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中化学甲种本第二册“硝酸、硝酸盐”一节之后,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给硝酸钠晶体跟浓硫酸和铜共热,将会发生什么现象?用这种方法可以鉴定硝酸盐吗?……”给硝酸盐晶体跟硫酸和铜共热,能产生红棕色气体,这是实验室检验硝酸盐的常用方法,但有时因为所用硫酸浓度太大,常会发生红棕色气体持续时间很短,且时隐时现难以看清的现象。本文将阐述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介绍怎样通过有关实验,找到了适宜的硫酸浓度。  相似文献   

2.
NO2 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 ,且能与水反应的氧化物。NO2 能否用浓H2 SO4来干燥 ,一般资料都没有说明 ,以下两个实验 ,能很好地证明NO2 不能用浓H2 SO4来干燥。1 实验 1用铜和浓硝酸制NO2 气体 ,并控制气流慢慢地通入盛有约 2ml浓硫酸的具支试管里 (用NaOH图 1吸收尾气 ,防止污染空气 ) ,过一会儿(约 5分钟 ) ,便可清楚地观察到 ,无色透明的浓硫酸呈浅红棕色 ,继续通入NO2 ,颜色逐渐加深 ,说明红棕色的NO2 这种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浓H2 SO4(见图 1 )。图 22 实验 2向一充满红棕色NO2 气体的试管 (A)里注入 2…  相似文献   

3.
以邻苯二甲酸酐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浓硝酸、硝酸盐引入硝基。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各种硝酸盐对反应的影响。使用紫外光谱讨论了粗产品中4-硝基邻苯二甲酸的比率。在加入铜盐条件下,3-硝基邻苯二甲酸的产率提高11.4%。  相似文献   

4.
1问题提出在一次探究教学的活动中,为了制得干燥的二氧化氮气体,把二氧化氮通入浓硫酸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个异常现象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红棕色的二氧化氮通过浓硫酸后,红棕色消失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二氧化氮哪里去了?二氧化氮制备过程及其现象如下表:  相似文献   

5.
lO2→一种不寻常的气体□天水市第二师范学校胡建奎笔者偶尔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当给氯酸钾晶体中滴入浓硫酸时,立刻出现深黄棕色→橙色→黄色→无色的变化,并伴有黄棕色气体放出。这种气体较重,沿实验台扩散,具有类似于氯气的刺激性气味。起初,我还以为是氯气,为...  相似文献   

6.
生物实验中实验试剂的配制,对实验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以下试剂的配制方法,效果很好。1检验淀粉的试剂———碘液本试剂也可用于细胞核的染色配方:碘2g;碘化钾4g;蒸馏水600mL配法:①将碘化钾溶于10mL蒸馏水中;②将碘加入使之溶解;③待药品溶解后,加水至600mL,即成碘液。在棕色瓶中保存,否则变为氢碘酸。2检验DNA的试剂———二苯胺配方:纯二苯胺1g;纯蒸馏的冰醋酸100mL;98%浓硫酸2.75mL配法:将1g二苯胺溶于100mL冰醋酸中,再加入2.75mL98%的浓硫酸。用棕色瓶保存,备用。3脂肪染色剂配方:苏丹Ⅲ1g;95%酒精20m…  相似文献   

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为了使化学实验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有时需要对现行实验某一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适当的改进。本文结合《氮族》的教学实践,就此谈一些体会。一、保证实验原理的科学准确科学准确的实验原理是学生获得真知的前提。若实验原理经不起仔细推敲,则应改进有关操作。如:检验硝酸盐受热分解产物中的氧气,课本用“带火星的木条”。其实,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镁以后的金属,其硝酸盐分解出的气体产物是红棕色二  相似文献   

8.
硝酸盐热分解实验,是师专无机化学实验教材中要求学生必做的实验内容。通常的实验方法是:将硝酸盐固体放入大试管中,加强热,然后再用带余烬的木条插入大试管中,观察现象。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验观察,认为此种操作方法有它的不足之处,因为对于在电位序中位于Mg以后的金属硝酸盐来说,加热时,其热分解产物中,有红棕色No_2气体产生。由于是学生实验,几十个学生同时在一个实验室实验必然会有大量的No_2气体弥漫于室内,如果不加处理,不仅污染了实验环境而且对人体会有很大危害。因此笔者将此项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一、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主耍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及广口瓶。  相似文献   

9.
在每次实验前,教师除应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的化学原理和操作步骤外,还必须强调指出实验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从而杜绝实验事故的发生,确保化学分组实验的顺利进行。现将实验中常见的事故列举如下,供老师们参考。一、使用浓硫酸时易发生的事故: 一般学生都知道:“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若问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学生一般能作正确的回答。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常发生差错。例如:有一位学生想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教材中硝酸盐的分解,书上列举了硝酸铜一例。将硝酸铜在酒精灯上加热分解,虽现象明显,但分解的二氧化氮有害气体对实验教师和学生的健康不利。为了使试验现象既明显,又不污染周围空气,本人对该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取一支薄壁小试管(或注射用过的安瓶),内装少量硝酸盐固体,将其开口向上在喷灯上加温,使口部玻璃融化收拢封严,趁封口处玻璃红热时,迅速将瓶底硝酸盐倾倒过来。这时,硝酸盐突受高温,立即可以看到该盐分解放出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充满整个试管,效果非常明显,无有害气体污染。学生通过以上变化,对硝酸盐的成分有了最直观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185页[实验7-5]“纤维素水解”的演示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实验,也是一个疑难实验。做好这个实验对于引导学生学好纤维素的重要性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材中采用90%浓硫酸滴到棉花或滤纸上,再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捣成糊状,小火微热直到溶液变成亮棕色,最后加新制的Cu(OH)_2加热煮沸。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成功,实验现象也不明显,溶液经常由于硫酸浓度过高而被炭化成黑色,看不到亮棕色,最后加新制的 Cu(OH)_2,加热煮沸也看不到砖红色的沉淀出现。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4,(A4):148-149
硫酸一节大奖赛课的设计中,突出以实验为主导的授课方式,重点是浓硫酸的三大特性,同时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浓硫酸的三大特性。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精心设计了讲课中的几个实验,有引课实验教师演示潮湿的火柴被浓硫酸点着,性质实验在试管中放少量胆矾,并滴加少量浓H2SO4,浓硫酸与纸屑、棉花、木屑反应,铜与浓硫酸的反应,Fe、Al遇浓硫酸发生钝化。总结实验是蔗糖与浓硫酸的反应。使整堂课充满探究的气氛,每个浓硫酸性质都由简单的实验得出,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多处可能用到浓硫酸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如果操作不当,有可能出现爆炸事故.当向浓硫酸中加入较大量的高锰酸钾,将生成棕色油状物Mn_2O_7:2KMnO_4+H_2SO_4=Mn_2O_7+K_2SO_4+H_2OMn_2O_7不但是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而且是一种不稳定的爆炸性物质,它爆炸时,分解生成二氧化锰,氧气和臭氧;3Mn_2O_7=6MnO_2+3O_2十O_3[实验]向50毫升小烧杯中,加入10克高锰酸钾晶体,再倒入10毫升浓硫酸;在10℃时,大约放置半小时,将出现剧烈的爆炸.在中学化学中…  相似文献   

14.
浓硫酸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但由于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稀释时剧烈放热,在实验操作中什么时候加入最为适宜?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下面就高中教材中涉及浓硫酸滴加顺序的实验项目总结如下。l浓硫酸必须最后加入的实验凡涉及浓硫酸稀释,且为剧烈放热反应的,必须将浓硫酸沿容器壁或玻璃律缓慢地注入到密度小的溶剂(液)中。以防止溶液瀑沸、飞溅而发生事故。象这种浓硫酸必须最后加入的实验有:①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②铜片和浓硫酸加热、反应后,溶液的稀释(为证明Cuz“的生成);③乙烯的制备中,乙醇和浓硫酸1:3(体积比)混合…  相似文献   

15.
1淀粉水解实验的改进1.实验步骤(1)预先制好淀粉溶液于试剂瓶中。(2)用一试管取淀粉溶液2mL,滴入10滴浓硫酸,微热,溶液马上呈亮棕色(表明水解完全)。(3)在上述水解液中,滴1滴酚酞,再逐滴加入27%的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摇)中和至混和液的颜色呈浅红色(PH=8~9  相似文献   

16.
陈义 《化学教学》1999,(12):43-43
贵刊99年第3期刊登了“危险的浓硫酸与高锰酸钾混合物”一文,读后受益非浅,笔者就此文一些观点及“魔棒点灯”这个实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魔棒点灯”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中间产物Mn2O7是易爆物质,尤其是量多的时候危险性更大.笔者在做这个实验时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对此实验稍作改进,具体操作如下:用洁净的玻棒一端沾取浓硫酸少量,然后用沾有浓硫酸的玻棒轻轻沾取表面皿中KMnO4粉末少许,迅速靠在酒精灯的灯芯上,不一会儿,酒精灯就点燃了.按照这种操作方法,避免了药品量多而造成的危险性,现…  相似文献   

17.
关于浓硫酸性质的某些实验及现象探讨王建国,邓铁塘浓硫酸除具有酸性外,还有吸水性、脱水性和较强的氧化性。本文试图从一般教科书较少提及的实验埕实验现象探讨浓硫酸的这些特性。一、吸水性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某些气体,这是由于它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在吸水过程中要放...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环己烯制备实验中,使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会造成反应物和产物部分炭化,还会对生产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并且污染大、产率低等缺点,本研究选用对甲苯磺酸做催化剂催化制取环己烯,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硫酸肼还原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实验结果表明,选取适宜的测定条件,硝酸盐氯浓度在0.00~8.00μg/25 mL 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本法最低检测量为0.5μg 硝酸盐氯,取1.00 mL 水样,最低检测浓度为0.5μg/mL.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制乙烯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有机化学实验,对于教材设计的乙烯实验,有些问题值得讨论与探究.一、基础型问题为了完成乙烯实验,达到实验目标,必须弄清楚下列问题:1.如何将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酒精中,边搅拌边加入;浓硫酸起催化,脱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