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城金藏     
谢德智 《图书馆学刊》2008,(1):F0002-F0002
《赵城金藏》堪称稀世孤本,国之瑰宝。它与《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称为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赵城金藏》为卷轴装,黄纸护首,朱漆木轴,每卷经首加装“释迦说法图”,图右上角刊“赵城县广胜寺”六字。它继承了《开宝藏》版式,依照千字文编帙,自“天”至“几”每版23行14字,版端小字刊雕经名简称、卷次、版片号、千字文编号。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地库里收藏着四大镇馆之宝,分别是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和赵城金藏. 赵城金藏系金代潞州(今山西长治)民女崔法珍断臂化缘30年募集巨资刻成的一部佛教大典,刊刻时间大约在金皇统九年(1149)至金世宗大定年间(约1173).明代刑部尚书陆光祖在万历十二年(1584)所作《嘉兴藏刻藏缘起》中如此描述:"昔有女子崔法珍,断臂募刻藏经,三十年始就绪,当时檀越有破产鬻儿应之者."《永乐大典》、《金史记事本末》均详细记载了崔法珍化缘雕刻藏经一事.据《永乐大典》第4650卷载,金大定十八年(1178)崔法珍把经版献给朝廷后,金王朝赐她"紫衣宏教大师"称号,后专门设坛为她剃度.  相似文献   

3.
2011年6月19日中新社消息:薄一波之女薄小莹将其珍藏的其父当年为北平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调拨《赵城金藏》(又称《赵城藏》)的档案,捐赠中国国家图书馆。香港钟健国基金会同时宣布,捐款200万元人民币,专门用于《赵城金藏》的保护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广弘明集》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价值、地位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弘明集)是唐释道宣编撰的一部佛教思想史料集。全书选收魏晋至唐初有关佛学的各类文章二百八十多篇,作者一百三十余人。《广弘明集》的版本,据唐宋以来的各种官私书目著录,主要有两种:一是三十卷本,一为四十卷本。来、元和明吴惟明刊本《吴本即《四部丛刊》所据印之本》等单刻本,宋、金、元人《大藏经》本,如北宋《开宝藏》、南宋《资福藏》、宋元《债砂法》、金《赵城金藏》和据《开宝藏》翻刻的《高丽蠢》、据来元明诸款刊刻的日本《弘教渐、《大正成》以及据《弘教藏》排印的《频枷黝本等,皆为三十卷本。明《洪武南藏》、《…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上一期《文献》杂志发表了题为《救护〈赵城金缄〉的策划者力空法师行略——以〈霍山志〉和力空法师自撰的年谱为题》的文章,介绍了笔者在北京图书馆发现的力空法师自撰的年谱——《念死法师年谱》(以下简称《年谱》)。该稿草成不久曾就教于林世田学友,蒙示以扈石祥《八路军救护〈赵城金藏〉纪实》(刊于《佛教文化》1993年第1期,以下简称《纪实》)一文,甚为感谢。扈石祥先生的文章对《赵城金藏》被救护的过  相似文献   

6.
《赵城金藏》修复工作始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赵城金藏的入藏 <赵城金藏>是金代佛教信女崔法珍为了表达对佛祖信仰的虔诚,通过断臂募捐的方式,集资刻印的一部"大藏经".这部藏经从金皇统八年(1148)开始刻印,到金大定十三年(1173)方全部刻印完毕,前后共用了25年.藏经印制完成以后,收藏在山西赵城县广胜寺.该藏经因成于金代,藏于赵城,故得名"赵城金藏",又名"赵城藏".  相似文献   

7.
崔法珍(女)生卒不详。金代著名刻书家。山西潞州(今山省长治)人。崔法珍为表对佛门虔诚,决志刻经,竟毅然断去一只臂,以表其心,逐感动佛门和庶民,以解州(今山西运城)和潞州为中心,动员民力遍及十余县。首先由河津县第四都西姆村刻《大般若波罗密经》、从金代皇统九年(公元1149年)开始,至金大定十三年(公元1173年)刻成,长达三十年,全藏应为七千卷,现存五千九百卷。全藏囊括了宋以上各朝各代的佛教翻译家、高僧们的诸多佛典译著,其藏内有著名的《西域记》三部十七卷。此佛经为我国最完备的大藏经,摄收弘博,甄选精细,雕刻精良,是目前世界上收罗最完备的佛家经典稀世珍本,誉称我国瑰宝。因此藏于山西赵城广胜寺,故名《赵城金  相似文献   

8.
2011年6月19日,香港钟健国基金会在北京向国家图书馆捐款200万人民币,专门用于《赵城金藏》的保护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提起这“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排在首位的当属馆藏16000余件的《敦煌遗书》。尽管仍有几万件遗书散藏在英、法、俄、日等各国,使其尸骨未全,但敦煌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璀璨夺目足以让国人为之骄傲,世人因之而羡慕。  相似文献   

10.
赵跃飞 《档案》2013,(1):42-46
能进入中国国家图书馆地库里的藏品,皆为国宝级的善本。其中《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和《赵城金藏》,被誉为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相似文献   

11.
(摘自《文汇报》1999年1月2日)北京图书馆目前有善本书27万册(件),普通古籍164万册,殷墟甲骨35000片,典藏中文图书量居世界之首。馆藏的举世瞩目的金刻本《赵城金藏》,北魏太安四年的敦煌写本《戒缘》,北魏延昌二年敦煌写本《华严经》,宋刻本《...  相似文献   

12.
陈志平 《图书馆杂志》2011,(4):89-91,94
《金楼子》版本可分为一卷本和六卷本两个系统。一卷本实源于宋《绀珠集》,而六卷本中的最早刻本"元至正三年本"源起于四库馆臣的误会,其实是不存在的。鲍廷博、吴骞对《金楼子》做了大量校勘整理工作,留下两部校勘稿本,藏于国家图书馆,应该引起学者重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赵城金藏>的进一步考察和研究后,证明了认为<金藏>最早刻于金天眷二年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了<赵城金藏>中同本异译经的排序有错误及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了此藏缺帙待补的典籍,可参照元<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和北宋<大中祥符法宝录>补足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藏一部《穆堂诗文钞》,十一卷,四册,书名页题“道光辛巳年镌”、“穆堂诗文钞”、“临川李氏容轩藏板”,卷一卷端著者题“临川李绂巨来著”。卷前分别有嘉庆二十三年(1818)宋鸣珂、李宗瀚《序》,乾隆九年(1744)李绂《序》,穆堂居士《自序》,嘉庆二十三年程卓樑《叙》,卷未有嘉庆二十五年李友裢《跋》。  相似文献   

15.
时下,档案捐赠的事例屡见不鲜,如媒体报道的:前不久薄一波之女薄小莹将家中珍藏的《赵城金藏》珍贵档案捐赠给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向总装备部档案馆捐赠了一批珍贵的钱学森档案;摄影家谭寿焕将自己整理的一套《谢晋导演相关生活照片及底片》移交上虞市档案馆。  相似文献   

16.
柳和城 《图书馆杂志》2004,23(5):76-77,75
笔者偶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下册,见有《清绮斋藏书目》两种:一、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张宗松藏清道光二十三年管庭芬抄本清管庭芬跋姜殿扬跋(北京图书馆藏)二、清绮斋藏书目四卷清抄本佚名录清管庭芬跋(上海图书馆藏)我对这两部书目曾作过考释,上述著录略有误。北图本第二篇跋文非姜殿扬所撰,上图本则渊源可考,“佚名”说似不确。另两处关于《清绮斋藏书目》  相似文献   

17.
初唐玄应《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是完整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佛典音义,其版本纷纭,不同的版本之间,文本差异很大.本文在众多版本中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高丽藏本、赵城广胜寺金藏本、宋碛砂藏本和明永乐南藏本,通过版式的差异、用字字形的差异、文本的差异、被释辞目的差异、被释经目的差异等几个方面的对比和考察,详细分析了这四个代表性版本的异同,厘清了玄应《一切经音义》版本系统的状况和源流,同时订正了前贤考证中的错误推论.  相似文献   

18.
扬州大学图书馆现藏清抄本《扬州赋》一卷、《续扬州赋》一卷.此抄本序首钤有“艺风堂/藏书”、“秀水庄氏/兰味轩/考藏印”朱文方印,系为缪荃孙旧藏. 《扬州赋》为宋代王观所撰,内容吟咏古都扬州之建置沿革、人物故事、山川楼观、名胜古迹、风俗物产等.赋文虽采取排比铺陈之形式,却以事实为本,特别是其注文征引30多种宋前文献,可辑补一些文献内容的佚失,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与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郭图 《图书馆》2001,(6):78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浩如烟海的古籍善本中 ,最璀璨夺目者当推“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是研究中古时期中国、中亚、东亚、南亚的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学史、艺术史、科技史、民族史的重要研究资料 ,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文献研究价值。由于敦煌遗书分藏于中、英、法、俄、日等地 ,至今缺乏一个完整的联合目录 ,藏经洞内究竟有多少遗书 ,至今仍无从确切统计。有人推测总数为三、四万至十万件不等。现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16 0 0 0余件 ;英…  相似文献   

20.
按:卷数当补录为:十九卷。当录为:王昂。《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录是志为十九卷,明嘉靖间王昂纂修.并称“见一八0二年旧目和一八0八年旧目。原藏两部,其中一部卷五地(‘地当‘至’之误)十六舆地、人物志,今藏北京图书馆;另一部卷十至十一,今藏上海图书馆。”万历《吉安府志》卷七选举第33页“明正德八年”下载:王昂.吉水人“解元.佥事,修壬午(当为嘉靖壬午年,即嘉靖元年)郡志。”据此,版本项当录为:明嘉靖元年刻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