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和美语文”是在借鉴古今中外哲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思想,旨在克服小学语文教育(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诸多的极化现象,“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通过构建“亦雅亦俗”“雅而俗”两种和美语文阅读教学范式,追求课堂教学的高雅之美和通俗、实用之美,努力创造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绿色“生态”境界,以求生成雅俗共赏的“和美”课堂。[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和美语文"是在借鉴古今中外哲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思想,旨在克服小学语文教育(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诸多的极化现象,"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通过构建"亦雅亦俗""雅而俗"两种和美语文阅读教学范式,追求课堂教学的高雅之美和通俗、实用之美,努力创造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绿色"生态"境界,以求生成雅俗共赏的"和美"课堂。  相似文献   

3.
"和美语文"是在借鉴古今中外哲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思想,旨在克服小学语文教育(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诸多的极化现象,"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和美语文"是一种教育教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忽如一夜春风,使小学语文界呈现出了“千数万树梨花开”的喜人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浙江省特级教师盛新凤在自己“构建诗意课堂”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和美”课堂的构想,主张在语文教学中追求到“亦雅亦俗”“雅而见俗”的境界,体现语文教学的“两极之美”。这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和美语文”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提出并实践的教学主张。美的辞藻、美的音韵、美的意境、美的意蕴,和美语文从古今中外哲人中汲取精髓与智慧,旨在克服小学语文教育中诸多的极化现象,以一分为三的哲学观,求得对立统一,从和谐融通中实现语文教育的生态之美。多年来,和美语文在阅读教学方面逐步形成了“美不胜收、韵味无穷、有感而发、品味高雅”四大教学智慧。尤其是那“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构建的和美课堂,令人沉醉不已、深受启迪。  相似文献   

6.
《江西教育》2014,(4):7-9
策划人语浙江湖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湖光山色给这原本秀丽的江南城市平添了恬静、闲适的雅趣。这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氛围,孕育了许多性格温婉而又执着的江南女子,盛新凤老师就是其中一位。盛老师在近20年的实践中,沿着自己"诗意课堂(诗意语文)—两极之美—两极融通(和美语文)"的语文教学研究轨迹,博采众长,厚积薄发,终于使"和美语文"破茧而出,并以其清新、婉约、恬淡的教学风格,赢得了语文界的广泛认同。本期专题让我们一同去领略盛老师的"和美语文"风景。  相似文献   

7.
盛老师在她的文章中是这样论述她的"两极之美"的:"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语文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是筑造语文大厦的根基."因此,"语文课必须得沉下去,必须摒弃浮躁,必须如农人般辛勤踏实地耕耘"."然而,语文,又是一门属于心灵、属于精神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用自己的才情、诗情,铸就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和学生一同演绎那种种风花雪月的美丽".  相似文献   

8.
整体目标与分组训练———浅谈小学阅读教学长庆油田钻井三处小学冯淑芳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通过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陈纪锟语文科是知识性和思想性都很强的学科,选入的课文多数文质兼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训练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接受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使受教育者成为新一代的“四有”新人。指导学生精读课文,发...  相似文献   

10.
题记:语文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美丽与朴实相辅相生,就像大兴安岭的林海,集虚与实、俗与雅、空灵与厚重手一体……她既是油盐酱醋,又是风花雪月:是“入世”中物质的语文,也是“出世”中精神的语文……语文课堂应当充满浓烈而不艳俗,高雅而又亲和的两极相融之美。  相似文献   

11.
史雅静 《小学生》2010,(12):21-22
随着“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口号响亮的提出,“和谐”一词备受众人关注。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它是各类美好事物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阅读教学更是追求美的过程。于是,构建和谐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就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何尝不是如此,随着美学和审美教育的观念不断深入教学领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在大呼开展美学分析和审美教育.但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与学生一起发现“美”,这需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材的审美分析和把握中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郑淑梅 《新疆教育》2013,(10):143-143
本文针对一年级新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出现的唱读和一字一顿的问题,结合《小学语文课标》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分词、顿读、柔读和美读”四步朗读法,并积极运用与阅读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通过阅读能使学生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陶冶爱美的情趣。多年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审美教育进行了探究,并由此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一、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美罗丹说:“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是客观存在的,但只有调动多种感官,尤其是视觉和听觉,才能  相似文献   

15.
追求语文教学的“雅韵”深圳市石岩公学张国生世间许多事物往往有雅俗之别,一般他说:“俗”为大家所轻视、鄙弃,而“雅”则为大家所仰慕、追求。按照这种观点,语文教学亦有雅俗之别,语文教师亦有雅俗之分。其俗,亦指“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而雅,刘国正先...  相似文献   

16.
题记:语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丽与朴实相辅相生,就像大兴安岭的林海,集虚与实、俗与雅、空灵与厚重于一体……她既是油盐酱醋,又是风花雪月;是“入世”中物质的语文,也是“出世”中精神的语文……语文课堂应当充满浓烈而不艳俗,高雅而又亲和的两极相融之美。一、聚焦“狮子”:两极之美的融会点——从《卢沟桥的狮子》看“狮子”【实录】师:更有意思的是它们的形态也不一样。请同学们读下边的课文,你最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师:咱们展示一下,把描写你最喜欢的那尊狮子的语句有声有色地读给大家听。生: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统编教材一至六册和七、九册的统计,阅读教学(包括讲读、阅读和独立阅读三类课文)所用的课时,占了小学语文教学总课时的五分之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问题最多,效率最低,浪费最大。对于阅读教学,许多教师感到越教越没有底,学生也越来越没有兴趣。可见,要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阅读教学是个关键。 如何改革小学阅读教学?我认为,必须拨乱反正。就是要“拨”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文学课、常识课和单纯的语文知识课之“乱”,“反”语文课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课之“正”。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科学地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教学要求上,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奠定学生语文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关键性要素。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征上看,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好阅读教学的切入方式,用灵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情感、感悟文章内涵,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动态之美的追寻中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爱阅读、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现行小学语文课文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一、观赏图画审美“九义”教材有许多精美插图,这些插图生动形象地再...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应定位于学生言语生命素养的培养与提升。遵循这一核心价值而建构的“体悟式阅读教学”,旨在对现今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行有效研究与实践,其课堂操作模式主要分为三个环节:激活、体悟、融通,具体教学流程是:激活——导读启思,披文入境;体悟——研读品味,体验感悟;融通——关读内化,意理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