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研究设计了一款应用于短波接收机前端的预选器,它由控制电路、PIN管开关驱动电路、PIN管开关阵列、双调谐回路组成,通过控制PIN管开关电容的大小来改变谐振频率以实现接收机换频,可利用有源开关电容阵列加载无源腔体实现高速低损耗的频率跳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设计了一款采用MC3361构成的新型调频接收机,主要优点是将双平衡双差分混频器、中频放大器、立体声解调器以及静噪电路、限幅放大器、积分鉴频器、滤波器、抑制器、选频电路和电容三点式本机振荡电路集成在一起.该接收机采用了二次变频的方法来提高镜像频率抑制比,提高了接收机的灵敏度,这样可增设多级高放电路而不受镜像频率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数字接收机在无线电监测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软件无线电设计理念的VHF频段栅格网数字接收机设计方案,重点剖析了该接收机电路模块的设计。应用结果表明,该接收机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闫石  姚晓玲 《科技广场》2012,(5):110-112
本文介绍了高频小信号LC谐振放大器的设计思路与具体电路实现,主要由衰减网络、LC谐振放大、电压跟随和电源四大模块组成。衰减器采用电阻式π型网络实现;LC谐振放大中选用功耗小的2N2222型三极管进行两级放大,LC谐振部分为放大器的负载;电压跟随采用集成运放OPA355,以实现电路阻抗的良好匹配;为了给放大器工作提供稳压电源,采用LM317稳压芯片设计了一个电源。经测试,放大器低功耗、高增益,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项正山  胡蓉花 《大众科技》2013,(7):34-37,41
简要介绍了单比特瞬时测频接收机的原理,给出了应用于电子战接收机中的基于ECL电路单比特瞬时测频接收机的设计方案,在减小测频时间方面给出了快速测频算法的解决思路,通过信号测频算法的MATLAB仿真,对方案可行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设计方案可行,与传统电子站测频接收机相比,其具备结构尺寸小,测频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GPS接收机基本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GP2015射频前端电路的GPS接收机方案。详细说明GP2015射频放大器的设计原理以及外围匹配电路设计方法。重点叙述了接收机软硬件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GPS接收机基本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GP2015射频前端电路的GPS接收机方案。详细说明GP2015射频放大器的设计原理以及外围匹配电路设计方法。重点叙述了接收机软硬件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压电陶瓷换能器等效成LC电路的方法,推导出发出最大能量时的谐振频率。通过改变电路的参数值可得到不同的频率值,结果表明电路等效法是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详细讲解了变容二极管的基本结构后,介绍了变容二极管实现信号倍频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一个实例分析了这种倍频电路的工作情况和实际电路中各元器件选择使用时应注意的情况,最后阐述了利用变容二极管实现信号倍频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振荡电路有三点式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及晶体振荡电路,它们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主要讨论由门电路构成的晶体并联谐振振荡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1.
陈荷 《大众科技》2009,(1):105-106
自动频率控制技术简称自频调(AFC),是气象雷达接收机的重要辅助电路。当发射机频率或本振频率漂移而使差频发生变化时,AFC电路能鉴别出差频变化的大小和方向,相应的产生出所需控制电压,自空的调节本地振荡器频率,使混频后所得到实际中频仍然接近额定中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介绍了软开关的概念、主要实现原理;在此基础上将目前较为前沿的LLC谐振变换器与传统的几类谐振变换器、PWM变换器进行比较,总结了其具有的优势;以全桥LLC谐振变换器为例,择取重点,针对其实现主开关管ZVS的条件、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的解决、宽输入电压范围等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介绍了两类典型的LLC谐振变换器拓扑,分别是半桥LLC电路、三电平LLC电路以及复合式全桥三电平LLC谐振变换器电路,对三者各自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归纳。  相似文献   

13.
本无线电能传输装置,采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方式,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构成。发射部分的驱动电路包括振荡电路和发射线圈,通过磁环电感、场效应管将电能发送出去。接收部分包括接收线圈和滤波整流电路,线圈将能量转换为交流信号,通过滤波整流转换为可以供负载利用的直流电,以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采用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的传输距离更有优势,且具有无敏感的方向性、无辐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近零中频接收机具有电路简单、体积小、总体成本低、一次转换后即可以进行基带处理等的特点。但通常的近零中频接收前端存在着镜像干扰信号难以滤除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有效解决镜像干扰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镜像干扰信号可以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5.
刘新竹 《科技通报》2015,(2):85-87,91
设计了一种小功率强磁耦合全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系统由高频逆变电路、谐振耦合模块、高频整流滤波等组成。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在1MHz固定频率下自谐振,可以对间距70 cm范围内的负载提供能量。通过实验分析了电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主要参数包括两谐振线圈间的系统能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在水平错位时对传输效率的影响、谐振线圈空间距离D对功率、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PIN二极管的一种应用是用作射频电路的压控衰减器,其工作类似于一个电子可变电阻器。射频接收机的天线接受到的信号功率不是很稳定,需要增加可变衰减电路,从而使到达解调电路的信号的稳定。这一部分可以用PIN二极管实现。具体实施时,可以是用一个受电压控制的PIN二极管在信号通路上对地旁路,也可以通过几个PIN二极管的组合电路实现更精准的衰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设计抗干扰能力强的中频接收机,提高中频接收机的抗干扰调制解调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可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的中频接收机干扰抑制算法。改进算法采用在载波频率变换成中频频率时引入可变论域理论,在混频管中进行可变论域非线性分区,对PID抗干扰抑制算法进行改进,用LT5575实现解调功能,采用LT6600-20芯片实现基带信号的滤波和中频放大功能,实现中频接收机的硬件设计。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抗干扰抑制算法设计中频接收机,对中频干扰和镜像干扰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接收机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传输效率随着频率的变化而波动的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级别频率下对装置的传输特性进行分析得到了对实际装置设计的关键指导作用,其中包括10kHz-15kHz中低频和1MHz-3MHz高频.利用不同级别频率对装置的传输效率进行跟踪测试系统传输效率。通过设计相关实验电路验证了频率特性与系统传输效率的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提高无线电能传输功率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炯 《中国科技纵横》2011,(16):120-120
软件无线电自从1992年被JeoMifola首次提出后,在近几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本文主要讨论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中频多通道数字接收机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一款基于专用高速采样下变频芯片和FPGA的十六通道数字中频接收机阵列,并采用FIR滤波器的多相结构改进数字下变频器的性能.文章给出了每个通道带内增益平坦度、带外抑制、输出满幅信噪比以及通道间隔离度等参数的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每个数字中频接收机的通道特性可通过CPCI总线灵活配置,具有软件无线电特性.所有电路都集成在一块符合CPCI标准的6U板上,高集成度和标准CPCI总线结构便于系统集成和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