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们今天怎样当教师?怎样教书?没来由地想起了这个问题,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现在当老师的门槛越来越高了。现在的师范,大部分是本科院校。曾经普及到县、并一度辉煌的中等师范,仿佛一夜之间从人们的眼中消失了。照理说,本科生的知识能力应该高于中师生,教书的水平肯定也要高,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然。时常听到基层学校的校长(尤其是小学校长)抱怨“: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会教书了,也越来越不想教书了。他们与学生没有亲近感,反而有疏离感。”校长们不由想起了以前中师毕业的那些“小”教师——年龄小,二十郎当岁;个子也小,看上去就是个大孩子。从县城里走出来的中师生,是那么普通,仿佛春天的毛毛雨,那么不起眼地飘洒在广阔的土地上,却在不经意间装点了整个春天。即使在最偏远最贫困的村小,也有中师生的身影,他们曾经支撑了农村教育的大厦。本期,我们邀请部分曾在中师读过书、教过书的老师,回忆他们的中师生活,谈谈中师教育的得与失。这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或许,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对今天的师范大学生,对今天的教师会有一些心灵的触动。  相似文献   

2.
我们今天怎样当教师?怎样教书?没来由地想起了这个问题,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现在当老师的门槛越来越高了。现在的师范,大部分是本科院校。曾经普及到县、并一度辉煌的中等师范,仿佛一夜之间从人们的眼中消失了。照理说,本科生的知识能力应该高于中师生,教书的水平肯定也要高,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然。时常听到基层学校的校长(尤其是小学校长)抱怨“: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会教书了,也越来越不想教书了。他们与学生没有亲近感,反而有疏离感。”校长们不由想起了以前中师毕业的那些“小”教师——年龄小,二十郎当岁;个子也小,看上去就是个大孩子。从县城里走出来的中师生,是那么普通,仿佛春天的毛毛雨,那么不起眼地飘洒在广阔的土地上,却在不经意间装点了整个春天。即使在最偏远最贫困的村小,也有中师生的身影,他们曾经支撑了农村教育的大厦。本期,我们邀请部分曾在中师读过书、教过书的老师,回忆他们的中师生活,谈谈中师教育的得与失。这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或许,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对今天的师范大学生,对今天的教师会有一些心灵的触动。  相似文献   

3.
我们今天怎样当教师?怎样教书?没来由地想起了这个问题,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现在当老师的门槛越来越高了。现在的师范,大部分是本科院校。曾经普及到县、并一度辉煌的中等师范,仿佛一夜之间从人们的眼中消失了。照理说,本科生的知识能力应该高于中师生,教书的水平肯定也要高,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然。时常听到基层学校的校长(尤其是小学校长)抱怨“: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会教书了,也越来越不想教书了。他们与学生没有亲近感,反而有疏离感。”校长们不由想起了以前中师毕业的那些“小”教师——年龄小,二十郎当岁;个子也小,看上去就是个大孩子。从县城里走出来的中师生,是那么普通,仿佛春天的毛毛雨,那么不起眼地飘洒在广阔的土地上,却在不经意间装点了整个春天。即使在最偏远最贫困的村小,也有中师生的身影,他们曾经支撑了农村教育的大厦。本期,我们邀请部分曾在中师读过书、教过书的老师,回忆他们的中师生活,谈谈中师教育的得与失。这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或许,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对今天的师范大学生,对今天的教师会有一些心灵的触动。  相似文献   

4.
我们今天怎样当教师?怎样教书?没来由地想起了这个问题,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现在当老师的门槛越来越高了。现在的师范,大部分是本科院校。曾经普及到县、并一度辉煌的中等师范,仿佛一夜之间从人们的眼中消失了。照理说,本科生的知识能力应该高于中师生,教书的水平肯定也要高,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然。时常听到基层学校的校长(尤其是小学校长)抱怨“: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会教书了,也越来越不想教书了。他们与学生没有亲近感,反而有疏离感。”校长们不由想起了以前中师毕业的那些“小”教师——年龄小,二十郎当岁;个子也小,看上去就是个大孩子。从县城里走出来的中师生,是那么普通,仿佛春天的毛毛雨,那么不起眼地飘洒在广阔的土地上,却在不经意间装点了整个春天。即使在最偏远最贫困的村小,也有中师生的身影,他们曾经支撑了农村教育的大厦。本期,我们邀请部分曾在中师读过书、教过书的老师,回忆他们的中师生活,谈谈中师教育的得与失。这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或许,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对今天的师范大学生,对今天的教师会有一些心灵的触动。  相似文献   

5.
我们今天怎样当教师?怎样教书?没来由地想起了这个问题,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现在当老师的门槛越来越高了。现在的师范,大部分是本科院校。曾经普及到县、并一度辉煌的中等师范,仿佛一夜之间从人们的眼中消失了。照理说,本科生的知识能力应该高于中师生,教书的水平肯定也要高,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然。时常听到基层学校的校长(尤其是小学校长)抱怨“: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会教书了,也越来越不想教书了。他们与学生没有亲近感,反而有疏离感。”校长们不由想起了以前中师毕业的那些“小”教师——年龄小,二十郎当岁;个子也小,看上去就是个大孩子。从县城里走出来的中师生,是那么普通,仿佛春天的毛毛雨,那么不起眼地飘洒在广阔的土地上,却在不经意间装点了整个春天。即使在最偏远最贫困的村小,也有中师生的身影,他们曾经支撑了农村教育的大厦。本期,我们邀请部分曾在中师读过书、教过书的老师,回忆他们的中师生活,谈谈中师教育的得与失。这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或许,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对今天的师范大学生,对今天的教师会有一些心灵的触动。  相似文献   

6.
我们今天怎样当教师?怎样教书?没来由地想起了这个问题,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现在当老师的门槛越来越高了。现在的师范,大部分是本科院校。曾经普及到县、并一度辉煌的中等师范,仿佛一夜之间从人们的眼中消失了。照理说,本科生的知识能力应该高于中师生,教书的水平肯定也要高,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然。时常听到基层学校的校长(尤其是小学校长)抱怨“: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会教书了,也越来越不想教书了。他们与学生没有亲近感,反而有疏离感。”校长们不由想起了以前中师毕业的那些“小”教师——年龄小,二十郎当岁;个子也小,看上去就是个大孩子。从县城里走出来的中师生,是那么普通,仿佛春天的毛毛雨,那么不起眼地飘洒在广阔的土地上,却在不经意间装点了整个春天。即使在最偏远最贫困的村小,也有中师生的身影,他们曾经支撑了农村教育的大厦。本期,我们邀请部分曾在中师读过书、教过书的老师,回忆他们的中师生活,谈谈中师教育的得与失。这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或许,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对今天的师范大学生,对今天的教师会有一些心灵的触动。  相似文献   

7.
李飞鸿 《湖南教育》2006,(11):10-11
我们今天怎样当教师?怎样教书?没来由地想起了这个问题,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 现在当老师的门槛越来越高了.现在的师范,大部分是本科院校。曾经普及到县、并一度辉煌的中等师范,仿佛一夜之间从人们的眼中消失了。照理说,本科生的知识能力应该高于中师生,教书的水平肯定也要高,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然。时常听到基层学校的校长(尤其是小学校长)抱怨:“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不会教书了,也越来越不想教书了。他们与学生没有亲近感.反而有疏离感。”校长们不由想起了以前中师毕业的那些“小”教师——年龄小,二十郎当岁;个子也小,看上去就是个大孩子。 从县城里走出来的中师生,是那么普通,仿佛春天的毛毛雨,那么不起眼地飘洒在广阔的土地上,却在不经意间装点了整个春天。即使在最偏远最贫困的村小,也有中师生的身影,他们曾经支撑了农村教育的大厦。 本期,我们邀请部分曾在中师读过书、教过书的老师,回忆他们的中师生活,谈谈中师教育的得与失:这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或许,他们的经历和感受对今天的师范大学生,对今天的教师会有一些心灵的触动.  相似文献   

8.
简讯     
河北召开中师语文第四届年会河北省中师语文第四届年会于九月廿四日至廿七日在宣化师范举行,探讨如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和培养中师生的自学能力问题。中师语文教材的编辑和中师语文教师、中师学生在一起,共同研讨了语文教学改革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王少阁和庄文中到会讲学。县师范的董兆杰校长,对他所主编的《口语训练》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有人把今天社会上的人分为“经常读书”“有时会读点书”“基本上不读书”三类,认为老师属于第三类。我不完全苟同,跟一些校长说起此事,校长们也觉得“委屈”,他们说教师怎么也应该算是第二类。但是我想,就是第二类又够了吗?一个文化人、一个知识分子只是“偶尔读点书”也不免有些遗憾。曾经是“读书人”的教师,曾经由读书而为教师的人,  相似文献   

10.
徐洁 《教育文汇》2009,(6):39-40
我们把老师的老师或者比他们更早的老师称之为“太老师”。“太老师”们是怎样教书的?在过去的时代,为什么涌现出了那么多人才?当年有些小学毕业生的语文素养,为什么比现在有的大学生水平还要高?《过去的老师》这本书在我的案头已经摆放了近一年时间了,反复涵咏,兴味无穷。  相似文献   

11.
中等师范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因此,中师的外语教学与普通中学的外语教学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就体现在师范性上。基于现在中师生缺乏对自身英语基本技能的锻炼,因此有必要在突出中师教学的师范性特点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中师生英语基本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曾经看过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的一本书《做教师真难,真好》,题目很现实,也很励志。书中提到深圳龙城高二英语教师郭礼喜的一份问卷调查,他说:做教师真难,感觉越来越不会教书了。其实,他道出了身为师者的一份无奈,一份感慨。教书之前,首先得想到如何与学生相处,这也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青年教师的普遍困惑:如果教师和蔼可亲,那么学生就不怕你,班级纪律就得不到保障,教学质量也会跟着滑坡;如果教师不苟言笑,那么学生就会"怕"而远之,难以走进他们的心  相似文献   

13.
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学校.中师生物学教学要为实现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这个目标服务。通过生物学的教学.努力提高中师生的素质.为他们将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打下良好的生物学基础。这就需要中师生物教师根据师范教育和生物学科的特点.深入研究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改进中师生物学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出合格的小学教师.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师范性”。本文就中师生物学教学如何突出师范性谈谈体会.以期得到同行们的指教。  相似文献   

14.
怀念中师     
中师,即中等师范学校,这位世纪老人,在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后,正渐行渐远,行将淡出中国教育舞台。曾作过十年中师人的我,回望那蹒跚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惆怅和失落。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我读初中的时候,谁能考上中师可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那情形像今天高中生考上重点大学一样,因为上中师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所以当年中师的录取分数线比重点高中还高,一所初中能考上中师的学生寥寥无几,有的学校几年也出不了一个中师生。正是被当年红火情景所吸引,1990年师范大学毕业后的我选择了中师,当上了一名培养教师的教师。我进入中师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有人把今天社会上的人分为"经常读书""有时会读点书""基本上不读书"三类,认为老师属于第三类.我不完全苟同,跟一些校长说起此事,校长们也觉得"委屈",他们说教师怎么也应该算是第二类.  相似文献   

16.
福建、江苏、安徽、四川、湖北等省历史教师来稿,除介绍他们的教学经验外,还认为中师历史教学亟待改革。福建南安师范蔡仲瑜在《不可忽视历史教学对培养师范生智能的作用》一稿中说:中师毕业生不仅要热爱教育事业,而且要有广博的知识和高明的教育技能,才能“一专多能”地胜任小学教育工作。历史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应该在开发中师生智能中发挥作用。江苏海门师范陈亚昌引用教育科研资  相似文献   

17.
南阳  雷松 《教育文汇》2009,(9):13-15
每一所中小学校长都明白教师教书首先要多读书。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懂得读书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读什么?校长们也会列出一大串书目。怎样读?老师们更会说出个一二三四。不过,当一本本书真的上了图书室的架,或摆在教师案头的时候,不少校长和老师犯难了—这么多的课程,这么重的作业,哪有工夫来读书呢?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薛瑞萍老师应邀来江苏武进讲学,我有幸读到了她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一书。据悉,薛老师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师毕业后,又完成了从大专、本科到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并取得了相应学历。作为普通教师,她一直在教学第一线教书,并不断读书、写作。  相似文献   

19.
老调新弹     
不少老师感叹,现在的书真是越来越难教了。这不,看课桌上学生的教辅用书,五花八门,汗牛充栋。我们上课分析的与教参有关的每一项重点内容,他们的教辅书上基本囊括。这年头,我们该如何教书?……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区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开放度大,学生就业门路多,这给办好中师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如何保证城市师范毕业生的质量?参加上海全国中师校长培训班的学员认为,校长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