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以山水名胜、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资源和以历史古迹、文化遗迹、革命纪念地为主的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为人们创造旅行游览、体育娱乐、搜奇访古、考察探险、扩大见闻、增进知识的条件和场所,也是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被称为“无烟工业”。 丝绸之路 自公元前2世纪西汉武帝时起,我国的生产日益发展,经济繁荣、交通发达,与国外的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2.
“驴”成为“自助旅行”的代名词.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驴”与“旅”谐音:二是自助旅行需要自己背负行装,足量征程,就像负重的驴子一样。“驴行”开始只指徒步自助游.后来只要是自助旅行都以“驴行”冠之。自助旅行都要背一大包随身用品,所以又有“背包之驴”的说法。自助旅行在国外早已有之.比如在新加坡,人们称自助旅行为“背包客”。  相似文献   

3.
一、词汇过关1.tour【用法】用作名词,意为“a trip w ith visitsto various places of interest for business,pleasure,or instruction.旅游;为了公务、娱乐或教育参观多处名胜的一次旅行;漫游”。例如:W e went on a tour of the city.我们游览了一下这座城市。The students talked about the com ing tourto the nearby m ountain village am ong them-selves.同学们在一起谈论他们即将到附近山村观光的事情。用作动词,意为“to travel from place toplace,especially for pleasure观光;从一地旅行到另一地,尤指为了娱乐”。They toured E urope lastsum m er.去年夏天他们在欧洲观光。【辨析】journey着重指长距离的陆上旅行,而travel通常是到远方长时间的旅行,没有直接到某地旅行的意思,而有到处游历的意味;voyage主要指乘船水上旅行,也可指...  相似文献   

4.
儿子知道我访问美国时游览过加利福尼亚的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当然是他向往已久的地方,所以他一有空就缠着要我讲在迪斯尼的经历。讲一次还不够,他还想听第二次。我只能搜索枯肠,把我在迪斯尼乐园中的所见所闻全都讲给他听。迪斯尼乐园确实是人类的想象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一种标志。数年前在那里的经历,回忆起来犹如梦幻。从“彼得潘的旅行”、“白雪公主的城堡”、“小小世界”、“印弟安人的家园”、“海盗城”、“太空历险”、“海底旅行”、“机器马戏表演”、“环形电影院”、“鬼屋”……没有一个地方不是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域旅游”和研学旅行在全国各地得到快速发展,而课程成为制约研学旅行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全域旅游”视野,提出了“全域研学旅行课程”概念,结合东营市研学旅行课程资源优势,着重就东营市全域研学旅行“一三七N”课程体系进行了阐释。该课程有利于破除研学旅行资源条块分割、研学旅行课程混乱无序等弊端,实现研学旅行资源整体优化、整合,满足学生的研学旅行需求和课程选择。  相似文献   

6.
杨晓 《英语沙龙》2009,(6):58-61
为了满足旅游者对“最大”的追求,BootsnAll旅行网推出了一个清单,列出了世界上与旅游有关的九个“最大”。这一清单由BootsnAll旅行网(http://www.bootsnall.com)汇编。这家网站是一个针对自助旅行者的旅游信息资源库。  相似文献   

7.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依托地理学科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对于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是地理课程彰显其实践属性的主要担当。本次研学旅行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于一体,融亲子旅游与和研学旅行于一体,融假期学习与娱乐于一体,让学生在“游”学,在“玩”中成长,达到了学生“人在假期里,心在知识中游”的预期。为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探索出了良好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上四年级地理课时,第一节课我就和同学们说:“从这节课开始,我要带领大家到祖国各地去‘游览’……”同学们听说老师要带大家到全国各地去玩,兴趣一下就来了。对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同学来说,地理是门新课。过去的学生对上地理课不感兴趣,认为单调无味。去年以来,我对地理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采用“导游法”上地理课。所谓“导游法”,就是老师“带领”大家到全国各地去“旅游”。老师当“导游员”,去“参观”“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用“导游”的方法向同学们介绍我国各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山脉、河流、湖泊、气候、物产、交通、城市、民族以及当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中国国内旅游业和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培养操作能力强并具有相关理论知识的旅游、秘书人才,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UCLES)经过研究讨论,决定联合在中国推出“旅行和旅游证书”、“秘书证书”考试。一、考试目的世界范围内旅行和旅游业发展变化迅速,对受过良好培训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旅行和旅游证书考试正是为培养和评估考生参与旅行和旅游业所需的技能而设计的。考试目的是通过学习培养考生掌握有关理论  相似文献   

10.
travel,trip,journey,voyage,tour,excursion 这几个词都表示“旅行”这一概念,但相互之间又有着一定的区别。现比较如下:1.travel 表示“旅行”这一总的概念,而不指某次具体的旅行。例如:Travel broadens the mind.旅行使人心胸开阔。He is fond of travel.他喜欢旅行。2.trip一般指短程的旅行,通常含有回到启程地的意思,但不含旅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丹东市居民家庭旅游消费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消费是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通过购买旅游产品来满足个人发展和享受需要的行为和活动。因此,旅游消费属于个人消费范畴,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享乐和发展的一种高层次的消费活动。旅游消费行为的产生必须在人们基本生存需要已满足的条件下而产生的。影响旅游消...  相似文献   

12.
墨曾 《少年科学》2007,(Z1):138-140
在暑假里,你也许会去参加夏令营,或准备与同学一起外出旅游,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各地的风俗民情。在此提醒你:外出旅行,安全第一。旅行中有关安全防范的内容很多,这里介绍一些外出旅游应该掌握的安全防范小知识。  相似文献   

13.
泉涌 《中学教育》2004,(10):58-58
太太和我都自诩为文明人,非常鄙夷那些在名胜古迹上乱画“某某到此一游”的恶劣行径。一次太太旅游归来,从包里倒出一堆胶卷来,说:“麻烦你拿去给我洗出来。”我说:“先说说你的旅行见闻吧,让我也过过耳瘾。”太太愣了一下,说:“等照片洗出来不就知道了吗?”厚厚的一大摞照片洗回来了,照片上的太太无  相似文献   

14.
一、我对“旅游文化”的理解所谓“旅游文化”,它指的是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旅游主体即旅游者,旅游客体指的是一切可供主体游览的对象(包括为沟通主体和客体而设的各类旅游设施)。在旅游主体没有和旅游客体发生关系之前,旅游客体(例如纯粹的自然景观)一般不能  相似文献   

15.
法国十八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卢梭,靠自学成才。他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归结为这样三个步骤:储存量比较批判。所谓储存,即“完全接受”所读每本书的观点,“不掺入”自己的观点,“也不和作者争论”,意在积累知识;所谓比较,即在旅行或办事不能阅读书籍时,就在脑子里复习并和以前学过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由于旅行游览的目的方式不同,古汉语中“旅游”一词便有了种种别称。宸游,即帝王或皇室巡视天下。如:御苑清风正麦秋,金舆晚出事宸游。(归有光《西苑观刈麦》)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2010,(8):23-23
“黑色旅游”是继“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之后兴起的旅游形式,通过游览灾难事件发生地或体会模拟的空难情景,使旅游者受到教育并满足其好奇心。奥斯维辛集中营遗址自从被波兰政府建成博物馆以来,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数十万人前往参观,凭吊那些被德国纳粹分子迫害致死的无辜者。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圆是轴对称图形”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长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为什么?”一位同学回答:“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因为沿长方形对边中点的连线和对角线对折,对折后的图形完全相等,所以长方形有四条对称轴。”这位同学为什么说长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呢?这主要是将“完全重合”、“完全相等”误认为是一回事了。“完全相等”指的是面积、周长,还是其它方面相等,表达不清。退一步讲,就算“完全相等”指的是对折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等全部相同,但如不重合也不能把对折线称为该图形的对称轴。如上面所提到的长方形沿着对角线对折,对角形两边的  相似文献   

19.
曹雷  苏秀 《老年教育》2010,(12):17-18
如今,年长一些的人提到“文革”时的文化现象,还可能记得“内参片”这个词。“内参片”即“内部参考影片”的简称,其实早在“文革”前就有了。但那时的“内参片”和“文革”时的“内参片”并不完全一样。“文革”前的“内参片”,是指不对外公映、仅供业界内部学习参考的影片;  相似文献   

20.
当你去游览厦门的鼓浪屿时,你就会看到鼓浪屿大门口的一块匾上,“屿”字被写成了“(山与)”,轻而易举地就将一座大“山”从“与”的身旁搬到了头顶上。中国的字,除极少数外,一般都是一字一形,写法也是固定的,这有利于识读。上述的“(山与)”字,既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