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罗迎春 《传媒》2021,(15):68-70
叙事主体即讲述人、主持人,是微纪录片中的重要叙事元素,在微纪录片的表现形式、情感基调、话语风格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创新叙事主体的讲述方式能够提升微纪录片的传播力.本文以湖南电视台大型微纪录片《百炼成钢——党史上的今天》为例,探讨该节目是如何通过阶段化的叙事主体创新、多样化与风格化的叙事主体策略提升节目品质,以期为微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自媒体的兴起,受众更加追求视觉的享受和娱乐消费,部分媒介为了牟取利益,一味地迎合大众的需求,抑制了媒介的宣传、教育功能,使娱乐功能得到强化.在这种形势下,纪录片的创作者为了不失去原来的受众,使纪录片的创作类型开始从新闻片、专题片向“故事化”的纪录片转型.本文主要从叙事技巧、叙事结构以及叙事的必要性来研究人文类纪录片,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从而探究如何才能制作出一部能吸引观众眼球的纪录片,且有助于未来纪录片的叙事策略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娟 《新闻前哨》2022,(4):77-78
本文将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带入到纪录片的叙事范畴中,并以中央电视台系列纪录片《记住乡愁》第7季为例,从叙事选择、符号解析、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四方面子以剖析,试图挖掘出该纪录片的叙事技巧.笔者认为应该减少摆拍痕迹,增加故事化叙事,减少说教意味,增加多种叙事视角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肖平 《现代传播》2003,(5):73-76
纪录片的叙事结构真实是纪录片叙事原则之一。本文从纪录片叙事结构的真实方面来考察《阴阳》和《夏天》两部电视作品。《阴阳》的叙事结构是展示完整的事件和事实 ,《夏天》的叙事结构则是改造并重建材料现场 ,栏目的影响方式是以蒙太奇为基础的叙事方式 ;《夏天》叙事结构体现出的是非纪录片的叙事方式 ,而《阴阳》的叙事结构则充分体现了纪录片语言的叙事原则。  相似文献   

5.
刘征军 《今传媒》2016,(12):106-107
纪录片的故事化是经过一些艺术加工的成果,而使得真实事件以更加生动、具体地呈现出来,而叙事策略的运用又是整个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对于叙事的精心设计,纪录片的故事化发展呈现出了新的活力,同时也让观众大大提升了观影兴趣.将真实事件与艺术手法有机结合,使得纪录片更加故事化的展现,作品中讲述的事件将更加有说服力与感染力.精心加工真实事件,吸引观众的同时,又让观众信服,才是一部真正优秀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6.
刘烨 《新闻世界》2013,(7):273-274
【摘要】传媒进入“微时代”,微纪录片顺应时代,悄然走进大众视野。本文以央视2012年推出的大型微纪录片《故宫100》为例,剖析微纪录片细碎化的新特征:适应新媒体传播、化整为零易接受及表现手法活泼。微纪录片叙事策略则有从微观视角切入、大众文化的叙事理念以及叙事结构直截了当。  相似文献   

7.
冯运生 《东南传播》2023,(10):138-140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纪录片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中原题材纪录片在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主体性等叙事方面呈现出一些集体特征及变化,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叙事结构缺少变化,叙事视角多采用全知视角少主观视角,拍摄对象及观众的主体性不强,创作思路较为传统等。可以从有效利用故事化叙事,创新组合叙事结构,丰富叙事视角;重视纪录片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各方主动性;采用“内容众筹”的互联网思维,充分调动民间创作力量三个方面发展和完善中原题材纪录片。  相似文献   

8.
赵婧  杨寅红 《新闻世界》2011,(8):263-264
真实性是纪实作品的根本支撑力和生命源泉。近年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已然成为新一代纪录片叙事的趋势。本文以《敦煌》为例,从纪录片的真实性和故事化叙事方式两方面进行分析,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电视纪录片越来越重视对悬念叙事表现手法的应用。悬念叙事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视纪录片的观赏性,有效促进了电视纪录片的传播。主要分析悬念叙事在电视纪录片中的应用,阐述电视纪录片运用悬念叙事的必要性,以及对悬念叙事应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的创作因时代背景以及人们的欣赏习惯、美学理念、制作技巧、摄制方式的差异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烙印,随着我国在对外交流时人们观影习惯的改变以及国家对纪录片的重视,我国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故事化为代表的叙事模式被广泛运用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但是由于我国纪录片的创作理论没有形成规范化的体系,导致故事化的叙事方法在实际操作应用中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立足于对故事化背景下的纪录片创作的梳理和分析,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影视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对台湾纪录片从叙事内容和叙事时间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另一个侧面揭示记录片文本的构建过程。在叙事内容方面,台湾纪录片文本采用了不断二分的枝形的结构,使所讲述的内容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在叙事时间方面则采用历时与共时两个时间序列分别来描写事件进展和抒发情感,使得纪录片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台湾纪录片在叙事内容和叙事时间的成功,使得其传播效果实现了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杨文斌 《今传媒》2021,29(4):104-106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由此,以城市为核心的人文题材纪录片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城市人文题材纪录片以城市为记录载体,以人物为主要的记录对象,以人民生活为主要记录的形式,通过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展现城市的开放与包容。本文主要从城市人文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城市人文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以故事化的方式,从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叙事方式三个方面对城市人文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与创新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梁军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44-245
一部让观众喜闻乐见的纪录片才是好纪录片,而纪录片故事的发生发展,需要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情节来架构,而情节的讲述则需要细腻、鲜活、突出主题思想的细节来支撑.因此,细节是纪录片的血肉,是灵魂,是构成纪录片的重要要素.将故事片的叙事方式引入纪录片,应掌握叙事节奏、悬念和叙事结构三方面的技巧,这样才能创作出成功的纪录片来.纪录片的字幕叙事策略的演变在屏幕文字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视纪录片尚未打开海外市场,主要缘于电视纪录片故事讲述能力的欠缺。因此,如何利用好叙事艺术,加强电视纪录片中的创新元素,是当前创作中的重点问题之一。1.使用故事化、戏剧化的表现手法提及使用故事化、戏剧化的表现手法融入电视纪录片,有人担心电视纪录片拍成故事片。事实上,电视纪录片本身  相似文献   

15.
李文英 《现代传播》2017,(11):102-105
探讨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的叙事表达机制,可从叙事伦理表达机制、时空叙事机制和"元叙事"传播战略等方面展开。叙事伦理机制体现在讲故事的策略和叙述伦理;时空叙事机制强调突破传统叙事形态,关注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的延展性;"元叙事"传播战略侧重于话语表达与"讲好中国故事"的关系互动。中国人类学纪录片叙事表达应超越西方文化表征体系,建构叙事的"中国话语"。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纪录片本质的进一步认识,纪录片的叙述模式也在不断变迁。从最初的格里尔逊式发展到今天风格流派的多元并存,每一步探索都是对纪录片把握现实的方式、或者说探讨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调整。何谓纪录片的叙述模式呢?按照斯坦策尔的叙事理论,叙述模式就是“按一定的规则排列的基本叙事结构”。就是说纪录片叙事过程遵循一定的叙事模式。在纪录片创作中,叙事模式是不可回避的一个环节,通过对素材的重新排列组合,不同的叙事模式会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国内新派纪录片的叙事有更大的自由度,往往围绕一个事实核心,从多种角度和多个视点审视,用多样化创作手法来增强纪录片的深刻性、故事性或趣味性,追求个性化的叙事风格。探讨新派纪录片的叙事艺术,是在整体性上对诸多作品的选题、叙事视角、叙事形式进行把握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王双颖 《新闻世界》2013,(6):284-285
纪录片秉持真实叙事的原则,并巧妙地蕴含主观态度于叙事中。通过叙事来表达主题对纪录片来说无疑至关重要,要加强纪录片故事性和艺术性就需掌握叙事节奏以及悬念设置这两个关键的叙事元素。  相似文献   

19.
赵星辰 《东南传播》2022,(1):124-126
党史题材纪录片不仅是承载党百年奋斗史的影像资料,更是进行党史宣传教育的重要途径,承担着激发奋进力量、引导思想舆论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短视频用户规模的增加,微纪录片这种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本文聚焦于近年来热播的党史题材微纪录片的代表作,分别从叙述视角、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叙事语言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再现艺术,由于这种独特的性质,让它具有自己的叙事概念和叙事结构。法国纪录片《帝企鹅日记》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感人的故事、细腻精致的画面和在南极大陆拍摄的真实场景,带给观众深切的感动和回味,赢得了全球热捧并获得了第78届奥斯卡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叙事即讲故事,纪录片叙事是讲述时间的方法;内部聚焦的叙事角度、丰富多彩的声音与画面语言的表述是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独特的叙事手法;该片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结合营造出的叙事节奏更接近观众的心灵;合理的叙事结构让片中剧情更加紧凑。纪录片《帝企鹅日记》拟人化的叙事方式究竟体现了什么样的叙事特色?本文将从叙事视点、叙事时空、叙事结构这三点出发,分析纪录片《帝企鹅日记》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