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研究开发政策和投入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美国全国用于研究与发展(R&D)的经费首次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2057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了125亿美元,比1984年的1019.40亿美元翻了一番。这是美国长期重视R&D的结果。这一数字使美国的R&D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2.6%(扣除国防方面的因素后,R&D在GDP中占2.2%),创历史最高水平。根据1996年度的统计,世界各国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居第一位的是瑞典3.6%,其次是日本2.96%,美国2.52%,法国2.31%,德国2.2…  相似文献   

2.
中国R&D投入趋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国际比较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R&D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带来潜在的不利因素。为此,中国政府应强化控能力,较大幅度增加财政科技拨款,以保证实现R&D经费到2000年占GDP1.5%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刘群  钱光人 《软科学》1999,(1):57-60
1985年,中共中央在确定了经济工作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切工作的中心之后,正式发布了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从我国实际出发,对科技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推动企业成为R&D经费投入及其R&D活...  相似文献   

4.
企业R&D投入与产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洪 《科研管理》1997,18(5):39-44
通过对R&D投资决策模型的建立和混沌等现象的揭示,分析企业R&D投资策略、决策者对待环境变化所作出反应的灵敏程度、消费者偏好、产品扩散和创新速度等与企业产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说明企业R&D投入行为与产出行为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性,指出给予企业R&D管理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优化科技投入结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各国R&D经费投入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的现状,讨论了我国R&D经费投入结构应从政府主体型向企业主体逐步过渡及优化科技投入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国家科技部地方重点统计项目“内蒙古科学技术投资结构评价”(编号:980008)中有关R&D经费的部分章节,分析了内蒙古R&D经费的投资规模与增减态势,并对R&D经费的比重构成和配置结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企业R&D绩效测量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徐笑君 《科研管理》1998,19(4):37-40
现代企业为了增强其竞争优势而日益关注R&D,与此同时,对R&D的绩效测量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回顾和评价了传统的R&D绩效测量方法及其使用的指标,并介绍了目前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R&D投资决策思想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沈厚才 《科研管理》1998,19(4):45-49
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求企业重视R&D投资。本文在探讨了单纯运用系统DCF方法进行R&D投资决策的局限性后,将R&D投资与金融期权进行类比,提出了R&D投资决策的期权定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校科研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研经费的投入的多少。科研经费投入的板心是研究与发展(R&D)的费用。国标上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发达国家约为2%~3%;发展中国家大多在1%~2%之间。以1991年为例,美国投入1607.5亿美元,占2.6%;日本投入1022.3亿美元,占0.30%;韩国投入45.40亿美元,占  相似文献   

10.
论科技创新与企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的英文词是“technological Innovation,它是以瞄准客户和市场需要的产品进行基础科学知识研究,并将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技术开发和产品的创新活动,然后再把市场信息反馈给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过去人们把这个过程称为研发(R&D),现在将它纳入这个闭循环的链环之中,我们称之为“R&D&M”(R:基础研究,D:技术开发,M:市场)。应当注意将R&D的配对从原意上理解,是基础研究并将其成果发展成新技术和产品,只有当单独谈技术发展时才可称为技术开发,这一点应当特别说明。 一、企业…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十五“期间我省一些R&D经费内部支出方面的主要经济指标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数据,结合我省R&D经费内部支出的主要特征,进行省际间比较分析,以期寻找出一条更加适合我省R&D发展的道路。从比较分析看出,我省R&D经费内部支出始终徘徊在中游水平,R&D经费投入强度虽不断提高,但仅居于全国的中游水平,大中型工业企业经费支出已成为R&D经费支出的主渠道,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总额和所占比重居全国上游水平,但科研机构经费支出的比例不高,处于全国下游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全社会R&D资源清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R&D经费支出、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是一组国际通用的、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2001年12月14日,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统计局等七个部门联合公布了2000年江西省R&D资源清查的结果。笔者就此作出如下分析和建议:一、关于对江西R&D投入情况的分析1.江西省R&D投入的特点①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从行业分布看,工业所占的比重最高,达到58.64%,比全国平均数高出4个百分点。②企业是R&D经费投入的主体。在全省…  相似文献   

13.
钟卫袁卫  黄志明 《中国软科学》2007,23(5):98-104,124
近几年我国工业企业的R&D投入不断增加,工业企业支出的R&D经费占全国R&D经费支出的比重均在一半以上。在研发经费、人力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要合理增加R&D投入,更要关注R&D产出效率的提高。本文以2004年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及R&D活动数据为基础,分析工业企业R&D投入和绩效现状,并对R&D投入绩效进行评价,为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肖广岭 《中国科技论坛》2008,(3):110-113,121
本文研究揭示我国高校R&D人员规模大大高于统计数据而人均R&D经费太低,我国高校R&D产出超过研究与开发机构而高校R&D人员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通过国际比较,提出我国高校R&D经费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例应提高到15%以上及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大学-企业间动态联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二华  陈荣秋 《科研管理》1999,20(3):97-100
分析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和企业的R&D活动分别面临的挑战,探讨大学和企业合作进行R&D活动的基础和障碍;阐述建立大学-企业间动态联盟的可行性和意义;讨论提高大学-企业间动态联盟成功机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当前科技政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概念的规范谈到科技政策,主要涉及两个概念,一是科学技术经费;一是研究与开发(即R&D)投入。这两个概念的内涵是不同的,前者指应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后者指的是任何一种系统性的创新活动所需的全部的费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R&D经费的规定是,凡是R&D的花费都计入其内,既包括日常费用也包括基建费用,其中还包括工资,即从事R&D创造性活动的人的工资也在其中。科技界更关注的是R&D的投入,因为这反映了国家或社会对创造性的科技活动支持的大小。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R&D包括3类科技活动,即开发研究、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至于“基础性研究”的概念,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统计口径,是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条件下,实验室成果还是我国技术市场交易中的主要商品形式,它目前的状况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下的必然产物,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资金、手段限制:无论国家,还是行业、部门、社会对技术开发所投入的资金仍是有限的。从全国看,横向经费也有一个总量限制。按国家科委1991年调查,尽管国家规定企业在税后留利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企业开发基金,但大多数企业没有提,仅预算内企业每年就少提120亿元,提成比例只占产品销售收入的0.7%。实际用于开发的费用中,上级拨款占6%,专项拨款占28%,企业自筹占59%。当然,企业资金困…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对我国高校科技带来的影响技术创新的根本性源泉是产业的R&D。不过 ,受其正溢出效应的影响 ,产业R&D经常会出现投入不足 ,结果限制了技术的持续创新。为此 ,世界各国都将补贴或资助产业R&D作为重要的技术创新政策。但政府对产业R&D活动补贴过高 ,又会对国际贸易和自由竞争构成威胁 ,并影响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此 ,WTO对成员国产业R&D所允许补贴的范围、水平和合法成本项目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我国现行国家科学技术计划中的许多项目将不同程度地面临制约 ,有些甚至被迫取消。高校通过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获取经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药业R&D的规模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科研管理》1999,20(1):20-24
通过统计资料分析,本文发现中国制药业新产品R&D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即,随着企业规模增大,平均而言,每个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投入更多、产出更大、而且生产率更高,因而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应成为新药开发的重要组织方式;但目前R&D资源的产业集中程度较低,大企业在R&D项目数量、专业人员及开发资金的比重上都低于中型企业,迫切需要通过集中化与规模化途径,尽快将R&D资源集中到大企业,以提高制药业R&D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山东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一、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现状和特点 1、我省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总量不断增加 最近5年,我省企业研发经费的总量不断增加,其 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从1998年的17.81亿元,增 加到2003年的80.1亿元;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 占GDP的比重则由0.25%提高到0.64%;全部企业研发经费 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比重已达到90%左右,其中大 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的研发经费投入已达到 78%左右。我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的 比重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在全国排第二位,位于广东之后。 2、我省企业的科技经费、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 的比重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