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杰 《师道》2010,(3):40-41
下午到樱子家去家访,接待我的是樱子的父亲。一坐下来.樱子的父亲便迫不及待地问我:“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吧?”我笑笑,说:“与表现无关。是想与你双向交流一下,听听你对孩子的要求.或者对老师有什么建议。”樱子的父亲听我这样一说.顿时松了一口气.于是就与我谈开了。  相似文献   

2.
家里人都叫扬"害羞宝宝"!他非常、非常地害羞。如果有客人问他的名字,他就将下巴埋到脖子里,闭上眼睛,几分钟之后,突然跑出房间。为此,扬的父母总感觉很尴尬,每次客人走后,都会大声责备他。 "你已经8岁了!不是小孩了!为什么别人问话时你不回答?"母亲愤怒的声音仿佛轰隆隆的春雷,扬的心头顿时乌云笼罩。此时哥哥还在旁边嘲笑他:“害羞宝宝!害羞宝宝!”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调皮的小男孩考试第一次拿了100分,活蹦乱跳地来到母亲面前报喜:“妈妈,我这次数学考试得了100分。”那母亲看了儿子一眼,慢吞吞地问:“你们班里有几个100分?”一心想得到母亲夸奖的儿子一下子蔫了:“有10个。”声音很轻。  相似文献   

4.
懂你     
杨旭敏 《新读写》2012,(12):63-63
午饭时,饭桌上摆了一道素菜:苦瓜炒蛋。母亲一直往我的碗里搛鸡蛋,自己却只吃苦瓜,我好奇地问:“苦瓜很好吃吗,妈?”母亲笑了笑什么也没说,我便自己尝了一块。好苦呀!随口吐了出来。对母亲说:“妈,苦瓜好苦,好难吃,你为什么还尽挑这个吃?”母亲语重心长地说:“等你做了母亲,你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5.
谎言     
佚名 《家庭教育》2011,(1):91-91
孩提时,儿子张着小手对母亲说:“妈妈,我腿疼。”母亲急忙抱过儿子,问:“乖,哪儿疼?”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蹬了蹬小腿说:“噢,不疼了。”但刚把他放下,他就嚷:“又疼了。”母亲明白了:儿子原来是想让她抱。年轻的母亲抱着儿子,亲着他的小鼻头说:“坏宝,还骗妈妈呢。”儿子在母亲的怀抱里,一脸得意地笑。这是孩子对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相似文献   

6.
藏着的爱     
5月12日晴 今天是我12岁的生日。一大早,我就有意试探着问妈妈:“妈妈,今天几号了,是什么日子啊?”妈妈好像忘了我的生日,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你自己不会去看日历啊?”听了这话后,我便窝着一肚子气上楼看电视去了。  相似文献   

7.
谣言的威力     
译文 曾参以前住在费地。费地有个和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死一个人。有人跑到曾家,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绝对不会杀人。”她泰然自若地照常织布。不久,又来了一个人,说:“曾参杀了人了!”他的母亲还是泰然自若地照常织布。一会儿,又有一个人跑来,对她说:“曾参杀了人了!”他的母亲害怕起来,把梭子一扔,便爬墙头逃走了。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哪里有‘爱’,哪里便有‘智慧’和‘成功’。”  相似文献   

9.
小小说《永远的蝴蝶》,写的是未婚妻在雨夜里穿过马路为“我”寄信,不幸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倒之后,“我”的懊悔、痛苦等种种难以言说的感受。“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在这里,作者先用了类似于电影高速摄影的手法,造成画面上的慢动作,强调“我”的主观感受,使樱子被撞的一刻延长,给读者造成强烈的震撼。樱子那飘然飞起和缓缓落下的慢动作都是通过“我”的眼睛传达给读者的。接着,画面定格在倒地的樱子身上。作者没有描写汽车撞人后的惨状,相反地却写那位穿着漂亮裙…  相似文献   

10.
周俊 《教书育人》2008,(8):53-54
有这样一个故事:“智慧”“成功”和“爱”三位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天使们对那位母亲说:“我们只能去一个,你回家商量一下,再做选择。”母亲最后决定把“爱”请回家。奇怪的是,另外两位也跟着进了屋。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哪里有‘爱’,哪里便有‘智慧’和‘成功’。”  相似文献   

11.
藏着的爱     
周甜 《小学生》2009,(7):30-30
今天是5月2日,农历四月初八,是我12岁的生日。 今天我起床特别早。一大早,我就有意试探着问妈妈:“妈妈,今天几号了,是什么日子啊?”妈妈好像忘了我的生日,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你自己不会去看日历啊?”听了这话后,我便窝着一肚子气上楼看电视去了。  相似文献   

12.
母亲     
母亲叫我把楼上的箱子拿下来。我站在楼梯口,看着手里笨重而结实的箱子,手一松,箱子便顺着楼梯鼓咚鼓咚地滚了下去。同时从客厅里传来拖鞋噼哩啪啦摩擦地板的声音,紧跟着是母亲的女高音:“当心点当心点!怎么了?怎么回事?”看见母亲拿着梳子披头散发地冲进来,惊慌失措地冲着滚下来的木箱大喊:“慢点!摔疼了没有?赶快揉……”母亲终于定了定神,疑惑的目光顺着楼梯向上移。四目相对的刹那,我竟莫名其妙地冲母亲微微一笑。母亲孩子似的拍着胸口大大松了一口气:“我的天!”然后气急败坏地冲我大喊:“死丫头!一天到晚吓人!”大…  相似文献   

13.
胡萝卜宝宝,我爱你□陈静樱子今年刚上小班,是一个漂亮、整洁、无忧无虑的小姑娘。可是,只要一看到胡萝卜,她就会皱起眉头,固执地一摇头:“我不想吃。”老师的劝说反而促使她哇哇大哭,使我们束手无策。我决定找找原因。一天,我将胡萝卜做成一个可爱的娃娃,和樱子...  相似文献   

14.
只要心拥有     
在我幼小的时候,祖母就辞世了。那时我很想祖母,终日哭个不停,非常悲切。母亲安慰我说:“奶奶到远方去了,以后她会回来的。”我天真地问母亲:“远方远吗?”母亲沉默了许久才说:“好儿子,等你长大了,你会明白的。”  相似文献   

15.
概念解说: “抑扬”手法是古今诗文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一般来说,按“抑”、“扬”出现的先后,可分为:“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作者本想褒扬某个人或物,但他却是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先按下一笔,而后才对此人或物加以褒扬;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  相似文献   

16.
很重要     
李政 《今日教育》2010,(2):41-41
有一次小鸥在爸爸的书架上翻来翻去,突然抬过一把椅子,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拿下一个东西,然后兴奋地跑到妈妈跟前说:“真不容易!”妈妈大惊,这小子居然还会说“真不容易”,倒也有点“不容易”。就问:“什么真不容易?”小鸥扬了扬手中的东西说:“拿到这东西真不容易。”妈妈问:“什么东西啊?”原来是爸爸的博士毕业证书。这上面有爸爸的照片,小鸥一直想看,可是平时小鸥是够不到的。  相似文献   

17.
杜鲁门当选总统后不久,美联社记者采访了杜鲁门的母亲,他问总统母亲:“请问您的儿子在哪里?我希望能采访他。”母亲说:“请问您要采访哪一位?我有两个儿子,如果是做总统的那个,那么他在白宫;如果是种土豆的那个,那么他现在就在地里挖土豆。”记者惊愕地问道:“您的儿子一个做了总统,另一个却在种土豆,您有什么想法?”总统母亲平静地...  相似文献   

18.
明媚的阳光下,四位妇女相聚在十字街头,她们一边费心地购物,一边愉快地交谈。她们都是母亲,每个人都有一个女儿。女儿是母亲的心肝宝贝,也是学校里的可爱女生。母亲们很自然地各自夸着她们的女儿。那位穿着讲究,很注重修饰的母亲说“:我的女儿呀,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又天生一副金嗓子,唱歌唱得好极了!”听她说完,另一个个子高高、脸儿圆圆、头发卷卷的母亲撇了撇嘴说“:嘿,我的女儿从小跟一位舞蹈家学跳芭蕾,那舞姿真是美极了!”这时,站在她身旁的一位胖胖的母亲骄傲地扬了扬头,说“:我的女儿天天坐在书房读书,熟读古诗词上千首,她简直聪…  相似文献   

19.
四枚鸡蛋     
这是一个贫穷农民家庭,母子俩相依为命。母亲辛辛苦苦地维持着生活,儿子也很懂事,从小就帮母亲下地干活。这天,儿子踉踉跄跄地从地里回来,母亲关切地问:“是不是病了?”儿子吞吞吐吐地说:“妈,我不想种地了!咱们咋这么穷?连肚子都填不饱。”母亲沉默了,心想:咱们不种地,还能干什么?但看着儿子那失落的眼神,她一字一顿地说道:“是啊,孩子!咱们不该穷,是咱们没有改变命运的办法啊!”望着母亲,儿子吃惊得半天没有说话。母亲默默地摘下儿子那顶帽子,细心地抽打儿子身上的灰尘,然后慢慢地把篮子里的四枚鸡蛋一个个放进帽…  相似文献   

20.
晆春花 《班主任》2009,(6):57-57
今天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鸟岛》。上课伊始。老师郑重地时学生说:“同学们,老师给大家提三点要求:认真听,认真想,发言时声音洪亮。如果谁做到了,老师就奖他一张去鸟岛的门票。”说完,老师扬了扬手中一大叠花花绿绿的“门票”。学生们十分激动,个个争着表现,课堂气氛非常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