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传媒产品创新是当前我国传媒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在一个存在着机会成本的产业竞争背景下.怎样的传媒产品创新才是有价值的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涉及一个传媒产品创新的效度问题.即传媒的产品创新活动在什么样的时间和空间内对于传媒成长效率提高是有效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涉及一个新的概念,即市场创新度。有人认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传媒产品创新作为传媒成长的重要方式来考察,认为创新的基本价值在于与目标群体中尽可能多的传媒使用者结成尽可能持久传播与交流关系.在这一基本价值的规定之下,传媒产品创新的价值塑造过程表现出三个基本方向:成本创新、差异化创新和全面价值创新.不同的传媒资源禀赋、不同的市场竞争者结构、不同的传媒产品成长阶段,以及不同的市场成长阶段等制约着传媒在产品创新中对上述三种基本价值方向的选择绩效.  相似文献   

3.
模仿创新是指传媒以率先创新者的创新产品为示范,充分吸取率先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通过购买或反求获取率先者所创造的新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丰富传媒产品优势结构的一种渐进性传媒创新活动。模仿创新是一种属于后发者的创新.被德鲁克认为是一种备受推崇而且常常是相对成功的创业型策略。  相似文献   

4.
钱培  陈思 《今传媒》2005,(7X):49-50
“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一项文化活动,目前已经举行两届活动:2004年“快乐中国,超级女声”、“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在国内掀起了报名及收视狂潮。《南方周末》就曾做《“超级女声”:十万人玩的游戏》的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5.
钱培  陈思 《今传媒》2005,(7):49-50
“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一项文化活动,目前已经举行两届活动:2004年“快乐中国,超级女声”、“2005快乐中国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在国内掀起了报名及收视狂潮。《南方周末》就曾做《“超级女声”:十万人玩的游戏》的专题报道。“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在20  相似文献   

6.
2006超级女声在最后一个分赛区——广州唱区徐徐谢幕之际,湖南卫视又紧锣密鼓筹划总决赛,给观众奉献了一台又一台视听盛宴。今年的“超级女声”在制作节目的同时,还进一步放大了品牌效应,打造超女新娱乐经济产业链,推出了“超女娃娃”等一系列衍生产品。“超级女声”目前有良好的国际影响力,已有多家国际传媒机构就超女节目和资本运营与湖南广电洽谈。主办方对今年超级女声进入全国总决赛后的收视表现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7.
2005年的“超级女声”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成为一年中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她的直接产品——超级女生,也在于其他衍生产品,如超女评委、超女主持人等有形衍生产品和语言等无形衍生产品。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超级女声”的衍生产品。  相似文献   

8.
朱春阳 《新闻记者》2002,(10):28-30
传媒改版的模式传媒改版的目标是对传媒产品功能的优化 ,或者说是对传媒产品内容、形式等要素资源的重新组合 ,以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它是传媒创新的外在集中表现。根据创新度的不同 ,传媒改版可以分为3种模式 :率先创新模式、模仿创新模式、模仿模式。1.率先创新模式率先创新模式是指一个传媒率先于其他传媒将一种传播形式、节目内容或版面编排形式应用于传媒产品的市场活动。率先创新者一般是行业的领先者或市场的挑战者。如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电视产业的领头羊 ,在改版中率先推出综艺类节目《综艺大观》、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  相似文献   

9.
2003年7月7日,《东方早报》创刊,开启了上海报业的厚报时代。作为新闻操作层面而言,敢为天下先历来为业内人士所器重和褒奖。但是,从传媒产品创新的层面来看,创新却意味着巨大的、不可知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模仿和创新仅仅是传媒在产品市场中创造利润的两种不同的策略,其地位相当,不存在厚此薄彼的问题,关键是要看哪一种策略更能够适应传媒成长的需求。同时,创新之所以常常被人们赞赏,也说明了创新要比模仿需要更高的实施门槛,面临更多、更为复杂的市场与非市场的风险。从总体上来看,除《新民晚  相似文献   

10.
马俊骅 《新闻世界》2014,(8):409-410
2004年《超级女声》在湖南卫视开播,其叙事方式成为表演类真人秀节目初期阶段的主要模式。2013年,浙江卫视推出《中国好声音》,其叙事方式跳出了《超级女声》式的传统模式,被当下同类型节目竞相模仿。本文运用叙事理论,以《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两档不同时期的代表节目为例,总结近十年来我国表演类真人秀节目故事叙事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李浩涓 《声屏世界》2005,(10):36-36
由湖南卫视与天娱传媒倾力打造的“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在《新周刊》2004生活方式创意榜中被评为“年度创意TV秀”。今年又以更强劲的势头向全国推广.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现阶段娱乐节目泛滥的情况下,《超级女声》基本保持同时段收视率稳定.即使在去年面临奥运冲击波的八、九月份,其平均收视率仍位列全国所有卫星频道全国第二.仅次于央视一套。笔者认为,《超级女声》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因为其节目完全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2.
《超级女声》带来的收视效果、取得的营销突破、产生的巨大影响、引发的舆论震荡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业界称之为“中国电视的奇迹”,学界称之为“奇特的文化现象”,美国的报纸评价《超级女声》“红透中国”。在电视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之际,凭着《超级女声》,电视湘军再次树起了一个娱乐新标高。于是,学习的、模仿的、克隆的接踵而至。如今,一向严肃的主流媒体纷纷“俯身”来研究《超级女声》,连《时代周刊》等国外的报刊也要对《超级女声》探个究竟。其实,《超级女声》走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的品牌特性与众不同。比起单纯的模仿,也许…  相似文献   

13.
谈《超级女声》的独特传媒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蕊 《新闻界》2005,(5):85-86
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大型音乐选秀活动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全国报名人数达到15万,收视率突破10%,稳居全国同时段节目之首,报道媒体近百家,一时间《超级女声》成为了观众和传媒共同关注的话题.虽然人们对《超级女声》褒贬不一,但它给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带来的冲击,给国人心灵深处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4.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1,(11):66-67
中国传媒业的创新软肋 产品层面:学习模仿有余.自主创新不足。当前。中国电视节目明显表现出“学习模仿有余,自主创新不足”的气象。模仿并非不可取。“以模仿为手段,以创新为目的”的模仿可以催生创新;“以创新为幌子.以模仿为目的”的模仿却可以扼杀创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传媒组织基于成本、研发周期、投入产出率等方面的考虑。仍会将学习模仿视为传媒产品开发的主要战略。但在面对学习模仿所带来的热闹场景,中国传媒组织不可忘却自己在产品创新方面仍居于下游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
罗慧 《新闻前哨》2008,(10):52-53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起步,中国电视娱乐节目逐渐呈现阶段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从1999年“超级模仿秀”,到2004年的《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再到2007年10月新开播的《舞林大会》,围绕节目创意的抄袭等问题,对中国娱乐选秀节目的质疑之声不断,但在指责批评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模仿是创新的必经阶段,如何从初级模仿走向高级模仿进而实现本土化的原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起步,中国电视娱乐节目逐渐呈现阶段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从1999年“超级模仿秀”,到2004年的《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再到2007年10月新开播的《舞林大会》,围绕节目创意的抄袭等问题,对中国娱乐选秀节目的质疑之声不断,但在指责批评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模仿是创新的必经阶段,如何从初级模仿走向高级模仿进而实现本土化的原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05快乐中国超级女声”正在国内风起云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超级女声”的选秀“机器”开到哪垦.哪里就出现火爆的场面。继武汉、杭州等选拔之后.成都唱区选拔活动创造了该节目诞生以来最大的媒体讨论风波。在成都唱区海选期间.当地各大报纸的娱类版面头条位置,几乎每天都是“超级女声”的消息,最吸引眼球的大概就是那篇《“超级女声”现场火爆,  相似文献   

18.
由天娱传媒公司、湖南卫视推出的“2005年快乐中国超级女声”完美谢幕,它异乎寻常的成功不仅在在中国传媒舞台引起轩然大波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同时高科技的运用对主流媒体的冲击也是媒体机制转变的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19.
传媒产品创新是传媒获取新的成长动力的必备武器,而如何在产业市场竞争中勾画出正确的创新蓝图是传媒产品创新的第一步。传媒产品创新的机遇来源分析是一个构建创新蓝图坐标和结构的过程,它包括对产业格局中的不一致、意外情况、社会生活的结构性需要、产业结构变动、人口变动、认知结构变动、新技术等方面带来传媒产品创新机遇的结构性分析。对上述创新机遇的价值分析是筛选最可能的传媒产品创新方向的必要步骤,包括吸引力和可行性两个维度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05((超级女声》的成功已经毋庸多言。作为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一次尝试,它给省级电视台从业人员带来的.更多的是思考。广东电视台的重头大戏《明日之星》也效仿《超级女声》,采取了短信投票的方式。可是每位选手得到的票数,与《超级女声》的得票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令人汗颜。问题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