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即作家创作时对作品的整体的酝酿、设计和孕育。它是作家在自己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在创作意图的指导下,在素材整理的过程中,开掘题材、提炼情节、安排结构、组织人物关系(联系、矛盾、纠葛)、确定与明确主题和艺术地表达主题的一系列形象思维活动。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2.
作家的艺术思维是艰辛的劳动,既需要在生活中挖掘可供冶练的素材,又必须海阔天空地驰骋想象。他的一部作品的创作,往往是有了深厚的生活体验之后,被某件具体的事物所触发,而思索、而想象,从而进行艺术构思的。这里,具体生活事件的触发是作家产生创作欲望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是作品寻求胚胎的基本动因。古今中外,许多有名的作家在谈他们艺术创作经验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体会。据说,十  相似文献   

3.
作家观察生活,因效应作用而伴随着情感活动,使得外观生活在大脑皮层留下大量丰富的表象(它是艺术构思的元素)。这一过程就是常说的生活感受(或称素材积累)的过程。那么,作家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怎样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心灵的沟通》是一本多角度展示作家创作心路历程的评论著作。该书作者将历史与理性的思考相结合,对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了深入而辩证的分析。在对作家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作者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与纵深的比较。作者自觉地将原型批评理论等贯穿于多篇评论之中,显示出其非凡的感悟力、观察力和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5.
二、从个别特殊出发,又使个别更为鲜明、完整的典型化方法从沙汀作品的写作意图和创作过程看,他的作品的艺术构思是在怎样的创作思想指导之下进行的?构思过程有一些什么特点?这是将沙汀的作品与自然主义或公式主义创作倾向区别开来并探讨其现实主义成就的又一个重要问题。沙汀在创作过程中,坚持现实主义典型化原则,以生活真实性作为艺术构思的基础,基于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在进行典型概括时,又不是舍弃形象性的细节,删削个性使之抽象化,而是对具体的生活材料加以选择,组织,生发,再造,使个性更加鲜明、丰富和完整。这样,他在从生活素材的收集、题材的选择到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深化各个创作环节都呈现出自己的典型化  相似文献   

6.
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思的佳话。  相似文献   

7.
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思的佳话。  相似文献   

8.
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思的佳话。  相似文献   

9.
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思的佳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构思,是指作家、艺术家在着手创作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包括选择题材、提炼主题、安排人物和情节、探索艺术表现形式等。在构思过程中,作家、艺术家有各自不同的习惯和方式,或睡或坐,或动或静。总之,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构思出一篇篇精妙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佳话。一、睡中思"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作之前先磨好墨,然后  相似文献   

11.
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是以他的亲身经历为原型而创作出来的。作品中,川端康成继承了平安王朝文学幽雅而纤细、颇具女性美感的传统,反映出他自身内在的悲伤与沉痛的哀愁。文章运用传记学批评的方法解读这部作品,不仅能看到作家营造出的悲而美的抒情世界,而且通过作家与作品的互证互识,能够深入地了解川端康成孤独悲凉、纯净自然的精神世界,并通过对作家人生经历和性格的分析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一部作品创作过程分两个阶段。和所有作家相同,我决定主题到执笔完稿总是先经过构思(腹稿)尔后执笔写作。我在构思上花的时间远比执笔长得多。一般要用两三个月(个别有反复思考几年的),确定要在故事中表达什么  相似文献   

13.
原型批评是容格提出的重要文艺理论,对作家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文学作品。本文以原型批评为指导,分析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的母亲原型,探讨在父权“集体无意识”下作家对女性的矛盾态度以及其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封建社会妇女地位极其低下 ,然而古代文学作品里出现了一些“强权母亲”形象 ,通过原型批评理论来分析 ,可以看出这是古老华夏民族母亲崇拜的原始经验在作品中无意识的显现 ,是作家幻觉模式创作中无意识和意识在瞬间情景中沟通的结晶  相似文献   

15.
卡夫卡作品中的三个神话原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卡夫卡的整个创作达到了多义性与秩序性的统一、独创性与承继性的融合,是在20世纪西方历史文化条件下产生的新神话。本文从原型批评角度认识卡夫卡及其作品,对我们步入这位作家的艺术迷宫和揭开他的创作奥秘无疑是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的著作和论述中,虽然没有使用过形象思维这个术语,但对形象思维的特点却作过相当鲜明而生动的描写和论述。南朝齐梁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就详细地论述到形象思维问题。他把作家在进行创作中的艺术构思活动称之为“神思”(有时用“思理”或“文思”),其内涵与形象思维相近。他在研究了过去的文学作品、总结了历代作家的创作经验和借鉴了前人有关文学理论批评的著作和论述之后,认识到作家在观察生活、提炼素材、塑造形象的整个过程中,在进行艺术构思的过程中,思维活动的方式是具有自己的特点的。他把这种特点概括为“神与物游”,并对“神与物游”的内容归纳为:“物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刻镂声律,萌芽比兴。”  相似文献   

17.
传记学批评方法要求在作家——作品——读者这一文学系统中,站在作品文本本身之外,通过对作家传记材料、生活背景等方面进行了解以正确解读作家的作品。其一方面研究作家的生平经历等,以便弄清作品的意义;另一方面,作品也成为作家生活的线索,以便进一步认识作家,即从作家到作品和从作品到作家两个维度。文章将从作家的经历、人格以及对世界的态度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来进一步解读文本以达到对茨威格、R先生、陌生女人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原型批评理论创始人弗莱的圣经U型叙事结构为理论依据,选取了美国短篇小说名家欧·亨利的三部作品《提线木偶》、《警察与赞美诗》、《双料骗子》进行文本分析,从而印证圣经叙事结构对欧·亨利作品创作的影响,以及作家朴素的人文关怀及基督教徒的自我救赎情结。  相似文献   

19.
<正> 据说一部创造性文学作品的产生大致都要经历如下过程:现实生活(或环境)激起了作家的创作欲望(或冲动),他们把过去的生活体验通过现实的生活素材,辅助以合理的想象(艺术加工),方产生出反映作家愿望(当然也反映历史和社会真实)的艺术作品。这种愿望和幻想弗洛伊德称之为“白日梦”。他并且编排了一个形成白日梦的时间序列——愿望利用一个现实的场合,按照过去的样式,来设计未来的画面。这一程序是否符合创作规律,先不忙结论,但据笔者了解,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甚至第一流的作品的创作的确反映出这个程序。  相似文献   

20.
少儿舞蹈创作的专业职能,是舞蹈编导创作出成功作品的必备条件。一个舞蹈编导,在具备艺术家那种共同认识生活、感受生活、表现生活的创作动机外,是否有能力将头脑中对生活现实的情感、感受转化成为适合舞蹈构思的“动作素材”,并通过加工构思搬上舞台,已成为衡量一个编导专业能力的尺度。在这里我要说的舞蹈编导的专业职能是作为舞蹈编导的一项特殊职能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