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新闻的标题,与导语、解说词及画面一道。是电视新闻的有机体之一。标题的好坏,影响着电视新闻的质量。在当今中国新闻媒介中,与报纸相比,电视新闻的标题制作显得较粗糙,没有创意,对同一事件的报道.电视新闻的标题往往不及报纸标题有冲击力和震撼力.结果是削弱了电视新闻的传播功效,这应该引起电视新闻工作的重视。本尝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阐述电视新闻标题也应该有创意,讲求冲击力.以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技术的飞跃,使电视新闻传播节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对从事电视新闻的传播者提出了挑战。首先。电视新闻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使电视观众能更直观地认知新闻事件。我们可以看到,电视新闻已经不再停留在过去以单纯口播,或者口播加新闻图像这种单一的表达方式了,现场报道、电话连线等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地丰富、充实着电视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3.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现场采访细节尤为重要,可谓是现场报道的灵魂。倘若现场采访细节到位,切中主题,电视新闻报道将更具吸引力。基于此,本文从电视新闻现场采访常见细节出发,分析了现场采访细节对于电视新闻报道的作用,并从事前准备、采访过程、后期制作三大维度提出了电视新闻现场采访细节的把握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我国电视新闻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电视新闻业的现状,认为我国电视新闻业的初步繁荣局面基本形成。文章继而展望了我国电视新闻业的发展趋势,即今后我国的电视新闻将在几方面有突出表现:重大新闻事件的现场同步直播;电视新闻较深地介入社会经济生活;新闻节目成为电视台各类节目的重中之重。文章结合实际,对当前电视新闻工作尤其是记者作风、业务素质等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中所谈意见不仅对中央电视台,而且对地方电视台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走入电视新闻节目,是近几年我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成果之一,主持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电视新闻的运作方式和表现形式,丰富了电视新闻表现手法,深化了电视新闻的内涵,从而大大推动了电视媒介传播水平的提高。一、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定义和分类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研究是滞后于实践的。无论是早期的直播新闻,还是稍晚的录播节目,演播室内的节目串联者都是典型的播音员,他们主要播报既定的串联词或文字新闻,不允许修改加工,也不应有过多的表情动作,而只是一个忠实的传递者。从目前实践看,主持人和传统的播音员有一些共同点…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载体和表现样式,它的产生和变化与电视新闻的产生和发展,与时代的脉搏息息相关,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单一还是多样,简单还是复杂,直接反映了电视新闻的广度、深度。由于社会背景、技术手段、传播观念等的不同,中国的电视新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节目形态。从1958年5月1日至今,在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中国电视新闻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慢、长、空”到“快、新、活”,电视新闻的节目形态也从最初的单一、呆板发展为现在的多元、鲜活,形成了电视传播中的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为了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电视新闻的主流媒体地位,需要重视受众的主导作用,以受众的心理需求为核心,对电视新闻采编进行创新和优化,促进电视新闻事业长远发展。本文首先对目前电视新闻采编工作面临的现状以及当代受众的心理需求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基于受众心理电视新闻采编创新发展的相关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慧 《青年记者》2006,(18):80-81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国际上创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则兴起于80年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崛起与发展,打破了电视新闻初创时期的现场画面加画外音解说的电影记录片式的格局,开创了电视新闻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更大地发挥了电视传播现场感强、面对面传播的优势。这是在国际性的各种传播媒介竞争中,电视新闻“走自己的路”的成熟标志。  相似文献   

9.
《社会传真》是我台1995年创办的一个新闻评述性节目。由于它把电视新闻和评论融为一体,并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上做文章,所以改变了过去那种认为电视新闻肤浅,电视新闻不宜搞深度报道的看法。它的出现,弥补了我台电视新闻的不足,使电视新闻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自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可以说是“一炮打响”。96年是《社会传真》开办的第二年,虽然换了一干人马,但是由于栏目组人员的共同努力,克服了人手新、阅历浅、经验少等诸多困难,使该节目继续保持了初创阶段的好势头,继续受到观众的欢迎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继…  相似文献   

10.
王启祥 《新闻传播》2006,(10):23-26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电视新闻传播的基本载体和表现样式,它的产生和变化与电视新闻的产生和发展,与时代的脉搏息息相关,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单一还是多样,简单还是复杂,直接反映了电视新闻的广度、深度,乃至自由表达的程度。由于社会背景、技术手段、传播观念等的不同,中国的电视新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节目形态。在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中国电视新闻从无到有、由弱变强,从“慢、长、空”到“快、新、活”,节目形态也从最初的单一、呆板发展为现在的多元、鲜活,形成了电视传播中的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表现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媒体的出现为传统电视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渠道和载体,有效扩大了电视新闻的传播范围,提高其传播效能。专业性、权威性始终是电视新闻舆论传播的主要特点,在新媒体背景下,需要强化自身责任意识,积极借助新媒体的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舆论影响力,开辟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基于此,本文对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舆论传播影响力提升策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2.
俞海 《传媒观察》2005,(6):50-51
在电视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受众对于提升电视新闻的文化品味产生强烈的要求。所谓电视新闻的“文化品味”,即是指电视新闻节目从整体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文化的品质。对于今天的受众来说,他们时刻被汹涌澎湃的信息浪潮所包围,他们缺少的不是一般信息,而是高品位、高质量的信息。就电视新闻而言,提升文化品位的要求,几乎涵盖了内容到形式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播,中国电视新闻诞生了。回顾我国电视新闻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我们发现,有许多力量,政治、经济、化和技术等,交织着推动了她的发展。其中,电视技术的发展对电视新闻的影响尤为明显和直接。  相似文献   

14.
对提高教育电视新闻节目可视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玲 《记者摇篮》2004,(4):17-17,26
电视新闻是靠声音和画面向人们提供新闻事实的,它依赖屏幕与观众进行交流的特性,决定了可视性成为其显著特点。“教育电视新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字眼,它既属于一般的电视新闻。应该遵循一般电视新闻的操作、发展规律:它又姓“教育”,是教育新闻,一种专业新闻。面对日新月异、后劲十足、竞争日趋激烈的综合台新闻节目的冲击,教育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5.
荆晓虹 《视听纵横》2004,(4):113-114
电视新闻往往由新闻演播室导语和图像新闻组成,两的有机组合形成了电视新闻的编排形式,从而使一档新闻节目重点突出,条理分明。然而,多年来我们对电视新闻节目已经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认识,尤其是基层的县级台,认为电视新闻是播音,而不是主持。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新闻演播室导语形成  相似文献   

16.
浅论电视新闻的画面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纲 《视听纵横》2004,(5):118-118
在电视新闻诸多元素中,画面是最基本的语言元素,也是电视的根本。作为一部或一条完整意义上的电视新闻,不能没有画面。缺乏优美动人的画面,电视新闻或电视片就失去了其特有的魅力,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吴惠  许永 《视听界》2002,(5):11-12
从7月22日开始,每晚7时30分,只要打开江苏卫视频道、就会收看到一档全新的晚间电视新闻节目——《江苏新时空》。它不仅给受众带来了充满个性色彩的晚间新闻,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表明了电视新闻观念拓展和深化的方向,暗合了电视新闻运作方式的品牌化趋势,向受众展现了一个更为合理的电视新闻节目板块的构成系统。  相似文献   

18.
论电视新闻的美感所在姜文龙一一条好电视新闻通过电视机传到千家万户时,常常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使他们久久难忘。这说明电视新闻中美的存在是客观的。有了美便有了人们从美的反映所得到的享受。可以说,观众看电视新闻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过程,也是完成认识上的...  相似文献   

19.
王卿 《大观周刊》2012,(48):42-42,21
作者针对电视新闻创新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电视新闻如何创新.并对电视新闻创新的几点思考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长久以来在人们心中建立起来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而倍受大家关注,因此,搞好电视新闻节目是我们每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一环,后期制作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把电视新闻节目比做一个漂亮的姑娘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