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京,是一座将历史融合于自然的城市,遍地古迹,处处闪耀着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之光。抗日战争胜利之后,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国共谈判的中心也从重庆转移到南京。为粉碎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争取中国的持久和平,周恩来肩负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神圣使命,于5月3日率领中共代表团来到南京,居住在梅园新村,继续与国民党政府进行针锋相对的谈判斗争。  相似文献   

2.
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政府移驻重庆,使其成为战时首都,并明定为陪都,从而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出版中心。本文着重简述从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至1946年5月还都南京这一时期重庆出版业的发展变化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政府移驻重庆,使其成为战时首都,并明定为陪都,从而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出版中心。本文着重简述从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至1946年5月还都南京这一时期重庆出版业的发展变化及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从重庆“还都”南京。此前不久,长期担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孔祥熙因声名狼藉而下台,蒋介石让其妻兄宋子文继任行政院长。宋子文与美国财阀关系极其密切。此时,中央银行控制有约900多万两黄金库存和9亿多美元的外汇储备.以及大量接受的日伪财产和为数庞大的美援物资,与美国20亿美元贷款谈判也在进行中。宋子文在美国顾问杨格的支持下,于1946年3月正式颁布《管理外汇暂行办法》与《黄金买卖细则》等,实行外汇与黄金自由买卖政策,开放外汇与黄金市场,规定外汇与黄金牌价(官价),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始建于南京。抗战军兴,西迁重庆。1946年重返金陵,直至“百万雄师过大江”,远徙台湾一隅。综观其21年历史,政局激荡,人事浮沉,不啻是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始末的一个缩影。现就林林总总的大宗史实中,撷其部分,分12节概述如次。一、创业伊始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奠都南京。1928年,“国民革命军”完全驱逐了孙传芳势力,底定江淮,移师北指。民国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宣布全国兵役缓征一年,于1946年10月颁布新的兵役法,采用征兵制度.南京国防部电令北平市政府自"双十节"恢复征兵工作,北平市作为北平团管区下辖的特别市,积极配合南京国防部的征兵动员令.由于战争形势和战时财政的紧张,加之民众入伍意愿不强等诸多原因,导致征兵工作遇到极大困难,国民政府采取强制、逼迫等手段引起北平民众怨气激增,并最终导致国民党在北平失去民心,为北平和平解放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7.
韩江雪 《青年记者》2009,(12):89-90
1937年至1945年,是重庆担负起“战时首都”功能的8年。从1937年10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至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迁回南京,重庆的新闻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时在重庆有名的报纸便有数十种,但由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各家报纸的政治倾向性不同,读者对象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杨璐 《山西档案》2004,(5):28-30
从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至1949年8月国民党政权垮台,人们一般把这段时期的中央政府,统称为国民政府时期。  相似文献   

9.
一、历史沿革《中央日报》从创刊到今天,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分述如下: 1.南京出报时期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国民政府一俟定都,即有设立机关报的筹议。当时正值上海《商报》停刊,于是《中央日报》接其一切设备,于1928年2月1日在上海创刊。至同年11月1日为止,该报山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潘宜之兼任总经  相似文献   

10.
1937年至1945年,是重庆担负起"战时首都"功能的8年.从1937年10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至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迁回南京,重庆的新闻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时在重庆有名的报纸便有数十种,但由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各家报纸的政治倾向性不同,读者对象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其新闻报道特别是评论中明显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本文通过对重庆陪都时期各类报纸关于某些特定事件的评论进行比较分析,对这一时期的办报纸环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覆亡,东方欲晓,新中国的开国筹备工作提上了议程。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儿童节”在每年的4月4日,被称为“四四儿童节”,一般都要举行庆祝活动。为了进一步鼓励儿童兴趣、启发儿童爱群、爱国、爱家庭之心理并唤起社会关注儿童卫生、教育、福利等事业,国民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庆祝儿童节的管理办法,如1946年中央宣传部等部门颁行“四四儿童节庆祝办法要点”等。本组史料主要选编出1946年北平市庆祝儿童节的各项具体活动及与其相关的上述管理办法予以公布,以供读者参考。档号:J4-3-519,J7l-l-537。[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大汉奸汪精卫之妻、曾任国民政府中央监察委员的陈璧君,于1946年4月被国民政府江苏高等法院判处无期徒刑,褫夺公权终身。1949年她从苏州监狱移押到上海提篮桥监狱,1959年6月17日因病死于狱中,享年68岁。多年来,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史、档案材料,采访当年曾经管理过陈璧君的多名管教干部,还采访了当年常到监狱送物、探视,并为陈璧君处理后事的陈家远房亲戚谭文亮先生,遂成此文。文中不少史料为首次披露。移押上海  相似文献   

14.
王云五(1888-1979)没有学历,靠自学成才.辛亥革命后应孙中山邀请任临时大总统府秘书.1913年应蔡元培邀请就任国民政府教育部教育司科长.以后曾长期主持商务印书馆编务.1946年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等职.1964年主持台湾商务印书馆直至去世.他还倡导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等.他在台湾为政治大学授课13年间,博士、硕士出其门下者不下百人,著作约百种.  相似文献   

15.
1937年11月,中国军队在淞沪抗战中失利,南京陷入危机,国民政府于11月20日迁往重庆。日军为了威胁中国政府早日投降,不断派遣大批飞机对重庆进行大轰炸。国民政府成立了防空司令部,任命刘峙为重庆卫戍总司令兼防空司令。国民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防空部队,  相似文献   

16.
陈家鹦 《档案时空》2003,(11):30-32
1945年8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继头号汉奸汪精卫任伪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的陈公博潜逃日本,一度藏匿于京都郊外的金阁寺。不久,在全国人民掀起严惩汉奸的高潮中,国民党当局不得不下令追查缉捕陈公博等人。同年10月3日,陈公博其及夫人等一行6人从日本引渡回国,接受审判。一大汉奸陈公博开始关押于南京。1946年3月初,他与陈璧君、褚民谊等3人又被押送至苏州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交司法部门正式审判。初春时令,细雨淅沥。监房内阴冷寒逼,被关押在此候审的陈公博心绪坏透了。他3月15日的日记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痛苦心情:“昨夜又是整夜没有睡着…  相似文献   

17.
在对日抗战采持久战战略上,国共两党领导人与中国其他有远见的人士取得了共识.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申述中国政府对处理卢沟桥事变的基本立场与外交政策.1937年8月7日,国民政府在南京举行国防联席会议,正式确定了“抗战到底,全面抗战”的抗战国策和“持久消耗战略”,对中国的抗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抗日战争胜利血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华民族耻辱。国民政府先后制定了《战争罪犯处理办法》《战争罪犯审判办法》《战争罪犯审判办法施行细则》等法规,自1946年开始在南京、北平、沈阳等10个城市组建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其中1946年3月在上海设立的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其正规名称为"第一绥靖区军事法庭",又称"第一绥靖区司令部军事法庭",由于法庭设在上海,一般民众都称"上海军事法庭"。该法庭位于上海虹口江湾路1号(今四川北路)四  相似文献   

19.
各界名流云集庐山 1937年5月下旬,南京的暑期将至.每逢夏天,国民党军政要员都有上庐山避暑度假的习惯.国民党中常会决定,今年夏季,以中政会主席汪精卫和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蒋介石的名义,邀请各党派、团体、各界人士来庐山开"谈话会",讨论抗日事宜.6月23日,张群又以中政会秘书长名义,向各界名流正式发出请柬.被邀者约200余人.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是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八十周年,为了纪念那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战争,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法津讲堂》栏目,特意制作了"审判大汉奸"系列节目。南京曾经是国民政府的首都,1946年,许多汪伪特任级的大汉奸都是由首都高等法院审理,并在南京老虎桥监狱服刑或走完他们人生最后的路程的。因此,南京市档案馆是保管汪伪汉奸档案的唯一地方。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