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7年,美国杜芒电视网最先推出了第一部电视情景喜剧《玛丽·凯和琼尼》,描写一位银行家和他的爱捣乱的妻子的家庭生活.它所确定的家庭喜剧模式却一直被五六十年代大多数情景喜剧遵循着,长期以来被人称为“嗨一亲爱的一我回来了”节目.①这类情景喜剧很少触及社会和生活的重大矛盾和冲突,总是以家庭情景为基础,以美好温情来结束,被评论界称为“温暖喜剧”.其后虽然也涌现了像《弗兰克的地方》这样涉及死亡、离婚等主题的“黑暗喜剧”,还有最新的政治讽刺情景喜剧《那才是我的布什!》,然而,“家庭情景”却一直犹如“永不消逝的电波”,占据美国情景喜剧模式的主力地位.  相似文献   

2.
顾小慈 《今传媒》2010,18(9):85-86
情景喜剧,最早以广播剧的形式发源于美国。即在相对固定的环境、特定情境下的喜剧表演形式。作为一种舶来品,情景喜剧在中国17年的本土化过程中经历过恶意模仿、粗糙制作、笑点恶俗的阶段,使之一时间沉寂在观众的视线中。然而近年来无论是方言式情景喜剧的走俏,新历史主义情景剧的风靡,还是家庭情景喜剧的再获青睐,情景喜剧正在日益成熟的将其喜剧特点与电视特性有机融合,逐渐在中国大陆的影视空间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李鸽 《东南传播》2012,(8):36-38
"情景喜剧"(situation comedy,简称sitcom)是指每一两集用单一线索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轻喜剧。是1947年在美国诞生的新兴的电视化喜剧模式。自1993年由英达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开始,中国情景喜剧已走过17年的历史。在这段岁月中,中国情景喜剧走过发展,走过繁荣,走过荆棘,逐渐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艺术形式。纵观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历程,仍然存着种种困境,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前景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4.
美国电视剧可分为情景喜剧、动画喜剧、综艺喜剧、罪案剧、情景剧、家庭剧、混合剧、电视电影、纪录剧、肥皂剧和科幻剧。根据不同的剧种,美国电视制作团队实行相应的编播分类和类型操作。虽然近年来出现了不同剧种间的"类型软化"现象,但其基本特点依然保持着稳定。美国电视剧的编播技巧和经验,对中国电视剧当下的制播现状而言,具有着切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国光 《青年记者》2017,(17):76-77
当下,以喜剧为题材连续播出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如选秀竞技喜剧、即兴创作喜剧、跨界喜剧和情景喜剧等.喜剧综艺市场繁荣,收视率可观.最近,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第三季,北京卫视的《跨界喜剧王》第三季,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人》第二季,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第六季,浙江卫视的《喜剧总动员》第二季,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第三季等,成为各大卫视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6.
情景喜剧(situation comedy或其缩写sitcom),亦称处境喜剧,是一种喜剧演出形式,最开始出现在广播中,情景喜剧一般有固定的主演阵容,一条或多条故事线,围绕一个或多个固定场景进行。有学者给情景喜剧的定义是:情景喜剧是有规律连续播放的,附有笑声的,以反映相对固定的室内场景中、某个特定社群内多个角色间所发生的、带有喜剧性色彩的生活故事的系列短剧。  相似文献   

7.
自1994年9月22且开播,风靡世界10年的《老友记》,共播出236集。它以曼哈顿一家公寓为中心,讲述了发生在6名青年男女身上的各种搞笑、离奇、浪漫和感人的故事。这部关乎友谊的喜剧无疑是美国电视史上的一个奇迹。本文从《老友记》来分析美国电视剧的制作及经营特点,以及对中国喜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尤元学 《视听》2016,(12):33-34
从现今消费社会语境下看,情景喜剧是电视商业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它的兴衰嬗变折射出消费时代下大众审美娱乐诉求以及大众文化品位的变迁。本文将以《武林外传》和《爱情公寓》系列为主要研究案例,通过案例比较分析法论述情景喜剧的创作特征及大众文化定位,梳理出现今情景喜剧主流价值观的衍变路径,从而进一步阐述消费社会语境对情景喜剧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国电视网打造热播剧的“九部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镜 《声屏世界》2006,(11):63-63
美国电视网成功打造电视剧的例子不胜枚举:NBC在1994年9月22日开播的情景喜剧(SITCOM)《六人行》播出之后迅速走红,收视率连续10年高居排行榜十佳;1996年CBS推出的情景喜剧《人人都爱雷蒙德》,其热门程度直追《六人行》,连续热播9年;2000年,当情景喜剧“垄断”荧屏时,CBS推出的侦探剧《犯罪现场调查》迅速窜红,至目前仍居收视率榜首。除以上例子外,ABC在2005年演季推出的《绝望的主妇》和《迷失》也很快走俏。面对这些成功,我们一定会问:美国电视网为何频频打造热门剧?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制在“孕育”并不断“生产”一部接一部的热门…  相似文献   

10.
柯锦煌 《新闻世界》2010,(6):215-216
本文从文本层面的"善"和"真"出发,对国产电视情景喜剧"喜剧不喜"的原因进行了反思。笔者认为,只有回归电视本位和情景喜剧本位,才是电视情景喜剧令观众笑口常开的奥妙所在。  相似文献   

11.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综艺类节目出现在屏幕上,开启了全民观看喜剧的时代。其中,《东方卫视》推出了一档喜剧明星竞赛真人秀栏目《欢乐喜剧人》以其独特的定位和风格,受到受众的欢迎,体现了综艺节目的一种转向。本文对《欢乐喜剧人》的节目内容进行分析,考察其对喜剧的重新定位和诠释,以及这种重新诠释如何改变受众对喜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郭恬宇 《今传媒》2020,(2):40-42
美国经典室内情景喜剧不论是在娱乐产业迅速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还是在英语学习热潮正盛的中国,都是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文化现象。本文从《老友记》主题曲《I’ll be there for you》入手,结合发展历程、大众心理和传播理论,分析美国室内情景喜剧步入电视荧屏主流的社会文化、时代趋势和大众心理背景,并且介绍其在发展过程中运用的拍摄技术和演出安排等外在传播形式与手段,借此为当今的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的成功之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一、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的背景介绍“我的上帝,这一刻才是哭泣的开始。”一句话,道出了那一刻5000万美国观众的心声。2004年5月6日,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盛播十年不衰的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就要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近  相似文献   

14.
电视情景喜剧作为电视媒体节目的主力活跃在这一片灿烂精彩的荧屏舞台上,从早期的《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开始,到时下正红的《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传》、《家有儿女》,以及一系列国外情景喜剧的引进,如《老友记》、《疯狂主妇》等,情景喜剧显出其巨大的收视潜力。  相似文献   

15.
夏源  林晨 《新闻世界》2012,(5):208-209
情景喜剧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美国各大电视网的重要电视节目形态之一,拥有大量的播出时间和收视份额。美国情景喜剧从制作到播映的运营模式在“播出季”“流程化生产”和“编播方式”等方面有独特之处。尤其是进入2010年来,大量新近开播并热播的情景喜剧在剧作方面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喜剧突破与创作误区——从《武林外传》喜剧性得失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集古装武侠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以下简称《武》剧)无疑是2006年新春荧屏上的一匹黑马。它既是我们的第一部情景喜剧式的武侠片,也是第一部武侠片中的情景喜剧。它没有一般武侠片的血风腥雨、国仇家恨,而是通过颠覆传统武侠片的形式来为大众提供一种新的娱乐样式。同时,古装武侠的元素也为情景喜剧注入了一些新鲜的元素。这样一种全新的搞笑、戏谑的特点招致了一些观众的抵触和接受困难,但也吸引了e时代年轻观众的追捧,在网络中尤其火爆。作为情景喜剧,《武》所带给我们的审美惊奇是明显的,也是应该引起我们思索与探讨的。笔者认为,《武…  相似文献   

17.
网络为电视情景喜剧创作提供了内容元素,创造幽默的表现手段,实现了从网络语言到喜剧语言的转换,而且,网络资源的优势还丰富了电视情景喜剧的展示平台,创新了电视剧的营销模式。电视情景喜剧越来越多的借助互联网的各种元素,汲取网络文化的养分,必定是电视情景喜剧创作的一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大众娱乐时代中,广播可以有怎样的独特表达呢?广播如何生产出真正符合大众欣赏口味的娱乐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浙江电台城市之声生产的系列广播原创情景喜剧《阿亮的烦恼生活》,是一次符合时代特质的先锋探索。开播于2003年1月的系列广播原创情景喜剧《阿亮的烦恼生活》,  相似文献   

19.
伏蓉 《声屏世界》2004,(1):37-38
情景喜剧对我国而言是一种属于舶来品的电视类型节目,《我爱我家》热播后,题材各异的情景喜剧遍地开花。情景喜影的产生和兴起有一定的社会时代和心理背景。本文着重探讨了情景喜剧自身不同于其他电视通俗剧的特点,指出了现今它所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并展望了未来,为情景喜剧的发展、成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情景喜剧是指在特定的情景和特定的人物关系下发生的一系列带有喜剧色彩的情节剧。它的片长通常在30分钟以内,间隔若干分钟便有现场观众的笑声传出,采用幽默、滑稽、戏闹的喜剧形态,将人们在现实境遇中的种种无奈、困惑、企盼、梦想作了喜剧化的释放。十年来,中国情景喜剧不乏优秀作品,但总体上仍处于市场的边缘状态。中国的情景喜剧至今不具备一套完善的制播制度,剧本质量总体较低,在收视率上频遭冷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