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施畸的《中国文体论》是现代集文体研究大成的著作。施畸认为文青有体,文贵独创,文体论的研究既可以控引文章之写作,也可以指导文章之教学。文章写作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求异变新,要对文体有不断反思和改进。  相似文献   

2.
"经传""经说""经解"三种解经文体均宗经而出,是先秦最为重要的三大解经文体。但是目前学界对三种先秦解经文体并没有足够重视,对于三种解经文体的差异也没有清晰认识,常出现"经说""经解""经传"文体名称混用、误用的现象。文章从文字学和文体学两个角度论述"经说""经解"与"经传"三种解经文体在阐释目的与文体特点上的不同,以此区分三种不同的解经文体。  相似文献   

3.
既然文体是文章内容和形式的一种审美规范,既然文体是文章艺术特征和外在形式的体现;那么,作者在进行写作时,就不能不考虑到文章的文体特征,做到“胸中有文体”,只有这样,才可能写出有文体感的文章,写小说就是小说,写论文就是论文。写作时必须考虑到文体特征,也就是说,文体对写作具有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贯穿在写作的全过程,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这种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4.
文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与其他文体交流、融合、变迁。文体间常交互学习、借鉴与互动。新闻文体脱胎于应用文,受文学和史传文体影响颇大,倒过来又对应用文体和史传文体产生启迪和影响。与此同时,媒体的变迁也会深刻影响文体的嬗变,在新媒体时代,这类变迁正在不断发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辨体的基础上,以体裁的规范、语体的匹配、风格的追求这形成文体的三个层面为论述的内在逻辑顺序,通过对现代小品文文体理论的探讨界定小品文:小品文文体已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体,它是在杂文、随笔等散文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灵动个性、智慧和精微特质的优美文体。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对文体的辨析归类是与文体的产生、发展同步的,其间分分合合、时繁时简,历代研究者都付出了诸多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古代文体的独特性日渐明朗,文体功能作为较为理想的分类标准也渐渐浮出水面.<尚书>、<诗经>已兆其端;<文章缘起>、<文选>等采用一体一类、同类相从的分类方式是对这一标准的模糊运用;<文章正宗>则对文体分类的思维方式加以开拓;<古文辞类纂>以"为用"为标准,最终以简驭繁,为文体分类作出了突破性贡献.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日语文体特点的分析,指出日语文体的对立表现为简体和敬体、口语体与书面体的对立.于此同时,分析了口语体与书面体在词汇方面、语法方面、句式方面的使用差异,列举出目前日语文体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解决日语文体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体”.即文章的体裁、体式或表现形式。“文体感”,则是对文章表现形式的一种敏锐的感觉、一种其体的印象、一种慨括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先秦史传文学作品中的文体萌芽与雏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史传文学作品中孕育着多种文体的萌芽。后代文论家论述文体,涉及先秦史传作品者多达四十余处,涉及乐府、诠赋、颂赞、祝盟、铭箴、誺碑、哀吊、谐讠(隐)、史传、诸子、论说、檄移、章表、议对、书记各体。其中以《左传》一书出现的文体样式为最多。文章以《左传》为例进行逐项分析,以展现各类文体发生期的状况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是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一个单元往往包含多种文体的文章。这种编写体例更注重教材的整体性和育人功能,但并不意味着不重视文章的“文体”特点,2022年全国甲卷第9题“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更能说明这一问题。文章选取几篇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文体互渗的文本进行辨析,以便更好地帮助师生认识文本的文体特点,明白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能够鉴赏到文体互渗之美。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系列韵文,在文体和句式两个方面需要特别澄清。赋体和骈文形成的背景、条件各不相同又相互联系;铺排手法和骈偶句式既有形成的相似,也存在诸多区别。明确文体、句式的界限和联系才能让学生对该类文章形成清晰的整体印象。  相似文献   

12.
原指"文章整体存在"的古代汉语"文体"概念,在日本17世纪至近代的文化语境中,先后发生了两次由表示文章本体("体")到表示语言形式符号("用")的语义转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语言形式"为实质内涵的日本近代文体观被引入中国,契合了同样以语言变革为主要目标的中国现代文学改良运动的整体文化情势。受日本近代文体观与西方文类学(Genology)、语体学(Stylistics)的双重影响,中国现代学界一方面将传统文类之"体"理解为文学作品的一般形式,同时又继续以"文体"译Style,表示文章中与思想情感相对的具体语言形式。就对应于西方Style的"文体"概念(具有不同特征的语言形式)而言,其内涵的分阶段呈现集中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诉求。在白话文学草创阶段,人们更关心文体表达思想情感的基本功能,因此突出其"语言形式"这层内涵。当现代文学渐臻成熟,便进而要求文体在表情达意的基础上还应表现作家的个性特征,因此"文体"概念的另一层内涵,即通过"语言形式"所表现的"作者个性特征",得到作家和批评家的自觉关注。认识中国现代文体观的这一内在转变,可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开启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学作文教学的内在本质应该是把文章写作的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他们学会常见基本文体的写作。因此,真正科学的教学,就应该是以教学生学会基本文体里各种常见子文体的写作,把文章写作的其它知识穿插在其中来展开。  相似文献   

14.
在文体研究领域,就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取向而言,有相当明显的重视文艺文体而轻视实用文体的偏差。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介绍了实用文体的研究现状,指出将文学文体和实用文体共同纳入文体学研究范围的条件已经具备,希望各相关学科合作互动,以推进文体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清代文体分类学的进步,姚鼐始将部分序文归入杂记类文体,此举体现了清人重视文章功用的文体意识。在具体选文定篇上,以序名篇的文章游离于杂记与序文之间,既具有杂记文的叙事功能,又未完全摆脱序跋文的附庸性质。这一现象源于此类文章定性与归类的复杂标准,同时也反映出部分序文逐渐脱离其原有的文体意义,继而获得独立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媒介批评文体是媒介批评历史内容长期积淀的产物,它反映了批评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属于形式范畴。不同的媒介批评文体各有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批评家们认识各种批评文体的特点并恰当而自如地选用来构成自己的批评话语方式,以使批评产生良好效能。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的文体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新闻报道体、时评杂文体、学术研究体、文学艺术体等四类。  相似文献   

17.
高考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被不少一线语文教师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淡化文体”甚至是不要文体。这种理解及其实践已渗透语文教育的全过程,蔓延到整个语文教育领域。语文读写教学必须接受文体的规范和制约。因为只有辨析文体,才能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和把握作者的言语意图,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文体的淡化或强化,必须从不同学段和学生的学情出发,必须遵循语文读写教学规律;淡化文体不能“一刀切”;“淡化文体”还要处理好识别多体、擅长数体与自由写作、创新写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佛教文化传播最主要的方式有二:一是佛典翻译,二是教义宣畅,由此产生了两类性质迥异的文体,即经典文体和应用文体.它们对中国古代文体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有的直接得名于佛典翻译,如偈、绝句与散文;有的得名于教义宣畅,如导文与散花词;有的则是华梵文体共同作用的产物,如志怪、传奇、变文等.  相似文献   

19.
诗歌作为初中语文的一种重要文体,具有语言高度凝练,情感强烈,意象、意境富于想象,节奏、韵律富有音乐性等显著区别于其它文体的特点.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文体意识的作用至关重要,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用,最后决定了教学效率的高低.所以,教师要具备文体意识,做到"依体定教".  相似文献   

20.
对文体的考量在科技文章的翻译中非常重要。科技文章的文体特征分为广义上的文体风格和狭义上的文体风格。狭义上的文体风格包括三个层面,即词汇层面、句法层面、修辞层面。对这三个层面的良好把握可以在科技文章的翻译中获得高质量的译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