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你玩过泥巴吗?你尝试过用泥巴来制作“小玩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尝试一种神奇的方法——泥条成型法,来制作陶艺作品吧!  相似文献   

2.
本刊上一期我们介绍了用泥板成型的方法来制作“漂亮的鱼”。泥板成型的方法既神奇又好玩吧?今天我们再来尝试另一种神奇的方法——手捏成型法。手捏成型法是陶艺成型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训练做陶者对泥土厚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用泥巴来尝试另一种神奇的造型方法——泥板成型法。泥板成型法,是借助器物将泥块进行滚压或用双手进行拍压,使泥块形成泥板,再利用多个泥板进行拼贴、造型来完成作品的一种方法。泥板成型法操作简单、趣味性强,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做出很多有趣的作品,如笔筒,小挂饰等。下面就介绍一种用泥板成型的方法完成的陶艺作品——漂亮的鱼。  相似文献   

4.
王颖 《文教资料》2009,(27):100-102
陶艺能给幼儿聪明的脑袋、灵巧的双手和良好的品质.陶艺教学活动主要是运用陶泥和一些孩子们自己喜欢的、日常所及的工具.基本方法有手捏成型法、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在指导时教师要注意幼儿兴趣的培养,并提供适宜的材料,给予技术上的帮助,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以及给予心理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泥塑     
泥土看似无声无息.却充满灵性和生命力;泥土看似朴实无华,却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泥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源泉,是地球母亲的主要构成元素。玩泥是孩子们的天性.由玩泥而拓展的陶艺活动有机结台本土化、乡土化、园本化的教育资源,自然渗透教育活动、游戏与日常生活活动,让每个孩子在试试、玩玩、捏捏学的操作过程中,欣赏陶艺、了解陶艺.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精彩作品,体现了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没有失败.只有成功。  相似文献   

6.
"肌理"是当代陶艺创作的装饰技法之一,恰当运用这一艺术语言,会给予作品无限的生命力.各种"肌理"形式经过陶艺家的手,借助陶艺作品呈现出来,就会更具有意味性.在陶艺创作中,"肌理"主要有人为肌理和自然肌理两种形式,运用肌理装饰手法,使陶瓷艺术形式更加丰富,更能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陶艺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陶艺学习创作内容较单一,且表现方法弱、不会欣赏大师作品,如何引导学生打开思维,且鼓励学生学习更灵活的表现手法是陶艺教学中的重点。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向陶艺大师学习是一个必须的途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赏”促“仿”,由“仿”激“创”的教学三部曲.学习到陶艺大师开放自由的思维和灵活多样的陶艺表现方法,开启了小学陶艺教学新路子,给学校增添浓厚的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中国传统彩陶文化及色彩在现代陶艺的作品创作中的应用为基础,论述了中国彩陶传统装饰文化艺术与现代形态造型艺术的互补,揭示了传统彩陶艺术与现代社会人生往复流转、浑然一体、互依互生的关系。进一步阐明了把传统彩陶装饰元素当作陶瓷艺术造型主体精神的形式载体之一,创造出具有强烈民族特性的全新的中国现代陶艺作品,从而创立一种具有民族风格和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是中国现代陶艺家共同追求和探索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虽然天天和泥巴打交道,但是石家庄市盛世长安小学的陶艺社活动室却井然有序、干干净净。靠墙的格子柜上摆放的是学生们的陶艺作品,几十种小汽车模型、吉祥物海宝、小兔、恐龙、面具……形形色色,琳琅满目,童趣盎然。活动室、陶艺拉坯机、专用工具、泥料、釉料、窑炉等设备材料一应俱全,全部整装待命。泥中乐,乐在其中  相似文献   

10.
陶艺是一种传统文化,也是一种年轻而又古老的艺术。文章首先从陶艺的起源和发展谈起,使我们初步了解了这种文化;接着从材料、工艺、造型和装饰(纹样、釉色)以及设计思想来体现陶艺的独特之美;最后谈到它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呼吁人们去重视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丰富的肌理装饰是陶艺的语言之一,它似陶艺作品特有的皮肤,能给作品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触觉感,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从而使作品更具审美性与生命力。在陶艺创作中,肌理效果的表现非常重要,它是陶艺特有的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肌理就是物体表面的纹理效果,是由物质材料的组织构造造成的外表形状和质感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美术新课程实施中,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课改实验的亮点,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陶瓶与陶罐的造型与装饰》的教学中,我通过“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三个教学环节,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入知识的殿堂,启发学生的创造想象,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陶艺作品中的艺术美与表现技法,激发了学生对陶艺的热爱。  相似文献   

13.
陈胜 《四川教育》2009,(2):14-15
2008年11月16日,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南区)的陶艺馆里,来自新加坡的教育访问团看着展示架上琳琅满目生动逼真的学生陶艺作品,不由得啧啧称赞。在随后观摩了一堂陶艺展示课之后,一位成员感叹:“没想到在成都还有这样有趣的课堂,把‘陶艺’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做到这样精致真是一种神奇!”  相似文献   

14.
在美术新课程实施中,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课改实验的亮点,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陶瓶与陶罐的造型与装饰》的教学中,我通过“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三个教学环节,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入知识的殿堂,启发学生的创造想象,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陶艺作品中的艺术美与表现技法,激发了学生对陶艺的热爱。  相似文献   

15.
每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该怎么过呢?为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我提议在“六一”那天,同学们自己举办一个陶艺作品拍卖会。把自己平常上陶艺课或课余时间做的陶艺品捐一两样出来,在“六一”这天拍卖,所得款项捐给希望工程。此方案立刻得到大家的响应,同学们兴奋地说:“真新鲜,平常只在电视里看过拍卖会,如果我们能自己办个拍卖会,既锻炼了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又能为希望工程添砖加瓦。”“在六一儿童节这天举办,这个六一儿童节该是多么有意义啊!”……我将这一主题提交给学生并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广泛、深入地探讨如何举办一次成功的陶艺作品义卖会。学生们兴趣浓厚,纷纷出谋划策,对举办好这次拍卖会非常自信。  相似文献   

16.
<正>陶艺是一门培养青少年的审美品格和艺术思维的课程,是与学生综合创造力的培养、提升密不可分的学科。通过陶艺制作,学生能够获得充分展示创造力的机会。在陶艺教学中,学生通过感受泥性和动手制作的实践活动,使眼、手、脑更加协调一致,加上个人的创造力,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实现了教学中的自我。陶艺教学是我校实施"三生教育"的一个渠道,经过几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17.
学习陶艺制作先要熟悉泥土性能,了解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然后从临摹学习入手,了解古代作品和现代陶艺大师的制作,如兵马俑和现代雕塑作品等,在熟悉掌握了陶艺制作方法后,尝试采用不同制作方法来制作同类题材作品。  相似文献   

18.
<正>“形式多样的陶壶”是七年级上册美术陶艺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分析马口陶壶的造型、制作工艺、装饰纹样等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感受民间制陶工艺的特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了解马口陶文化,学习传统制陶技艺,并结合现实生活对其进行改良和创新,以陶艺作品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手指触在光滑的陶泥上,有点微微的凉,桌上淡淡的泥迹好似水墨画的轻盈笔触。一块洁净的泥土,一碗清灵的水,再加上一双灵巧的手,就成就了你,水与土的美。"这是学生在学习陶艺时的一段感受,它向我们生动地呈现了青岛二中陶艺课程在孩子们内心种下的美好。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时期(1840-1928),云南建水紫陶在"金临安文化[1]"背景下,涌现出一批以秉承和褒扬我国中原传统文人画装饰的陶艺名家,箫氏即为该时期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继"建水三王"之后把建水紫陶无釉刻填彩绘装饰艺术推向又一个巅峰的陶艺大师。本文对箫恩荣遗世作品中的艺术特征进行评析,探究萧氏作品在建水紫陶发展中的历史作用和价值,以期为建水紫陶产品装饰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