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试题中,常以解答题形式出现,最常见的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形式出现的不等式.这虽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基本证题方法,但运用这种方法证明数列不等式时,有好多时候在证k到(k+1)的过程中,卡了壳,断了思路.而此时证明与原不等式等价的命题倒显得轻松自然.下面介绍几例.  相似文献   

2.
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试题中,常以解答题形式出现,最常见的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不等式,这虽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基本证题方法,但运用这种方法证明数列不等式时,有时候在证k到(k 1)的过程中,却卡了壳,断了思路….而此时证明与原不等式等价的命题就可顺利解答.  相似文献   

3.
数列不等式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常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如2006年、2007年高考数学江西卷的22题都是有关数列不等式的问题.由于数列与正整数有关,故而数列不等式常常利用数学归纳法来证明,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在证k到(k 1)的过程中,往往要运用强化命题结论、转化命题条件等变形技巧.  相似文献   

4.
赵春祥 《中国考试》2005,(10):22-24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特别是数列不等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中等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方法,近些年高考试题中多次出现这类考题,运用这种方法证明不等式时,往往有好多学生在证k到(k+1)的过程中,卡了壳,断了思路,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下面分析一下思路受阻的原因及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历来是高考数学命题的热点与重点,并且往往出现在压轴题的位置上,扮演着调整试卷区分度的角色.而数列不等式与自然数有关,因此“数学归纳法”成为数列不等式证明的首选方法.那么,除了强化用“数学归纳法”证题外,还有没有别的策略呢?笔者总结归纳了几种数列不等式的证明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胡彬 《新高考》2009,(2):30-32
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题做为高考中的一个热点题型,在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是相当高的.一涉及到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问题,人们往往就会联想到数学归纳法.因为这一类型的题型与数学归纳法的应用特征太相近了:有了数列的因素就出现了自然数n;有了不等式的因素就时常伴随着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出现.所以这类问题一旦在高考中出现了,考生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用数学归纳法来证  相似文献   

7.
由于数列不等式与正整数有关,所以数学归纳法成为证明数列不等式的常用方法.但是,有些数列不等式直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行不通,此时需对其进行放缩,以证明它的"加强不等式".下面就常见的三种类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各省市高考数学压卷题常常设计成关于函数、数列、不等式的交汇题.解题中需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列不等式.在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第二步中,当用上假设条件P(k)后,所得式子与目标式不一致.本文给出由P(k)过渡到P(k+1)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9.
数学归纳法在证明数列和不等式有关的问题时,关键的一步是根据假设n=k命题成立,证得n=k+1时,命题也是成立的,这个也是数学归纳法处理这类问题的一个难点。  相似文献   

10.
在各地高考模拟卷和全国高考卷中经常出现与数列有关的不等式的证明题,其中有一类是与自然数”有关的,这类不等式常用的证明方法是运用数学归纳法或放缩法证明,有时还会用到二项式定理、数列知识,并结合一些基本不等式进行证明.当数学归纳法、比较法失效后,式子如何放缩成为了解决问题的焦点.本篇重点叙述这类不等式证明的放缩技巧,供广大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会考、高考和数学竞赛中,有关数学归纳法的题目屡见不鲜,且尤其以证明不等式的问题为著.究其原因,一是数学归纳法本身应用的广泛性,二是不等式证明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它既需要学生对数学归纳法应用程式的深刻理解,又需要学生对不等式证明的各种技巧的灵活运用.为此,本文举例说明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几种常用技巧,供大家参考.1°分析法技巧利用归纳假设完成证明时,由于导出的式子与要证的式子联系不强,可考虑采用分析法来证.例1设a>0,b>0,n∈N.证明证(1)当n=1时,命题显然成立.(2)假设n=k时,命题成立.即由…  相似文献   

12.
数学归纳法是一种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的重要方法.用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主要困难在于第二步,因由n=k时命题成立去证n=k 1时命题也成立往往需要一些技巧.有些命题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受阻时,只是由于我们使用方法不当,若能采取恰当的策略,数学归纳法就能顺利进行.下面以不等式的证明为例,给出数学归纳法受阻时的几种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杨瑞强 《数学教学》2012,(11):30-31
我们把形如sum from k=1 to n f(k)相似文献   

14.
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不等式的常规方法是数学归纳法和放缩法,但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比较烦琐,而放缩法的技巧性很强,难度较大,可用构造数列的方法证明此类不等式,可使证明过程思路清晰,简洁明快.  相似文献   

15.
<正>形如n∑k=1f(k)相似文献   

16.
数学归纳法是证明和正整数相关的不等式的最有效方法,其证明的关键是如何实现从"n=k时原不等式成立"(这个不等式不妨称之为"假设不等式")到"n=k 1时原不等式成立"(这个不等式不妨称之为"目标不等式")的过渡.本文介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若干技巧和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Ⅰ.命题趋势数学归纳法在高考试题中,常以解答题形式出现,主要有证明不等式、证明恒等式、求数列通项公式、数列求和等几方面的应用.数学归纳法单独考查的情况较少,而经常出现在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中,多以伴随着数列的通项或前n项和而出现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这也是高考所考查的热点之一.此外,凡是与自然数有关的知识都可能成为与数学归纳法结合综合考查的内容.数学归纳法的考查隐蔽,主要突出数学意识的考查,即解题方法的寻找将是“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值得注意的是,将数学归纳法与一些探索性的问题综合起来出现了一些非常新颖的题型.Ⅱ.解题…  相似文献   

18.
在各地高考模拟卷和全国高考卷中经常出现与数列有关的不等式的证明题,其中有一类是与自然数n有关的,这类不等式常用的证明方法是运用数学归纳法或放缩法证明,有时还会用到二项式定理、数列知识,并结合一些基本不等式进行证明.当数学归纳法、比较法失效后,式子如何放缩成为了解决问题的焦点.本篇重点叙述这类不等式证明的放缩技巧,供广大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一、问题的提出数学归纳法是我们在学习解各类数学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在解决数列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用数学归纳法解决数列问题看似复杂,其实它是通过"归纳——猜想——证明"这样的一个解题过程,先假设一个数列的前k项满足猜想的结果,进而对第k+1项进行证明,推出第k+1项也满足猜想的结果,进而给出结论.我们知道,数列无论在高考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至关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20.
不等式的证明问题是高考和各种数学竞赛的热点问题之一.一般的证明方法有:运用均值不等式或柯西不等式;数学归纳法;放缩或裂项化成可求和(积)的数列证明和式(积式)等等.文[1]运用抽屉原理证明一些含有三个变元的不等式,文[2]介绍了一种构造不等式证明数列和式、积式的方法.阅读之后深受启发,本文对某些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