,两根距离很近的相互垂直的导线 ,…  相似文献   

12.
采用表观黏度法,以黏度增长因子R为指标,对聚丙烯酰胺(PAM)与聚乙二醇(PEG)在水中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并考察PAM摩尔分数、PEG相对分子质量、剪切速率和温度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体系中PAM与PEG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表观黏度的降低,主要为疏水、氢键及相互缠结作用等;当体系中PAM的摩尔分数为0.6时,相互作用最强;该作用随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略增强,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表观黏度法快捷简便,适用于溶液中聚合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氢键和π-π弱相互作用力在形成超分子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中反-丁烯二酸和反-1,2-二(4-吡啶基)乙烯通过氢键和π-π弱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去质子化的反-丁烯二酸阴离子和质子化的反-1,2-二(4-吡啶基)乙烯通过N-H…O氢键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通过吡啶环之间的π-π弱相互作用形成二维的层状结构,通过相邻层之间的C-H…O氢键形成三维的结构,所以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对此超分子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运用变分法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研究强非局域介质中两正交偏振超高斯光束耦合的传输特性.变分近似法研究表明,当两超高斯光束的初始总功率等于某一临界功率,且两光束的初始束宽比满足由两光束阶数决定的某一个特定参数时,在强非局域介质中可以近似得到超高斯矢量孤子;而采用精确的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在强非局域介质中很难得到严格意义上的超高斯矢量孤子,只能得到呈周期性变化的矢量孤立波.导致出现不同结论的原因是运用变分法时,略去响应函数的高阶效应,其结论是近似的,只有在响应函数作泰勒展开其三阶以上效应可忽略时才成立.  相似文献   

15.
备忘清单 1.力的有关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力的产生至少有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一个施力物体和一个受力物体. (2)产生相互作用力的两个物体,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相似文献   

16.
一、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关于相互作用力,课本上没有专门定义,只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有些学生在判断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时容易发生混淆. 例1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桌子受到哪些力的作用?指出哪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哪两个力是平衡力? 有的学生考虑到书有重量(受重力作用)压在桌子上,桌面对书有一个反抗力(支持力)没有重力作用也就没有反抗的支持力.所以,书受  相似文献   

17.
1.关于正切函数的联想设Y=tgx,x∈R,x≠kπ (π/2),k∈Z,若x_1、x_2不在同一单调区间,且|x_1-x_2|<π,则当x_2>x_1时,必有tgx_2x_1, ∴ kπ (π/2)相似文献   

18.
高考中有关正弦(余弦)曲线有两类对称问题:中心对称和轴对称.本文给出求解这两类对称问题的若干方法. 例1 (2003年高考题)已知函数f(x)=sin(ωx φ)(ω>0,0≤φ≤π)是R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点M(3π/4,0)对称,且在区间[0,π/2]上是单调函数,求φ和ω的值. 解法1:定义法.由f(x)是偶函数,知有  相似文献   

19.
一、磁现象 1.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磁性两端最强中间最弱).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例(2015·杭州)甲铁棒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 A.一定互相吸引 B.一定互相排斥 C.可能无磁力的作用 D.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 解析:用甲去靠近小磁针,甲能吸引小磁针,说明甲可能没有磁性,也可能具有和小磁针靠近那一端的磁性是相反的;乙能排斥小磁针,说明乙一定有磁性,且和靠近那一端的磁性是相同的.由于小磁针有两个不同的磁极,所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可能相互吸引,也可能相互排斥.  相似文献   

20.
<正>三角函数一直以来都是高考的重点,而正弦函数y=Asin(ωx+φ)或余弦函数y=Acos(ωx+φ)是三角函数中较为常见的形式。正弦函数的单调性主要可分以下两种情况来讨论:(1)函数y=Asin(ωx+φ)(A>0,ω>0)的单调区间的确定,基本思想是把(ωx+φ)看作一个整体。比如:由2kπ-π2≤ωx+φ≤2kπ+π2(k∈Z)解出x的范围,所得区间即为增区间;由2kπ+π2≤ωx+φ≤2kπ+3π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