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寻根文学”作为新时期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 ,对其界定往往是沿着“写的是什么”的思路来求索的 ,把触及了“文化之根”即传统文化的文学都聚合到“寻根文学”的旗帜下 ,实际上也就处在了一种无边的状态。而通过考察作家在表现“文化之根”时所持的态度和所作出的艺术化处理就会发现 ,“寻根文学”表现的是作家面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深度的困惑 ,这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一道独特的景观 ,是作家一段特殊心路历程的写照 ,可见 ,沿着“怎么样表现”的思路可以充分揭示“寻根文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即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写作特点。它贯串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从题材、体裁的选择,主题思想的确定,艺术形象的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以及语言技巧的运用等一系列因素中表现出来。一部文学作品与众不同的特点的总和,构成了它的艺术风格。独特风格的形成,是一个作家在艺术上成熟的标志。每个作家、艺术家个人的风格虽然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时代、相同的民族、相同的地区会给他们独特的风格烙上某些共同性的印迹。于是就产生了文学艺术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与地方风格等。时代风格,往往体现在作品的情调和表达方式上。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金圣叹小说“文法”论的文学意义:集中在金圣叹小说“文法”论中的矛盾,是古代文学传统同近代文学精神之间冲突与交融的反映.这正是金圣叹小说“文法”论的文学意义所在;金圣叹所总结的具体的“文法”的文学意义.就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明清小说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批评的新阶段;金圣叹小说“文法”论中的小说语言艺术批评代表了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形成了颇有见地的小说语言艺术论;因此,其深刻的文学意义不应低估.  相似文献   

4.
〔要点综述〕一、2000年加大了对鉴赏能力的考查从2000年的《高考说明》与1999年的《高考说明》对照阅读中 ,我们可以看到 ,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的能力和内容的要求上发生了一些变化 ,除继续考查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和文学体裁常识的识记外 ,鉴赏评价部分将原来的“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分为两条表述 ,新增了“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并将“内容”改为“思想内容” ,新增了对文学作品思想的评价。这一变化说明了2000年的考试增加了鉴赏的广度和难度 ,加大了对鉴赏能…  相似文献   

5.
好的文学作品,都有着鲜明而独特的风格。而文学风格,犹如花卉的姿色气息,反映着作家的创作特征与素质;似同电视机的清晰度与彩色还原性,表征着作品的品位和社会价值。在文艺理论中,文学风格被认为是通过作品的格调和风采,反映作家艺术个性的一种文艺现象,它包含着作家在选择内容、题材、主题方面的倾向性,和作家在构思、结构处理、用笔着色等表现技巧方面的特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什么?这个文学本体论问题千百年来吸引了众多的文学理论家和美学家,他们作出了种种回答。然而,在我看来,虽然所有回答或多或少都包含着真理,但都没能圆满地回答这个问题,正如韦勒克所说,它们“都只能描述文学作品的一个方面”,或一个层次,而不能穷尽文学的全部本质。我认为,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探讨,应当转换一个方向,从研究文学是什么转向研究文学怎样存在,即研究文学的存在方式问题。这才是文学本体论更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学写作”是人类特殊的精神活动。千百年来,人类创作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但对于“文学写作”这一复杂精神现象的理解和探求仍很肤浅。从“生命形式”这一独特角度,结合一些作家、作者的创作实践,从整体性、有机性、创造性等方面,探讨“文学写作”中的复杂思维活动,有助于对“文学写作”现象的新的思考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文学发展至太康时期,在语言、音律等方面出现了新转变,文人更加重视文学创作的技巧和艺术表现。作为太康文学的重要作家,潘岳的作品很典型地代表了同时代文学创作的共性特征,即西晋文学“繁文缛采”的总体风格;同时,又表现出鲜明的“清新浅近”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文学风格,众说纷纷,布封有句名言:“风格即人。”我国历来就有“文如其人”之说。这就道出了风格与作家的精神个性有着密切关系。文学创作是个体的精神劳动,是作家精神个性的表现,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因而,作品的风格也就会象作家的面貌一样互相区别,即“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在任何发达的民族里,都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作品,所以风格的多样性,常常是一个时期,一个民族文学繁荣的表现,也是文学繁荣和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随着文学的发展,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多种风格的作品。最早论及风格问题的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  相似文献   

10.
[考纲解读] 对于文学常识的考查,2006年的<考试大纲>与2005年相比,有些方面作了微调,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将2005年的"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改为2006的"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二是将2005年的"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改为2006的"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文学常识的知识点、能力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重要作家,即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作家所处的时代或国别,他们的风格流派和主要文学成就;二是重要作品,即了解中外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作品,其思想内容、表现技巧、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包括对人物形象的评价);三是文学文体常识,即了解文学体裁的一般知识,识记重要作品的体裁.  相似文献   

11.
在文学本体论上,郁达夫是一个“唯真唯美”说的倡导者。他的文学观念的最基本内涵是情绪表现论,认为是不可遏制的情感“逼迫”作家写作,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认为,文学具有宣泄情绪、净化情绪,能为读者作者寻觅知音、为读者提供审美享受的作用,但他否认文学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12.
对韦勒克、沃伦来说,“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不仅是一个关涉文学作品本身的内部研究的问题,而且更是一个赋有文学本体论地位的问题。他们认为,一部文学作品成其为文学作品,最终取决于它自始秉具的“决定性的结构”。由对这“决定性的结构”的称说,他们带出一个关乎文学批评标准的“透视主义”话题。  相似文献   

13.
选录诗文的人,都会显出自己鉴别取去的眼光。作为一位选家,金圣叹从深广繁富的典籍之中选出“六才子书”,并成为天下妙文,这实际上已面临着文学作品如何经典化的问题。金圣叹对“六才子书”的解读方式显然是一种形式化的解读。他以文学的准则,通过形式化的解读,将“六才子书”与经史隔离开来,从而确立了自己独立的美学品格,建立了与儒家经典不同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文学本体”概念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文学作品有关的作家、思想、社会环境;二是指创作的存在方式,即文学的艺术形式.前者称作“文学他律论”或叫“文学人本论”;后者称为“文学自律论”,或称“文学文本论”.  相似文献   

15.
“价值”是需要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才能加以确定的范畴,它具有二重性,即作为实物性的价值和作为选择的价值。文学作品本身的实物性价值是在作家审美创造的过程中生成的,其中物化着作家的审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文学作品内含的实物性价值只有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经过主体的选择认同,才能得到实现和确证。由于读者的主观条件不同,对作品有不同的价值选择,因此文学的价值及其实现不是“常数”而是“变量”。  相似文献   

16.
梁哲英 《广西教育》2012,(18):61+64-61,64
文学作品是作者心血凝聚的精华,是作者独特生活底蕴和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文学作品包含着作者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追寻。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法朗士说:“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灵魂的探险。”读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可以获得独特体验,经历心灵的一次探险。这种体验和探险,离不开师生对文学作品中作者情感的把握。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 2 0 0 0年重新修订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下称“新大纲”)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文学作品应占到课文的 6 0 % ,中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 ,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初步欣赏文学作品” ,“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帮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指导学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 )”。正是新大纲的这一新变化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开展文学教育的热情 ,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成为时尚 ,中学校园内的各种文学社…  相似文献   

18.
1 批评方法的价值不在于它自身逻辑上的严密和理论上的完备,而在于它面对纷纭复杂的文学现象所能作出的解释的合理程度,尤其是取决于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所能提供的独特新颖的分析,取决于对文学作品所包蕴的潜在审美特质的挖掘。因为在古希腊语中,“方法”这个词就是由“沿着”和“道路”两个词合成的,“沿着某一道  相似文献   

19.
文学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确立了崭新的定位:“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与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美语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品位、高素质人才,语文教育势必要加强文学课教学。“文学即人学”,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塑造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世说新语·文学》一门,以言说轶事这种独特精省的方式,展现了中古时期在文学观念、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方面斐然的成就。首先《文学》篇中呈现出两个时序系统,即“学”系统和“文”系统。这两个系统有显著差异,表现出新的“文学”观念。其次《文学》篇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反对芜杂不裁,重独创、反对事事模拟,重声律等思想。这些文学现在文学品评方面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