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何读书     
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常人望文生义地解释为:古代学者求学是为了自己,如今的学者读书学习是为了别人。然而其言本意应为:古代学者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品德;而如今的学者读书却是为了使自己有一个知识渊博的外表炫耀给别人。仔细想想,我们究竟为何而读书呢?我想目的有三:为知、为己、为人。为知,固然是为了求知,为了积累知识、增长见识。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多读好书,把读书当成一件受益终生的事对待。书中的知识岂止千千万,要想尽入囊中似乎有些不可能。但博学正需要多读书,即便有些书中之理一时无法顿悟,…  相似文献   

2.
首先.先秦儒家强调学习是把修养主体精神之外的人性转化为修养主体自身的精神。所以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也。”苟子也认为如此,“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修养主体经过学习使自身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为了取悦于世。所以学习主要是把外在的人性转化为修养主体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黄健先生在《读书的两种境 界》(见《跬步斋读思录》,江 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一文 中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读书故 事:孔子曰:“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他在读大学一 年级时曾望文生义地解释为: “古代学者读书学习是为了自 己,现今的学者读书学习是为了 别人,我们应该摒弃‘古之学者’ 的个人主义,像‘今之学者’那 样,端正学者的目的。”后来经 过洪诚先生的指点及读了杨伯峻 先生的译著,才知道自己的理解 全“拧”了。本意应该是,古代 学者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 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 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相似文献   

4.
徐玲 《江西教育》2009,(10):48-48
读了钟发全老师的《从“师者”到“学者”》(载《江西教育》B版2009年第4期)一文,我由衷地钦佩钟老师立志做“学者”的决心。广义上的“学者”,指的是求学的人。能为人师,一定是学有所成的人,说得宽泛些,师者本身就是学者。钟老师之所以定下做“学者”的目标,是因为把“学者”看得很高,把自己看得很低。对自己的目标怀有敬意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可敬的人。  相似文献   

5.
彭国华 《成才之路》2009,(29):I0012-I0012
研究学问,投身学术。一个重要前提是明确价值取向。“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千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为学者和社会所关注。“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对这个问题,孔子如是说。仅从字面上看,这句话似乎有些令人费解:众所周知,孔子的基本思想倾向是“厚古薄今”的,他所向往的是“周制”和“周礼”,因而有所谓“周监干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感叹。从这一立场出发,他所肯定的想必就是“为己之学”,所否定的就是“为人之学”了。然而,如果从一般意义出发。把“为己”理解为“谋取一己私利”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为人”理解为“兼济天下、服务苍生”。那么,“为己之学”不是十分狭隘吗?“为人之学”又何错之有呢?  相似文献   

6.
“无(毋)友不如己者”是解读《论语》时争议较大的一句话,以往多解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或“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这两种理解,都把“主忠信”和“无友不如己者”理解为并列关系,破坏了这段话的语义连贯性。对先秦文献与“则”相关句式的考察表明,“主忠信”和“无友不如己者”语义上是相承关系,可译为:“(忠、信是君子品德的基石,)君子坚持忠、信(的原则),就不会和‘忠、信’这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相似文献   

7.
在一堂讲授儒家哲学的课上,老师问学生:"儒家思想是‘为己’,还是‘为人’?"大多数同学的回答是:"为人。"其实,儒家经典《论语》中早已说得明明白白:"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时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今天的学者的目的却是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孔老夫子在这里强调"为己"的意思,是再明显不过了。这里就有一个"为己"和"为人"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
孔子说:“古之学为己,今之学为人。”(《论语·宪问》)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炫耀于人、取悦于人。 真正尊崇学问的人,他的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从书本上学,从社会上学,从小学到老,无非是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公元1542年,安亭,震川书院。 一位学者迁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轰动一时,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从此,震川书院初步显形。讲学者名叫归有光,从附近前采求学的人络绎不绝,人送:“震川先生”。  相似文献   

10.
公元1542年,安亭。一位学者迁居嘉定安亭江上,谈书讲学,轰动一时,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从此,震川书院初步显形。讲学者名叫归有光,从附近前来求学的人络绎不绝,人送:“震川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程勤华 《教师博览》2010,(11):24-24
须知,胡适资助他人,并非为了投桃报李。因为,被胡适资助的人,并不能个个都像李敖一样知道胡适是"恩人"。有的人获胡适资助,自己还蒙在鼓里。现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小说家林语堂于1919年秋从北京大学赴美国留学。在美国求学期间,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语文教育,我们从学生时代接受教师的教,到当教师又教学生的历程中,总是处在这么教还是那么教的教语文的交界处。孔子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都是讲学习的目的是为自己修身,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做人是首要的,有余力才去学文。巴金说:“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让人变得更好,让世界变得更好。”我们套用的话是语文教育是用语言的体验,语言的情感让人变得更好。人变什么才会变得更好?就是人对社会的理解和生活方式有了变化,换句话说,也就是人的礼仪方面、情感方面、交际方面等变得符合社会发展,才叫人变好了。  相似文献   

13.
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之方”的诠释,杨普罗先生以“立如立人、达如达人”的观点指出了杨伯峻先生诠释中存在的问题。杨普罗先生对“仁之方”的解释是独特的,然而他的解释并不符合孔子“为仁由己”的仁学基本精神;杨伯峻先生的解释在表述上虽然易于让人产生误解,但却为理解孔子仁学奠定了基础。实际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指自己要想立、要想达,同时也使别人能够立、能够达。“仁之方”为人的“立”与“达”确定了一个基本原则,即己与人的“共立”“共达”。  相似文献   

14.
凌淑敏想改行,是对是错,行家里手各有评说 然而是祸是福还得看几年后的结果。眼下,想改行的人很多,原因也多种多样,评析凌淑敏的学者、专家和干部们对想改行者提出了一个共同的看法,那就是要”知己知彼”,“己”是自己,“彼”是国家和社会。盛毓安先生谈到择业要找“己”“彼”之间的、“最佳吻合点”的问题,提法很新,愿对择业者有益。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人这一辈子无外乎在做四件事——求学、工作、生活、享受,要想让自己的人生尽可能的完美,必须做到三个字“等不得”。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传统的修身方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教育史的重要内容。对此,中华民族的道德教育之祖孔子多有论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相似文献   

17.
德育:内外互化,人己互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德”的词源演变历史来看,道德有两个核心要素:直、得。“直”是行为者的真情实感、真心实意;“得”是行为者在精神和物质上有所收获。中国儒家特别重视道德中的“直”、“得”两要素。道德教育因此应该是内外互化、人己互惠的过程。内外互化是指人的外在道德实践经验要积淀为自己的德性素质,人的内在的德性素质又要表现为道德行为。人己互惠是指人的道德应该使自己和他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有所惠益,内外互化、人己互惠的德育是切合当代德育思想的,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观。  相似文献   

18.
报刊撷英     
别把学生塑造成“八股匠”钱理群教授说,现在的研究生、博士生教学存在着一种危险,即把“学术规范”强调到极端,甚至庸俗化,仿佛学术就是某种技术操作,以熟练的学术操作代替创造性的研究。学术研究技术化的危险在于最终导致学术研究与学者自身的工具化。学术研究演变为满足学术市场的需要,成为纯粹谋生的手段,于是出现了学术写作与学者信念的分离:研究者根本不相信自己所写的东西,只是为了“卖”得出去,这类失去精神的“学者”,并不是真正的学者,充其量只是个“匠”而已。钱教授说,学习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的…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学者通过论证“孔子并不认为有‘生而知之者’”来为孔子辩护,但是这种解释不符合孔子的原意和历史的真实。孔子其实是认为有“生而知之者”的;他所说的“生而知之者”并非指“生下来就懂得知识的人”,而有其特定的含义,即:“一个人身体和智力成熟后,凭着很高的天赋,尚未经过专门求学,就有极高的对道德和社会伦理的感悟力,就能明白孔子心目中的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  相似文献   

20.
远古记载:“舜耕地,牛不走道,舜鞭己不责牛。”牛不走道,舜为什么要鞭己不责牛?这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理解他当时的心情?很多人根据现代人的观念这样解释:牛不走正确的路,是因为人没有引导好,牛自己是不知道的,所以不应该责罚牛,应该追究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