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久以来,受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批评"一直被视为班级管理的必要手段之一。20世纪后,随着"儿童发展中心说""赏识教育"等理念的渗入,班主任教师的批评权一度陷入尴尬的境地,主要原因是有些班主任教师出于自保,放弃了批评权;有些班主任教师掌握不了批评的"度",导致批评效果不明显。而要让班主任教师的"批评权"不再尴尬,班主任在观念层面需要改变教育观念,树立起教师威严。在实践层面,班主任教师要做到以下四点:"批评"与"宽容"相辅相成;"公开批评"与"私下批评"相互转换;"批评"与"体罚"区分清楚;"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2.
《广东教育》2009,(12):17-18
关于批评权“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的说法。看似是赐予班主任“尚方宝剑”,实则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什么叫“适当方式”.规定中没有明确(也根本无法明确),现实中又如何界定和操作呢?同样的批评教育方式,甚至是一句批评的话语.也许班主任认为是“适当”的.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工作,结合一些积极的心理学元素往往能产生比较好的教育效果。批评要因人而异,符合个性特点;批评是对学生体现尊重、沟通和期望的过程;批评要做好善后工作;批评的最高境界是不批评。  相似文献   

4.
批评是一门艺术,掌握了其方式方法就能水到渠成,容易让人接受,解开学生的思想疙瘩,否则,批评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有的学生反而因批评加重了思想包袱,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条批评学生的秘诀。秘诀一:无声胜有声武侠小说中武功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招胜有招,无声胜有声。而班主任批评学生的最高境界可为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个抚摸……  相似文献   

5.
正当的教育权力由教师权力和学生权力两部分组成,批评权属于教师正当的教育权力。教育部赋批评权予班主任反映了教师不敢批评学生的现状,这是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追求绝对平等的后果,同时也有其现实根源。师生间应绝对平等的理念并非不正自明,我们也不能因现实教育中错误批评的存在而否定批评本身。师生之间自然地存在差异,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及批评是好的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应建立一种新型的富有教育性的师生关系,承认老师合理批评存在的必需,以消除目前道德教育可能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亓秀琴 《中国教师》2009,(18):55-56
<正>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不当思想和言行给予的否定评价,以进行警示,从而促使学生努力改正缺点和错误。批评的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学生思想的变化,使其真正提高认识,变得更有道德和教养,从而少犯错误。换句话说,批评是为了不批评。要达到这种境界,班主任要认真研究和探索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刘建 《上海教育》2009,(19):50-50
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出台以来,“批评权”问题一时间成为热议的焦点。我认为,对于“批评权”的解读,应当从正确理解“批评”二字的含义入手。字典对批评的解释有三:一为“评论、评判”;二为“对书籍、文章加以批点、评注”;三为“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该规定中所言的“批评”应当涵盖一、三两个义项。据此,可以将教师对学生的批评理解为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进行评论、评判或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8.
日前,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赋予班主任批评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笔者认为教育部赋予班主任批评权是法制的进步,并主张班主任应当艺术地行使批评权。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批评也正是想达到这一境界。批评不是目的,而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老师如果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一棵大树,不做努力是不行的。批评学生要讲艺术,要把握好尺度。  相似文献   

10.
有位朋友曾说,当领导有三种境界:一曰“怒而不威”;二曰“怒而威”;三曰“不怒而威”。其中,“不怒而威”是最高层次。思索良久,我把它运用到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班主任是管理者,工作本身就有一个管理层次和方法问题,与“领导三境界”相对照,可比之为“压服、说服、折服”。压服属于“怒而不威”的低层次境界。这是班主任常用的方法,学生犯了错误,出了问题,特别是有领导批评或科任老师告状时,碍于面子,班主任大声“吼叫”,想以威势震慑学生。我刚当班主任,就常常如此。老教师告诫我:“年轻人肝火太旺会…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文件《中小学班主任规定》中,关于教师“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的规定,从颁布之日起就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中西方教师批评权进行了追溯,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中存在的误区,以使教育工作者对批评产.生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自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后,针对教师批评权问题,究竟是义务还是权利?是虚权还是甘露?教得严师之错还是教不严师之惰?异化还是蜕变?外界争议颇多.本文在分析以上争议的基础上,探讨了教师批评权遭遇困境的原因,提出了大力弘扬尊师重道传统美德,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灵活运用教师批评学生艺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真正落实教育体制完好转变,走出应景尴尬境地以及具体细化批评教育实施细则,强化教育权益意识等走出困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回想这四年的班主任生活,我突然想:作为老师,我有批评权吗?自古至今,答案可能是肯定的。但是在今天的民主教育环境中,若仔细思考之后,不难发现,对老师的批评权应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一.批评学生时,师生地位平等吗如果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那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而不是强使学生服从。例如,成人开会的时候,如果他的手机响了,你会没收吗?如果他在开小差,你会用语言羞辱他吗?特别是这个人是你的领导的  相似文献   

14.
陈浩峰 《上海教育》2009,(19):54-56
近年来,教育上发生着很奇怪的现象:一边是赏识教育大行其道,另一边是教育恶性事件不断曝光。这种强烈反差揭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困境。教育部近日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赋予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条规定针对当前教育的困境,重申了教育者的批评权,是十分必要的。这条规定的关键词是“适当方式”,何谓采取适当方式的批评教育?在我看来,就是教育者在使用批评手段教育学生时,  相似文献   

15.
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下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该规定第十六条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一规定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批评教育”的热议。有人认为班主任批评权本来就存在,无须再作规定;有人认为“适当”二字模糊不清,让人无从评判;  相似文献   

16.
中学德育工作中,"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是班主任追求的最高境界。面对众多未成年的学生,他们个性各异,形态多样,如何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本文在班主任工作硬管理之外,对于软管理技巧作了一番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的缺点、错误免不了要批评,但怎样批评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呢?四年的高中班主任工作经历告诉我,批评的方式多种多样,但真正有效的批评是能让学生欣然接受,且不会使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而要达到这种境界,班主任首先必须拥有一颗火热的爱生之心。  相似文献   

18.
黄玲 《今日教育》2007,(4S):29-29
批评是班主任常用的教育手段.它和表扬一样属于激励方法.其目的是为了限制、制止或纠正某些不正确的行为.预防类似的问题再出现。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因此,班主任必须讲究批评的方法,增强批评的实效。结合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我觉得批评学生时应做到五忌:  相似文献   

19.
张红 《班主任》2012,(5):1-1
正曾经询问一位科任老师:你们和班主任最重要的区别在哪里?答日:一是班主任和学生相处时间比我们多,关系更亲密;二是班主任更有权力,更容易管理学生。这个回答,不禁让我想起了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曾经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对"批评权"的表述——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批评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不恰当思想言行给予的否定评价,它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常用方法,其目的是要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提高自治能力,明辨是非,从而少犯错误并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换句话说,批评是为了不批评。为了使批评达到良好效果,在批评之前,班主任要弄清学生所犯错误的来龙去脉,然后才进行恰如其分的批评,批评时特别要注意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