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行业报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繁荣,90年代中期行业报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报群;此后,行业报就危机不断:部委的变迁、行业的转型、报业的整顿,几乎每一次事关行业报的变革与调整都激发出有关行业报的生存、行业报如何发展、行业报将走向何方的争论。行业报改革与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在争论与探讨中变得逐渐清晰起来。定位:细分与反细分很多行业报操作者在阐述行业报的独特地位时,总喜欢提及并强调行业报的专业性,都比较重视行业报的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报业市场竞争中,专业报存在着明显的"先天不足":出报周期较长,一般以周报、周二、周三居多;专业性内容往往比较枯燥,或者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性信息太多;受众面窄,社会影响力小,等等。因此,专业报在被"断奶"后要继续生存,要进入报业市场参与竞争,就要扬长避短,转变观念,更多地从受众、市场的角度寻求自身发展的出路。一、把专业报真正打造成一张"信息纸" 1、为受众提供"专门化"信息服务。过去专业报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办报围绕主管部门转,使专业报成为一张行业机关报。专业报所  相似文献   

3.
殷航 《新闻窗》2008,(6):79-80
近年来,报业市场细分为两类报纸:一类是市场化运作的报纸,如都市类报纸、部分晚报、晨报、生活类报纸;另一类是准市场化的报纸,如各级党委机关报、行业报等。在中国行业类报纸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新闻出版总署某官员介绍,目前,我国拥有行业报900余家,约占我国报纸总量的1/2。行业类报纸提供的信息满足了相对细分的人群某些方面的需求,但是,行业类报纸在市场定位、经营管理、信息质量上也还存在诸多问题,重新认识行业类报纸发展的问题已摆在了媒体和理论界面前。  相似文献   

4.
胡春明 《新闻传播》2010,(7):22-22,24
现在“大而全”的报纸很难做大做强.行业报就更不用说了。行业报本来就是为了满足某种行业、某部分人,或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而创办的.它不能办成“超市”,要办成“专卖店”。在这个细分的报业市场里,你这个“专卖店”里的产品一定要是最权威、最专业的,这样人们需要某种特定的东西,就自然而然地找你了。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报纸的政治属性、信息属性、文化属性、商品属性,全面地显示出来.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报的社会性与专业性的辩证关系,对于把握导向,运用信息规律,依据市场规律办事,提高报纸的文化品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专业报的产生、发展和繁荣,优化了报纸结构,推进了新闻改革,开拓了报纸的自费市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人们赞誉专业报是:行业通向社会的桥梁,社会了解行业的窗口.这一赞誉,生动体现了专业报的社会角色,也生动体现了专业报的社会性和专业性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谢忠东 《新闻窗》2011,(3):96-97
作为专业报纸的分支,行业报具有行业统一性、舆论集约性、受众贴近性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现有的1938种正式报纸中,行业报就占了1129种。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行业报是中国报业市场的一支有生力量,但在现实激烈的报业竞争市场中,行业报逐渐被边缘化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各地专业报(行业报)发展较快,各系统几乎都办自己行业的报纸。但笔者发现,许多专业报出现报道过于“专业化”倾向。这势必影响报纸宣传、服务功能的发挥,也制约了报纸的发行数量。与各级党报相比,专业报同样具有宣传性、服务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专业性、接近性的特点,这正是办好专业报的有利条件,也是形成专业报专业特色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人民铁道》报将行业媒体的专业特征与社会新闻热点紧密结合,对行业新闻进行深度、精准、全面解读,提升了报纸的品牌效应,增强了报纸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在报业改革已经向深层推进的今天,行业报既会迎来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已经有专业报因发行量严重下降,无法维持市场而被迫停业清算。分析行业报本身的特性,拓宽行业报发行渠道,紧跟时代,勇于创新,行业报才能克服自身劣势,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  相似文献   

10.
韩庆文 《新闻窗》2013,(2):92-93
行业报在新闻媒体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国,除部分行业报是随着新兴行业的兴起而创办的外,大部分的行业报是从原来的机关报转变而来。这些行业报有的已经有十几二十年的历史。多年来,这些行业报面对国家新闻政策的调整与新闻行业的转型与升级,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行业、市场以及读者的要求,一直在努力从机关报向行业报转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无庸置疑,现在行业报由于受到各种传统媒体和现代网络媒体的多重挤压,在行业的影响力、权威性与过去相比都出现某种程度的弱化,有的甚至萎靡不振。  相似文献   

11.
李晓林 《传媒》2002,(6):24-26
有人说,报纸从综合时代走向专业时代已经开始,这话不无道理。进入21世纪以来,综合性报纸被专业报分拆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即专业报把某些专业内容做深、做精,并在受众群体中开发偏爱这类内容的人群,从而实现受众“细分”。这是中国报业经过长期的综合性发展之后出现的转折,是在报业市场上重新进行新闻资源配置后产生的必然结果。目前,各类专业报在市场上的表现不尽相同。其中体育类报纸最为火爆,经济类报纸还不错,文化娱乐类报纸因为多媒体的竞争而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12.
朱波 《新闻通讯》2010,(7):62-63
专业报也称行业报。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专业报,是报业市场的一支有生力量,但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专业报扁平化的新闻选题角度和写作风格的陈旧方式愈发显得不尽如人意,面临着发展的困境。面对体制约束和报业竞争,专业报如何转型,如何在改革中发展,走出一条既体现专业特色,又赢得读者之路呢?  相似文献   

13.
这几年各地专业报(行业报)发展较快,各系统几乎都办自己行业的报纸。但笔者发现,许多专业报出现报道过于“专业化”倾向。这势必影响报纸宣传、服务功能的发挥,也制约了报纸的发行数量。与各级党报相比,专业报同样具有宣传性、服务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专业性、接近性的特点,这正是办好专业报的有利条件,也是形成专业报专业特色的一个优势。但是,专业报如不下力解决报道过于“专业化”问题,那么,报道的内容、范围不仅会越来越单  相似文献   

14.
行业报在我国媒体市场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报纸。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行业报由于在报道内容上受到自身行业范围的限制,存在着可读性差,行业信息专业味过浓的缺点,使得"外行看不懂,内行不解渴",对读者缺少吸引力。因此,行业报必须既要汇集资讯,又要提供观点,挖掘新闻深度。但是由于行业报在报道范围上的局限,话题类栏目选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笔者以中国劳动保障报的"声音观察"栏目为例,谈些认识。中国劳动保障报的"声音观察"栏目一周两期,对行业报而言密度较大。选题既要立足本部委的核心业务、中心工作,又要兼顾可读性和社会热点,在两者结合上不易把握。目前“声音观察”的选题主要有五种做法:  相似文献   

15.
1认清专业报典型宣传的个性。专业报、行业报的典型宣传与党报、综合报比有其特殊性;各个专业报、行业报的典型宣传与其它专业报、行业报比又各有自己的特殊性。这个特殊性是由各报所服务的专业、行业及特定的读者群的特殊需求所决定的。比如,计划生育报报道某企业家...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息报把分众化、小众化作为新的发展空间,从2004年起,推出了《花木世界》、《浙江畜牧》等系列专刊,现在每月出版6种专刊。这些专刊不仅细分了农村信息报的读者,较好地发挥了农村报在细分行业中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黄义 《传媒》2021,(11):38-4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事业单位改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推动,处于媒体变局中的《湖南工人报》急需在"三工(工会、工厂、工人)"细分市场加强媒体机遇管理,探索传统媒体融合发展之路,目标是打造智媒体,成为工人报刊"三工"细分市场改革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18.
正行业报是我国媒体市场一个重要的方面军。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全媒体日新月异发展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正在进行转企改制的行业报,还是已经完成转企改制的行业报,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改革转型发展的挑战。面对竞争新格局,"专业"仍然是行业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仍然是行业报革新突围、创新发展的利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新闻战线已涌现出一大批专业报企业报。它们得以发展的动因及其特点是什么,这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讨的问题。如果说综合性报纸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面广,横不到边的话,那么,行业报纸相对的特点则是定向性强,纵不到底。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各行各业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作用。就拿水泥这一行来说,水泥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生产资料,与水泥相关的产业就有建筑、国防、农业、交通、水利,等等。像我国这样的大国,有关水泥行业的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综合类报纸的宣传是告诉人们“世界正在怎么样”的话,那么,专业报的宣传则是告诉或向人们公开强调“世界应该怎么样”。如何让人们接受专业报,这就要看我们在实际运作中如何运用专业报副刊的社会功能,如何把握读者和市场。 《安全导报》在一年多时间的运作实践中,借助蓬勃发展的报业市场,充分发挥副刊的文学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优势,将变幻无穷的现实世界与本专业的宣传宗旨紧密结合,及时以各种案例、评论、文艺作品对社会进行引导、评价,发表正确的观点和意见,使报纸宣传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从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可以归纳出专业报副刊具有模拟现实、沟通思想、调节思维和激励潜能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